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10 月 22 日讯(记者 黄心怡 毛明江)2025 年前三季度,上海实现 GDP 增长 5.5%,增速较上半年提升 0.4 个百分点,经济运行加速增长。
前三季度,上海三大先导产业(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 8.5%,增速快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2.8 个百分点。其中,人工智能制造业同比增长 12.8%,增速较今年上半年的 12.3% 进一步提升,也显著高于去年同期的 3.2%,已成为拉动全市 GDP 增长的重要引擎。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复旦大学经济科学智能研究中心主任刘志阔对《科创板日报》表示,人工智能产业无疑是今年三季度最突出的亮点,是三大产业中增长最快的领域。这一方面反映出上海在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智能装备和智能制造等环节的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政策推动与产业集聚的双重效应正在释放。人工智能不仅带动了高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的协同发展,也正在成为推动上海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的重要引擎,为城市经济注入了新的增长动能。
▍以模速空间、张江科学城等为集聚点 上海形成 AI 产业链生态
上海布局人工智能,可谓带着鲜明的系统思维。模速空间、张江科学城等创新载体集聚超 200 家大模型企业和 100 余家投资机构,形成 " 上下楼就是上下游 " 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
以 " 模速空间 " 为例,它将算力平台、开源社区、应用场景和投资机构整合进同一物理空间,构建的不仅是产业链上下游的物理集聚,更是创新要素的化学反应池,已成为点燃徐汇区人工智能创新 " 核爆点 "。
目前,徐汇区已集聚 1500 余家人工智能企业、755 家大模型企业和 62 个备案大模型(占全市 61%),总产出达千亿规模。
张江则成为上海人工智能生态的另一大集聚地。迄今已汇聚 600 余家人工智能企业,涵盖模型、算力、数据及具身智能等领域,拥有 3 万余名从业者。2024 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 1140 亿元,构建起覆盖基础层、技术层与应用层的全栈式产业链生态。
今年 9 月,张江人工智能创新小镇的揭幕,标志着上海人工智能创新应用迈入 " 生态化集聚、规模化落地 " 新阶段。
小镇将以模力双塔、模力社区、模力岛等 70 余万平方米产业空间为核心。依托张江科学会堂等 100 万平方米配套商业会展设施及周边 3 公里内 7000 套人才安居房源。构建集 " 研发、生态、应用、生活 " 于一体的产业生态圈,将浦东 " 人、技术、场景 " 与 AI 相融共生的理念落地。
根据规划,张江人工智能创新小镇到 2027 年将新集聚 AI 企业 500 家以上;完成大模型备案 100 个,培育全球领军企业 3-5 家。远期至 2030 年将新集聚 1000 家人工智能企业,实现千亿产业规模。
▍从政策、应用、人才加速打造人工智能上海高地
刘志阔认为,上海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具有系统性和前瞻性,这也是推动其制造业保持高质量增长的重要力量。
首先,政策引领是上海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优势。 刘志阔表示,上海的政策体系相当完善,从《上海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条例》到《加快推进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办法》,再到最新出台的《进一步扩大人工智能应用的若干措施》,加速形成 " 算力筑基、模型引领、应用赋能 " 的全链条体系。
尤其是,新政策中推出的 " 算力券、模型券、语料券 " 等精准工具,有效降低了企业创新成本,鼓励大模型研发和算力基础建设,同时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服务业的深度融合。这种系统性的政策设计,不仅增强了企业的创新信心,也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带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其次,应用场景的丰富性与开放格局,是上海人工智能持续发展的关键。
上海拥有高度多元的产业结构,从制造业到金融、医疗、交通、城市治理等领域,都为人工智能提供了真实而复杂的落地空间。人工智能在上海不再停留于实验室的技术突破,而是融入生产、生活与治理的方方面面。
值得一提的是,每年在上海举办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盛会之一。大会的举办让最新技术成果在上海 " 首发首秀 ",进一步彰显了这座城市的开放姿态与全球资源集聚能力。
此外,刘志阔告诉《科创板日报》,人才密度和创新能力,为上海人工智能提供了持续的智力支持。
人工智能是高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而上海在高校、科研机构和创新企业等方面优势显著,形成了高水平的人才生态。
以上海创智学院为代表的新型培养平台,正通过 " 高校—企业—科研机构 " 协同育人的机制,探索面向未来的 AI 领军人才培养模式,为人工智能生态注入持续活力。这种以教育创新支撑科技创新的格局,使上海在全国人工智能领域始终保持强劲的创新势能。
在刘志阔看来,上海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并非偶然,而是 " 政策引领—场景驱动—智力支持 " 共同作用的结果。
" 它不仅支撑了制造业中人工智能板块 12.8% 的亮眼增速,也为城市经济结构升级和未来增长注入了持久动力。"
上海正以制度创新和全球视野,加快打造 " 人工智能上海高地 ",为中国智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极具示范意义的经验。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