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网上都在传,2024 年秋天朝鲜派了 1 万多特种兵去俄罗斯打库尔斯克战役,可等乌军退出那片区域后,这些特种兵就没了消息,不少人猜是不是 " 凭空消失 " 了。我翻了翻最近的报道才发现,哪儿是什么消失,人家压根没走,还在前线干着关键活儿,只不过换了种作战方式。
这事儿得从乌克兰媒体的最新爆料说起。2025 年 10 月 17 号,《United24media》说俄军在苏梅地区发动进攻,打得乌军全线告急,他们截获情报发现,朝鲜特种兵还在库尔斯克,而且活动范围早超出了俄控区。更关键的是,乌克兰还放出了截图:朝鲜士兵坐在森林里,旁边堆着一堆四轴无人机,正操控着机器识别乌军阵地,给俄军的火箭弹打击当 " 眼睛 "。
这就解开了之前的谜团。所谓的 " 消失 ",根本是外界没看懂朝鲜的套路。人家一开始跟着俄军打库尔斯克正面战场,等战线稳定了,就转去搞无人机侦察、目标引导这些技术活儿了。要知道现在的俄乌战场,无人机早成了 " 刚需装备 ",乌克兰自己都靠无人机群搞偷袭,前不久还用这招炸了俄军的战略轰炸机。朝鲜特种兵这是借着实战练手,把最前沿的无人机战术学到手。
说起来,朝鲜援俄也是循序渐进的:先给弹药,再给武器系统,最后才派兵,明显是步步为营。派特种兵去,核心目的根本不是帮俄军 " 扭转战局 ",而是给自己攒现代战争经验。乌方说俄罗斯教官去朝鲜训无人机操作员,朝鲜国内也开始搞无人机作战演习,这就看明白了,人家是把战场当 " 练兵场 ",实战里学的本事,可比闭门造车管用多了。
可乌克兰和西方媒体偏要往别的方向扯。乌克兰国防情报局局长布达诺夫 10 月 15 号还说," 没有朝鲜支持,俄罗斯早输了 ",把朝鲜吹成了 " 战局关键 "。虎哥得说句实在的,这话说得太离谱了。俄乌战场俄军一线兵力超过 70 万,朝鲜参战的才 1 万人,连零头都不到,怎么可能左右战局?乌军打不过了,找个 " 替罪羊 ",给自己的失败找台阶下。
更打脸的是,他们还编造伤亡数据,说朝鲜特种兵死了好几千,结果朝鲜媒体一分析,实际阵亡可能就 104 人。这撒谎都不打草稿的劲儿,跟之前说 " 挫败苏梅进攻 " 一样不靠谱 。西方媒体也跟着起哄,一会儿说俄军 " 依赖朝鲜兵 ",一会儿骂朝鲜 " 破坏规则 ",可他们咋不提北约给乌克兰送了多少武器?合着只许他们援乌,别人援俄就不行?这双标玩得也太溜了。
其实朝鲜不光派了作战部队,还派了建筑工人、排雷专家去库尔斯克搞重建,甚至帮俄罗斯扩大无人机生产。但即便这样,跟俄军的需求比起来,还是 " 杯水车薪 "。西方媒体之所以盯着这点事儿大做文章,说白了就是心态失衡:既不想承认乌军战斗力不行,又想贬低俄军,只能拿朝鲜当靶子。
说到底,朝鲜这波操作挺聪明的:既帮了盟友,又给自己练了兵,还看清了现代战争的门道。而乌克兰和西方的炒作,不过是自欺欺人。现在无人机成了战场主角,朝鲜特种兵在前线摸爬滚打学到的经验,比任何演习都宝贵。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