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开学季还是为游戏大作添置新装别,性价比主机都是最值得讨论的话题。在千元处理器价位段中,英特尔酷睿 Ultra 5 与 AMD 锐龙 5 更是争得不可开交,在近期,1299 元的 AMD 锐龙 5 9500F 正式发布,正好可以用来硬杠 1149 元的酷睿 Ultra 5 230F,AMD 与 Intel 平台到底选谁家的问题再次被摆上台面。
AMD 可谓风头正盛,旗舰级处理器表现对英特尔形成了成吨的压力。而英特尔则使用了高效能和 XPU 针对 AI 优化给予反击。特别是两家处理器的制造都来自于台积电,AMD 锐龙 5 9500F 为 TSMC N4,英特尔酷睿 Ultra 5 为 TSMC N3B 的时候,情况似乎也变得有趣了了起来。
现在让我们直奔主题,奉上英特尔酷睿 Ultra 5 230F 与 AMD 锐龙 5 9500F 对比测试。

用参数正面硬杠
如前面所说,英特尔酷睿 Ultra 5 230F 和 AMD 锐龙 5 9500F 的计算单元分别使用的是 TSMC N3B 和 TSMC N4 工艺制造,N3B 最早出现在旗舰级处理器中,比如苹果的 A17 Pro,英特尔 Arrow Lake 等,更先进的工艺对晶体管密度、峰值频率、功耗表现都有更好的加成,中低频效能则与 N4 打平,高频功耗甚至会更多。也因为如此,台积电后续也开始将量产重心转向 N3E。因此 N3B 与 N4 之间没有绝对碾压的说法,主要还是看各厂商的设计。

英特尔酷睿 Ultra 5 230F 基于 Arrow Lake-S 打造,具备 6 个 P-Core 与 4 个 E-Core,总共 10 核 10 线程设计,其中 P-Core 最高频率达到 5.0GHz。基础功耗 TDP 65W。
AMD 锐龙 5 9500F 则基于 Zen 5 架构,计算单元只有一种核心,并配备超线程设计,因此拥有 6 核 12 线程,最高频率也可以达到 5.0GHz。基础 TDP 65W。

值得注意的是,英特尔酷睿 Ultra 5 230F 的 L2 缓存有 22MB,AMD 锐龙 5 9500F 为 6MB,英特尔 L2 缓存更大。L3 缓存则反过来,英特尔酷睿 Ultra 5 230F 的 L3 缓存为 24MB,AMD 锐龙 5 9500F 为 32MB。
L2 缓存是核心与内存之间的中间层,容量越大,缓存命中率越高,能减少访问内存的延迟,提升单核响应速度和多核任务效率。L2 缓存不是性能响应的唯一指标,但可以保证在游戏、日常响应和轻量创作中或者更为流畅的体验。相对应的,更大 L3 缓存则可以在重载工作表现更猛。
这里我们先把大致的表现汇总如下:

用游戏论证战斗力
为了对比英特尔酷睿 Ultra 5 230F 与 AMD 锐龙 5 9500F,我们分别构建了一套对应的测试平台。其中英特尔针对 LGA1851 插槽将入门级主板更新到了 B860 芯片组,与 AMD B850 芯片组对应,均给显卡提供了 PCIe 5.0 x16 通道,以及围绕 CPU 的 PCIe 通道展开的 M.2 SSD 扩展。

有意思的是,今年 B860 主板普遍用力很猛。以 MSI B860M Gaming Plus WiFi 为例,用上了 12+1+1+1 Duet Rail 数字供电,可以做到酷睿 Ultra 9 285K 全核睿频。主板还提供 3 个 M.2 接口,Killer Wi-Fi 7 和英特尔平台上常见的 Thunderbolt 4 接口,并提供 EZ PCIe Clip II 显卡快拆和 EZ M.2 Clip II 免螺丝旋转固定。
AMD 平台则使用技嘉冰猎鹰 B850 EAGLE WF7 ICE 作为对比,特点在于 8+2+2 相 60 A DrMOS 供电,提供显卡快易拆与 M.2 快易拆,无线网络支持 Wi-Fi 7。但没有 Thunderbolt 4 和 USB4,M.2 同样是 3 个。

