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年 A 股或将迎来「商业航天上市潮」。
本文为 IPO 早知道原创
作者|Stone Jin
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据 IPO 早知道消息,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星河动力 ")于 2025 年 10 月同华泰联合证券辅导协议,正式启动 A 股 IPO 进程。
这意味着,星河动力成为蓝箭航天、微纳星空、天兵科技等后、近期内又一家启动 A 股 IPO 的商业航天企业。
以辅导规划及相关政策的利好推测,A 股有望在明年迎来 " 商业航天上市潮 " ——当然,这背后一大驱动因素还是今年 6 月 18 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 2025 陆家嘴论坛上提到的,科创板将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更加精准服务技术有较大突破、商业前景广阔、持续研发投入大的优质科技企业,并将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企业适用。

成立于 2018 年的星河动力是国内第一家实现火箭量产、高密度发射并商业化的民营商业火箭企业,截至目前已为 27 家客户将 85 颗商业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创下国内民营火箭企业发射次数、服务客户数、发射卫星数、稳定成功率等多项第一,其火箭成功发射次数占到了国内民营火箭行业总成功发射的 51.3%。可以说,民营火箭平均每两次成功发射里就有一次是星河动力完成的。
同时,星河动力还开创了民营商业航天多个 " 首次 ":率先将组网卫星送入 500 公里太阳同步轨道、国内首家掌握海 / 陆全发射能力、率先突破针栓式大推力液氧 / 煤油发动机技术,以及首创火箭末级留轨商业应用服务等。
在核心技术创新上,星河动力构建了从总体设计、动力系统设计、结构设计、电气系统设计、地面测发控系统设计的全链条技术能力,主要核心系统及零部件均为自主研发;在生产与试验能力上,星河动力打造了贯穿研发、生产、测试、发射全流程的设施能力保障,具备充足的产能提升空间;在质量管理上,星河动力形成了完善有效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管控体系和能力,涵盖火箭设计、生产、试验、存储、运输和发射全流程。在产品布局上,星河动力设计研发了全管线产品矩阵,全面覆盖商业微小卫星、中小型组网发射、大型星座组网发射等多个航天发射服务场景,其量产的 " 谷神星一号 " 瞄准微小卫星市场,计划年内首飞的 " 谷神星二号 " 适配中型组网 / 补网需求,而计划今年首飞并于明年量产的 " 智神星 " 系列高可靠、低成本的新一代可重复使用中大型液体运载火箭更是瞄准大型星座组网,共同构成了面向不同市场需求的完整产品矩阵。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当下民营商业航天火箭公司的发展路径及盈利模式逐渐清晰,发射服务稳定可靠 -> 商业化落地获得更多订单收入 -> 技术创新迈向新高度。
目前,星河动力已实现稳定可靠与商业化落地,其 " 谷神星一号 " 已成为国内首型从 " 试验型 " 进入真正批量化、商业化发展阶段的民营火箭。而 " 谷神星二号 " 与 " 智神星一号 " 两款中大型火箭首飞工作已进入关键阶段,计划于年内首飞。
本文由公众号 IPO 早知道(ID:ipozaozhidao)原创撰写,如需转载请联系 C 叔↓↓↓



||
||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