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24 年 12 月在重庆首次投入运营以来,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站在全国范围内快速铺开,构建起日益完善的换电网络。
截至 2025 年 10 月,全国巧克力换电站已突破 700 座,覆盖重庆、无锡、苏州、福州等 39 个重点城市。其中重庆、深圳、宁波、合肥等 11 个城市已建成 " 核心城区 10 分钟找站,99 秒快换补能 " 的 " 换电自由区 "。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 8 月单月实现了新增落站 105 座、上线 103 座的 " 双破百 " 速度,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
巧克力换电站采用模块化设计,兼容多种车型,单次换电时间约 100 秒,有较高的运营效率。以无锡投运的江苏首座站点为例,单站日均最高服务能力达到 822 次,大大提升了补能体验。
图片来源: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已制定了清晰的拓展路线。按照规划,宁德时代将在 2025 年底前在全国自建 1000 座换电站,其中在江苏省就计划建成超 140 座,重点覆盖南京、无锡等核心城市。2026 年巧克力换电将在全国建成 2500 座以上换电站,覆盖超过 120 个城市。
更长远的目标则是通过与中石化、国网等企业合作,共建 1 万座换电站,最终实现全球 3 万座的布局。
宁德时代对换电业务的重视,如此大规模的投入,也令人疑惑:作为动力电池行业的领头人,本身电池业务已极具盈利能力,为何还要进军换电领域?
"卖电池"依旧很赚钱
从最新财报看,宁德时代的电池业务保持稳健上涨。2025 年第三季度,其实现营收 1042 亿元,同比增长 12.9%;净利润 185 亿元,同比大增 41.2%。前三季度累计营收 2831 亿元,净利润 490 亿元,均创历史新高。换算下来,宁德时代平均每天净赚超过 2 亿元,是新能源行业中最赚钱的企业之一。
图片来源:宁德时代公告
业绩增长的背后,是其在动力电池市场的长期领先。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2025 年前三季度,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达到 493.9GWh,同比增长 42.5%。其中,宁德时代以 210.67GWh 的装车量稳居榜首,占据 42.75% 的市场份额,几乎相当于比亚迪(22.57%)的两倍。换句话说,每两辆新能源车中,就约有一辆搭载宁德时代的电池。
图片来源:电池联盟
在全球市场,宁德时代的影响力也在持续扩大。受益于与特斯拉、宝马、Stellantis 等跨国车企的深度合作,其动力电池出口规模在 2025 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长 24.7%,占据全球动力电池市场近四成份额。随着海外工厂投产,宁德时代在欧洲和东南亚等产能布局逐步完善,为未来业绩增长提供了新的支撑。
宁德时代的高盈利还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第三季度,神行电池和麒麟电池等高端产品出货占比超过六成,凭借 NP3.0 技术实现能量密度与安全性能的双提升。此外,宁德时代也在加速钠离子电池商业化进程,计划在年底前实现乘用车搭载应用,为后续市场扩张打开新空间。
显然,电池制造仍是集团利润的 " 压舱石 "。
开拓换电业务的背后
尽管宁德时代电池业务仍在高利润位上运行,但在风光背后,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作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长期以来几乎是新能源车企的 " 标配 "。然而,这种高度依赖同时也带来了关系的微妙变化。车企一方面离不开宁德时代的电池技术与产能保障,另一方面又担心在关键零部件上被 " 一家独大 " 所牵制。为了确保供应安全与议价权,越来越多的整车厂开始扶持第二甚至第三家电池合作伙伴,从而削弱宁德时代的市场主导力。
比亚迪、国轩高科、欣旺达、亿纬锂能等新晋玩家的崛起,让行业格局从 " 强者恒强 " 走向 " 多极竞争 "。以比亚迪为例,凭借自供体系和刀片电池技术,其在乘用车领域的市场占比持续上升;国轩高科和亿纬锂能则通过在储能、商用车等细分市场深耕,逐步赢得车企青睐。
宁德时代虽然在装机量上依旧稳居全球第一,但市场份额已出现边际下滑。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2025 年前三季度,宁德时代在国内市场占比较去年同期下降超过 3 个百分点。
面对竞争的加剧,宁德时代亟需在 " 卖电池 " 之外寻找新的增长曲线。换电业务的推进,正是其主动求变的信号。
与单纯提供电池产品不同,换电模式可让宁德时代从电池制造商转向能源服务商,直接参与到车辆使用、维护、回收的全生命周期之中。通过构建换电网络,宁德时代不仅能延伸产业链条,还能把电池的资产价值最大化,实现 " 卖产品 " 向 " 卖服务 " 的转型。
换电业务是宁德时代对未来汽车补能模式的重新布局。相比充电桩建设的分散与滞后,换电具有高效率、标准化、集中管理等优势。统一管理电池资产能降低维护成本、延长使用寿命,还能实现梯次利用与回收再制造,带来更高的附加值。这可让宁德时代通过持续的服务收益形成长期利润来源。
此外,换电网络的搭建也有助于宁德时代在产业链中重新确立话语权。过去,车企掌握了消费者端,而电池厂商更多停留在供应端。通过换电站的建设,宁德时代可以直接接触终端用户,掌握车辆运行与电池使用的大数据。这些数据反过来又能指导产品优化和技术升级,进一步强化其的产业主导力。
按照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的判断,到 2030 年,换电将与家充、公共充电桩形成 " 三分天下 " 的补能格局,这一市场前景极具想象空间。
当然,发展换电业务并非易事。其是一项重资产、长周期的投入,需要在选址、标准化、电网接入等多个环节协调推进。而且,不止宁德时代一家瞄准了换电市场。巧克力换电业务未来如何,还需市场验证。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