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刘银平
编辑 | 付影
来源 | 独角金融
年内净值增长超过 60%,近一年翻了一倍多,这样的基金却逃不过清盘命运?
华宝基金的一则产品清算报告,宣告了 " 华宝专精特新混合发起式 "(简称 " 华宝专精特新 ")基金的终结。这只清盘的发起式基金有两个特别的地方:一是业绩不错,最近一年收益率大幅跑赢同类平均水平及业绩基准;二是产品是由公司掏腰包成立的,且大部分都由自己的钱支撑着,外部的钱基本没怎么进来。相当于这三年公司自己花钱 " 养 " 了一只基金。
今年以来,华宝基金一共有 7 只基金清盘,其中 6 只都是主动权益基金。作为一个基金管理规模为 3609.23 亿元的大中型基金公司,混合型基金管理规模还不到 200 亿元。与之相对的是,ETF 独领风骚,规模持续扩张,成为华宝基金的战略支柱与规模增长的核心引擎。
1
3 年大限一到立刻清盘,
规模不到 1500 万元
发起式基金在成立的时候,需要由基金公司、或高管、或基金经理认购一定数额,不低于 1000 万元,并至少持有 3 年。审核程序要稍微简单一点,成立门槛也要低一点,不必要达到 2 亿元,一般不少于 5000 万元即可。
华宝专精特新在 2022 年 9 月 27 日成立初期,募集金额 1453.66 万元,是一只典型的 " 迷你基 ",其中华宝基金自己就贡献了 1000 万元,占到总规模近 7 成。
该基金重点投资于专精特新上市公司,在成立后的前两年,净值持续震荡走低,2024 年 9 月 23 日一度触及 0.5455 的历史净值低点,跌了将近一半。但整个市场行情表现都不太理想,即便 2023 年全年亏损了 11.66%,在同类产品中还处在中上水平。

图源:罐头图库
2024 年华宝专精特新在业绩上走出了 V 型曲线,"924" 行情之前延续此前跌势,"924" 行情之后收益强势回升,但由于前期跌幅较大,全年净值仍然下跌了 7.23%,而同类产品平均收益率为 3.38%。
2025 年净值继续大幅上涨,截至 9 月 26 日清盘之前净值达到 1.1935,年内净值增长 60% 以上,近一年则翻了一倍多,同类产品排名 244/4415。
从持仓情况来看,截至上半年末,前十大持仓股中包括天孚通信(300394.SZ)、新易盛(300502.SZ)、中际旭创(300308.SZ)等在创业板、科创板上市的科技股,今年以来股价涨幅普遍较大。

来源:天天基金网
然而,即便最近一年业绩大涨,但由于前期跌幅过大,成立以来投资收益率大部分时候都低于同类平均水平。这种情况很难吸引投资者的目光,基金规模自成立以来毫无起色,在最后运作日 9 月 27 日资产总计 1431.83 万元,而产品清盘预警线则是 2 亿元。
2022 年、2023 年、2024 年、2025 年上半年,该基金的净利润分别为 -127.72 万元、-114.36 万元、-58.46 万元、111.44 万元,产品清算报告显示未分配利润为 223.71 万元,利润合计 34.62 万元。此外,产品存续期间的管理人报酬合计 36.46 万元。相当于这三年华宝基金自己拿着 1000 万元去投资,然后赚了一点钱。
基金经理钟奇此前在光大证券(601788.SH)、海通证券和民生证券从事证券研究工作,2021 年 6 月加入华宝基金担任研究总监、创新研究发展中心总经理,2021 年 12 月开始担任基金经理。不过总共只管理过 3 只基金,且都是 " 迷你基 ",今年 8 月卸任了一只产品,再加上此次清盘的华宝专精特新混合,管理的产品目前仅剩 1 只,规模只有 0.93 亿元。
2
今年清盘 7 只产品,
一只仅成立 7 个月
在华宝专精特新混合清盘之后,华宝基金还有一只基金清盘——华宝远识混合,今年 3 月 18 日才成立,初期募集资金 2.37 亿元,到了上半年末就只剩 0.17 亿元,一个季度规模降幅达到 92.93%。9 月初,产品发了清盘预警,到 10 月 17 日停止运作,仅 7 个月时间。
从收益上来看,截至清盘之前,华宝远识混合近 6 个月收益率为 11.17%,同类排名为 3997/4620。
今年以来,华宝基金一共有 7 只基金清盘,其中 6 只主动权益基金,均因为规模不达标清盘,还有 1 只被动指数型基金,清盘原因是持有人大会表决通过。
截至三季度末,华宝基金的基金管理规模为 3609.23 亿元,在 192 家公募机构中排在 29 名,其中非货基金规模 1837.5 亿元,排在 28 名。但混合基金规模 155.81 亿元,占全部基金规模的比例仅 4.32%。