内存部分我们尝试使用了一组 48GB DDR5 8000MT/s 内存,高频率通常会给 1080p 电竞场景带来一定程度的收益,同时视频渲染、Photoshop 等多核心吃带宽场景也会带来一定收益。虽然 AMD 和 Intel 都分别提供了 EXPO 和 XMP 的内存一键超频技术,但超频后的稳定性仍然需要关注。


我们先对两款的单线程和多线程进行对比,分别引用 Cinebench R23 和 Cinebench 2024。其中 Cinebench R23 使用 Cinema 4D 引擎对 CPU 渲染进行压力测试,纯考验 CPU 表现。
虽然在线程数量上 AMD 锐龙 5 9500F 占优,但实际表现似乎不是如此。在 Cinebench R23 中酷睿 Ultra 5 230F 更猛一些,单核性能高于锐龙 5 9500F 大约 4%,多核性能高于锐龙 5 9500F 大约 5%。

Cinebench 2024 使用了另一套完全不同的标准。通过 Redshift 渲染引擎实现 CPU 与 GPU 协同。因此我们在两个平台上统一使用 GeForce RTX 5070 GPU 作为支持。在 Cinebench 2024 上单线程上,酷睿 Ultra 5 230F 比锐龙 5 9500F 强了 2%,多线程差距则一下拉开了不少,酷睿 Ultra 5 230F 比锐龙 5 9500F 强了 9%。

然后直奔主题,我们分别对网络竞技类、3A 级游戏进行对比。由于 2K 分辨率屏幕得到普及,这里我们均在 2560x1440 分辨率,较高画质下进行的,这也符合 GeForce RTX 5070 的体验预期。
网络竞技游戏中,包括了《三角洲行动》、《永劫无间》、《Counter-Strike 2》、《漫威争锋》四款。其中《三角洲行动》和《永劫无间》都使用了大型沙盒地图和多人对战的模式,对线程规模、缓存带宽都有较高的要求。这里酷睿 Ultra 5 230F 比锐龙 5 9500F 强了 4%。《永劫无间》中酷睿 Ultra 5 230F 比锐龙 5 9500F 强了 6% 左右。
在《Counter-Strike 2》中,锐龙 5 9500F 则是扳回一局,比酷睿 Ultra 5 230F 表现好大概 3%。

在 3A 级游戏中,酷睿 Ultra 5 230F 与锐龙 5 9500F 战得有来有回,无论是考验多线程表现的《刺客信条:幻景》和《赛博朋克 2077》中,酷睿 Ultra 5 230F 比锐龙 5 9500F 分别高出 12% 和 5% 的帧率。基本上而言,酷睿 Ultra 5 230F 比锐龙 5 9500F,能够 2K 分辨率较高画质下给游戏带来 2% 到 12% 的帧率。

不仅如此,酷睿 Ultra 5 230F 与锐龙 5 9500F 的实际功耗表现还意味着我们需要多大的主机去装这两块 CPU,以及围绕其搭建散热组建。其中锐龙 5 9500F 可以开启额外的 PBO(Precision Boost Overdrive)设计,允许 CPU 以更高的功率释放更高性能,当然也会考验整体系统的散热能力。
这里我们对两块处理器均接上 360 水冷,利用 AIDA64 FPU 压力测试对酷睿 Ultra 5 230F 与锐龙 5 9500F 施加压力。酷睿 Ultra 5 230F 的 CPU 封装功耗为 98W 左右,核心温度 65 ℃左右。同样的条件下,锐龙 5 9500F 则有 128W,核心温度 99 ℃,已经开始撞到温度墙。

