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的方寸之间,见证了厨电行业从外资垄断到国产崛起,从增量狂欢到存量搏杀。
在这个战场上,方太集团的故事犹如一部行业史诗。早些年,方太凭借一款 " 欧式外观中国芯 " 的油烟机开启传奇,后续,则乘着房地产的东风迈入百亿俱乐部,并以独特的儒家商道构筑起自己的企业王国。
其中,方太的 " 治家 " 之道一直被人津津乐道。方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茅忠群长期推崇儒学,在内部鼓励员工诵读经典,将 " 仁义礼智信 " 融入组织肌理,形成独具一格的 " 儒学商道 ",这被外界称为半部《论语》治方太。
方太所构建的儒家管理体系,核心方针是 " 中学明道,西学优术,中西合璧,以道御术 "。茅忠群希望以儒家之 " 道 ",统御西方管理之 " 术 ",塑造一家有文化厚度,讲伦理秩序的企业。
不过,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有一道需要跨越的鸿沟。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商业世界中,儒家倡导的 " 不争不抢 ",与当下存量竞争战场上更加激烈的博弈则有一定矛盾。
如今,当市场的寒潮裹挟着地产的冷风一同来袭,这家即将迎来 " 三十而立 " 的企业巨头,正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增长、竞争与战略挑战。
一、厨电寒潮,方太承压
当前的中国厨电市场,正经历一场结构性变迁。
据新华网报道,2024 年上半年,中国厨卫大电的零售额为 771 亿元,同比下滑 2.3%;厨房小家电的零售额为 261 亿元,同比下滑 5.4%。曾经作为厨房刚需的油烟机和集成灶,零售额分别同比下滑 0.2% 和 18.2%。
作为厨电行业领军者,方太同样感受到了这股下行市场寒潮的丝丝寒意。2025 年初,方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茅忠群向外界透露,方太集团 2024 年全年营收基本保持平稳。
这意味着,相较于 2023 年 8.5% 的增速,方太的营收几乎未能实现增长。这个即将迎来 30 周年司庆的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增长难题。
回看方太的厨电业务发展史,几乎是一部中国厨电行业的进化史。
1996 年,中国的自研吸油烟机品牌尚未成形,市场被博世、西门子等外资品牌垄断。彼时的方太创始人茅理翔、茅忠群父子开发出第一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型吸油烟机,迅速弥补了市场空缺。
2001 年,方太首款 " 欧式外观中国芯 " 油烟机面世,开创了国产吸油烟机的欧式机先河。
伴随中国房地产的黄金十年,方太乘风而起,在 2017 年迈过百亿营收大关,成为厨电行业中首家年销百亿的企业。
时至今日,方太的产品线已从油烟机扩展至集成烹饪中心、水槽洗碗机、嵌入式洗碗机、净水机、嵌入式灶具、消毒柜、微波炉、烤箱、蒸箱、燃气热水器乃至冰箱等多条产品线,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厨居版图。
这种聚焦厨房的战略使方太在厨电市场迅速建立了显著影响力。不过,厨电行业与房地产的高度绑定,如同一把双刃剑。
近些年,随着地产市场进入深度调整期,厨电新增需求也明显开始萎缩,行业竞争从增量开拓转向存量博弈,方太的传统优势产品遭遇严峻挑战。
根据 2024 年财报数据显示,方太核心品类油烟机市场份额从 2020 年的 32% 跌至 2024 年的 24%,在同期的细分市场一杯西门子反超。据老板电器 2025 年中报 2025 年显示,公司在油烟机燃气灶、嵌入式蒸烤一体机等核心品类中,线下市场份额均已超过方太,位居第一。
洗碗机战场同样不容乐观。2024 年,方太全部洗碗机线下市占率为 18.72%,排名第二,线上仅 12.95%,排名第四,落后于西门子、美的等品牌。
与此同时,其他同行竞争者也正加速逼近。苏泊尔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224.27 亿元,同比增长 5.27%,与方太的差距正在拉大。新宝股份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168.21 亿元,同比增长 14.84%,与方太的营收几乎达到同一量级。
此外,一个直观的趋势的是,近些年综合家电巨头凭借全屋智能生态强势跨界,也在不断蚕食专业厨电的生存空间。
海尔旗下卡萨帝推出的 " 全嵌智慧厨房 " 场景方案,以高端、智能、一体化赢得市场,2024 年其厨电国内零售额增长 20%;美的厨电业务规模早在 2016 年便突破百亿,在体量上已完成对方太的超越。
前有巨头拦截,后有新秀追击,厨房里的战争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复杂。
二、方太高端双刃剑?
