文汇 昨天
从宋代开始,上海地区拥有了自己的历史文献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今天人们讲得比较多的是近现代的上海史,经常会说再往前,上海就是个小渔村,其实不尽然,上海在过去也有相当的发展。

从史前考古来看,上海地区最早的文化是马家浜文化,此后是青浦的崧泽文化、分布于今上海西南地区的良渚文化及马桥文化。

至先秦时代,上海成陆的地区还不是太多。战国时期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前 238)留下不少传说。今天上海的很多地名都和春申君有关系,如黄渡、黄浦江、春申江、春申路。

上海文化的主体是吴文化。吴文化的两位老祖宗泰伯、仲雍兄弟,西周时从中原逃到无锡和常熟,带来了当时北方的先进文化。从考古来说,上海的西部地区之前就已经很发达,只是后人写的史书里说是泰伯兄弟俩 " 俱适荆蛮 "" 奔荆蛮 "" 断发文身,祼以为饰 ",好像他们来到的地方是不毛之地。我们要注意到,这些书大都是两汉时期写的,他们认为楚国很落后,那这片楚国人占领的地方,自然就是荆蛮之地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

秦汉六朝时期,今上海西部地区的陆地生成了。南朝梁、陈,在今上海区域内设立过两个县——前京、胥浦。前京县的行政辖区相当于金山和浙江平湖,这是上海区域内最早设立的县。之后以海盐和前京的一部分设立胥浦县,也在金山境内。没多久,胥浦合并入前京。隋灭陈,合并州县,前京县撤销。这时的上海属于海防重地,文化发展虽称不上繁荣,但各种书里已不断提及。

唐天宝十年(751)设立华亭县,今上海吴淞江以南的行政区划稳定了下来。华亭县的西部和南部的边界,一直没有变动过,到今天就是上海与江苏、浙江的边界。

自设立华亭县后,上海地区经济和文化发展越来越快,人口数量越来越多。南宋都城迁到杭州,松江和嘉定实际上是都城的后花园,大量北方士人、官员南迁。南宋上海地区(包括吴淞江以北的嘉定)人口已达 150 — 160 万,教育发展,通过科举入仕做官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成为众多年轻人的目标。两宋时期,松江考中进士的有近百人。

大体从宋代开始,上海地区拥有了自己的历史文献。记录上海历史的文献主要有方志(府县志、乡镇志、村志)、家谱、档案、碑刻(石、砖)、书画作品、考古实物,近代以来还有报纸和照相录音,此外就是文人的著作(有专著,也有的是部分涉及)。

最近出版的《上海历代著述总目》,摸清了上海古代著作的家底,是一部十分了不起的目录学专著,为今后上海文献的整理和研究提供了方便。上海的方志,近年来也基本上整理并正式出版,如《上海乡镇旧志丛书》《上海府县旧志丛书》,这些都是关于上海历史最重要的著作。

相关链接:

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997583&sid=300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文献 上海 浙江 南宋 渔村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