值得关注的是,如果仅以默认模式运行,例如酷睿 Ultra 5 230F 与锐龙 5 9500F60W 使用默认的功耗,两款处理器功耗分别为 65W 和 88W,温度 52 ℃和 90 ℃。
对比之下会发现,酷睿 Ultra 5 230F 更有机会装进小型的机箱内,并且可以选择 240 水冷或者风冷就能获得很好的效果,对小型主机更为友好一些。

生产力谁更猛?
仅讨论游戏自然是不够的,无论是游戏视频编辑分享,还是日常 Vlog 和照片整理,PC 依然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这里我们先通过视频编辑基准测试和图片编辑基准测试进行对比。
其中视频编辑基准测试引用 Adobe Premiere Pro 使用环境,导入两个视频项目文件,并对其进行编辑,同时还会引用 GPU 加速,完成 H.264 和 HEVC ( H.265 ) 编码全高清格式输出,导出时间越短,分数越高。
在实际测试中,酷睿 Ultra 5 230F 表现要比锐龙 5 9500F 更强一些。

UL Procyon 图片编辑基准测试中,酷睿 Ultra 5 230F 表现要比锐龙 5 9500F 也要强 1% 左右。

PCMark 10 Office Application 测试的是 Word、Excel、PowerPoint 以及浏览器连续打开、编辑、多任务切换工作,比较考验单核 burst 性能和多线程并行效率表现,这里酷睿 Ultra 5 230F 优势较为明显,相对锐龙 5 9500F 有超过 10% 的性能表现。

需要注意的是,酷睿 Ultra 5 230F 还具备锐龙 5 9500F 所没有的 NPU。酷睿 Ultra 5 230F 的 NPU 3 可以提供 13 TOPS INT8 AI 计算能力,主要解决在低功耗状态下,不依赖 GPU 和 CPU 完成后台抠图、语音文字转换、游戏助手等功能。特别是腾讯混元、驱动人生 AIGC 助手、星环无涯问知等 20+ 国内应用已通过 OpenVINO 在酷睿 Ultra 平台完成 Day 0 的 NPU 适配,实现背景虚化、AI 抠图、语音转写、本地大模型对话等功能。

而锐龙 5 9500F 则不包含 NPU,AI 加速主要依靠 CPU 和独显实现。如果在游戏中运行 AI 游戏助手,意味着 GPU 和 CPU 需要分摊额外的算力处理 AI 功能,势必也会降低实际游戏帧率。
写在最后:性价比与体验两手抓
AMD 锐龙 5 9500F 与英特尔酷睿 Ultra 5 230F 是当下 1000 元档位具有代表性的 CPU 之一,同时也体现了英特尔与 AMD 两家设计上的方向。

AMD 遵循较为传统的设计结构,利用 Zen 5 架构的优势和较高功耗下的大力飞砖,能给游戏和多媒体创作带来不错体验,特别是在 1080p 分辨率游戏下,AMD 锐龙 5 9500F 有不错的优势。同时也需要注意构建 AMD 锐龙 5 9500F 的 PC 时,需要在机箱内部空间、散热上花点心思。

英特尔酷睿 Ultra 5 230F 则是使用了另一种设计思路,在 Arrow Lake-S 架构下,用 10 核 10 线程表现出了与 AMD 锐龙 5 9500F 相当、甚至更猛的性能。同时英特尔酷睿 Ultra 5 230F 功耗和发热更低,更容易装进小机箱内。并且在 2K 分辨率游戏中,英特尔酷睿 Ultra 5 230F 的表现明显优于 AMD 锐龙 5 9500F,因此对 2K 分辨率电竞显示器无疑也更为友好。另外,独立的 NPU 内核也给 AI 应用加速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如果你只关注 1080p 游戏帧率,那么花费 1299 元购买 AMD 锐龙 5 9500F 并搭建平台自然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如果你想更进一步,在 2K 游戏分辨率下也能有好的体验,并且在内容创作、AI 功能上有不错的表现,以及更低功耗装进小机箱内。不要犹豫,这款 1149 元的英特尔酷睿 Ultra 5 230F 更为理想。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