方太创始人茅忠群一直坚守 " 宁可另起炉灶,从零开始 ",也不参与价格战。
事实上,方太自 1996 年创立之初,就确立了高端化战略定位。2010 年,在引入特劳特团队进行品牌重塑后,方太进一步锁定 " 高端 " 与 " 中式 " 两大核心方向。
此后,方太开始剥离中端产品线,转而全面聚焦高端定位,并在经营中确立不打价格战、不做贴牌、不谋求上市的 " 三不原则 "。
这一策略曾被视为国内制造业突围的经典案例,其高端化路径在厨电市场黄金时期成效显著:这些年,方太营收也从 2019 年的 109.76 亿元增长至 2023 年的 176.29 亿元,五年间增长超过 60%。
然而,随着市场风向转变,高端化战略的局限性也逐渐浮出水面。
2024 年,方太推出售价过万元的 " 隐身油烟机 ",主打 " 三隐 ":隐身、隐音、隐味。市场对此却反应平平,相关数据显示,2025 年 9 月,该机型在京东旗舰店仅售出 4 台,淘宝旗舰店为 5 台。
同时,方太向高端冰箱领域的延伸效果同样,或许也未达到预期。其发布的高端内嵌冰箱,虽然搭载能实现 " 活鱼冷冻后复活 " 的氮气保鲜技术,但因产品定价过高,在线上渠道没有掀起太多热度。
有观点认为,方太高端战略的瓶颈,源于消费理性的回归。如今的消费者对厨电产品的性价比更为敏感,因此高端品牌的溢价空间也不断被挤压。
与此同时,过度依赖高端市场也使方太的市场覆盖面存在局限,比如三四线城市和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对其品牌的认知度偏低。所以方太的品牌形象虽处高位,却并未在用户心中筑起足够坚固的品牌认知。
与方太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老板电器正押注消费分级和年轻人市场。财报显示,2024 年,老板电器一体机销售额达到 7 亿元,洗碗机为 7.9 亿元,两者都已逼近 10 亿元单品体量。
押注高端的背后,是方太一直引以为豪的技术实力。据方太集团副总裁陈浩介绍,在最新发布的《全球智慧厨房专利排行榜》中,方太凭借 1510 件发明专利,全球排名第一。
可值得注意的是,专利的数量优势是否能直接构筑起牢固的技术护城河?当下,厨电行业技术日趋同质化,老对手竞争对手如老板电器的智能蒸烤一体机、美的 AI 控温灶具等,在核心功能上已实现实质性对标,这也让方太在创新技术上的优势愈发不明显。
面对市场挑战,方太也不断尝试新技术的迭代。2024 年,方太正式发布全球首个 AI 健康烹饪系统—— Healthy Cooking GPT,试图借助 AI 技术实现突围。该系统能够根据用户的健康状况定制膳食方案,并与智能厨电实现联动,实现从菜谱推荐到自动烹饪的全程协作。
但有观点认为,方太的智能化转型或许只停留在表层,其早年推出的 FIKS 智能家庭系统和 AI 助手 " 方拾壹 ",目前只实现了设备之间的基础互联,尚未建立用户行为数据的深度分析能力。而 Healthy Cooking GPT 这项新业务能否带来成效,仍有待市场检验。
三、方太的 " 道 " 与困
方太的 " 治家 " 之道一直被人津津乐道。
茅忠群长期推崇儒学,不仅在内部鼓励员工诵读经典,更将 " 仁义礼智信 " 融入组织肌理,形成独具一格的 " 儒学商道 ",这被外界称为 " 半部《论语》治方太。
然而,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有一道需要跨越的鸿沟。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商业世界中,儒家倡导的 " 不争不抢 ",似乎与当下商业的残酷的竞争出现了一定分裂。
这一矛盾,在方太的终端渠道管理中尤为凸显。新浪旗下黑猫投诉平台上,与 " 方太 "" 国补 " 相关的投诉数量不少,内容多涉及宣传不实与价格争议。
此前的 2025 年 2 月,娄底市方太涟钢分店店长吴某以 " 国补返利 10%" 为诱饵,骗取老顾客资金 80 余万元,最终被公安机关拘留。而这也并非孤例——早在 2023 年 10 月,方太黑龙江大庆市的线下经销商就曾失联跑路,卷走 70 余名消费者货款 100 万元。
这些事件,或许与方太引以为傲的 " 仁爱 " 文化形成了明显反差。
与此同时,茅忠群本人温和稳健的行事风格,也在快节奏的市场竞争中面临考验:他坚信 " 狼性文化只是一种早期有效的管理方式 ",计划的事情只需慢慢处理。然而,在厨电行业进入存量竞争、消费分级加剧的今天,这种 " 慢跑 " 风格正让方太错失良机。
一方面,方太长期固守高端路线,对市场变化的反应略显迟缓。它既难以在高端市场完全抵御西门子等技术雄厚的国际巨头,又因担心品牌形象受损而未能有效开拓潜力巨大的下沉市场,陷入 " 高不成低不就 " 的尴尬境地。
另一方面,在线上渠道革新的浪潮中,方太的步伐也显得保守。2024 年,其线上营收占比仅为 28%,且仍依赖京东、天猫等传统平台。当老板电器通过 " 厨房改造真人秀 "" 主妇 KOL 测评 " 等内容创新,单月直播销售额突破 3 亿元时,方太在抖音、快手等内容电商平台上的运营,仍停留在机械罗列产品参数的初级阶段,与年轻消费者的距离渐远。
某种程度上说,方太所面临的,不仅是渠道变革或转型迟缓等表层问题,更是自身儒家理想与商业现实之间的深层冲突:当 " 道 " 难以驾驭 " 术 ",当文化理念无法有效转化为管理效能与市场反应力,先前提出的 " 半部《论语》治方太 ",或许更像是一则被现实不断叩问的隐喻。
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方太急需在理想与生存间,找到独属于自己的中庸之道。
--THE END--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