过去几年,股市震荡下跌,全市场混合基金规模整体下降,华宝基金也是如此,2020 年 4 季度混合基金规模突破 300 亿元,此后规模持续缩水。即便去年四季度以来股市持续升温,指数达到阶段性新高,华宝基金也未能把握住机会,混合基金规模基本处于滞涨状态。
业绩不稳、规模下滑之下,华宝基金多名主动权益基金经理管理规模偏小。前面提到的钟奇管理规模仅 0.93 亿元,郑英亮管理规模 2.11 亿元;今年 8 月庄皓亮因个人原因卸任全部产品并离职,卸任前其管理的基金规模仅 2.53 亿元;去年 12 月离任的陈龙在卸任全部基金之前,管理规模 2 亿元左右;此外,蔡目荣、喻银尤、张金涛、唐雪倩、王正等偏股型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也均在 20 亿元以下。
近年来,华宝基金在业务布局与资源投入上,似乎未将主动权益类产品置于核心战略地位。受此影响,公司在日益激烈的公募基金市场竞争中,逐渐面临主动权益基金市场份额收缩、行业影响力减弱的挑战。
3
四年规模增长停滞,
ETF 规模六年翻 6 倍
华宝基金在 2020 年四季度管理规模突破了 3000 亿元大关,2021 年 3 月达到了 3829.98 亿元的历史高点,但此后四年规模基本没有增长,而且略有下滑。
从产品类型来看,除了混合基金之外,债券基金规模也偏低,截至三季度末为 379.7 亿元,占全部基金规模的 10.52%。2021 年二季度以来,大多在 300-400 亿元区间浮动,在其他基金公司依靠债券基金迅速扩张规模的同时,华宝基金的债券基金行业排名也在逐渐下滑,由 2022 年末的 55 名降至目前的 72 名,比混合基金在市场中的排名还靠后。
在各类基金中,华宝基金的货币基金规模最大,三季度末为 1771.73 亿元,占一半左右,但近几年也不见增长,反而比 2021-2022 年期间的 2000 亿元以上规模有所缩水。

数据来源:Wind,截至 2025 年 3 季度末数据
相对来说,华宝基金的强势领域在指数基金,准确说是 ETF 方面。很多公募机构在去年末行情回暖之时大力布局 ETF,市场 ETF 整体规模不断攀升。与此不同的是,华宝基金在 ETF 领域起步较早,自 2019 年三季度达到 100 亿元以上,ETF 规模持续稳步增长,截至今年三季度末非货币 ETF 规模 908.75 亿元,同比增长 20.4%,六年翻了 6 倍以上,行业排名第 12。
今年以来华宝基金共发行了 26 只基金,大部分是指数基金,其中 ETF 和 ETF 联接基金就有 20 只。今年 9 月推出的农牧渔 ETF 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是全市场首只跟踪中证全指农牧渔指数的 ETF 产品。过去几年发行的券商 ETF、医疗 ETF、银行 ETF 规模均已超过百亿元。
北山常成基金投研院常务院长王兆江表示,近一年指数基金增长是政策引导与市场选择的同频共振。监管层明确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旨在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构建 " 长钱长投 " 的市场生态。对投资者而言,经过市场波动后,指数基金规则透明、成本低廉、分散风险的特性更具吸引力。此外,这也反映了投资者结构的变化。随着市场回暖,险资等机构资金加速通过 ETF 入市。同时,许多个人投资者也从追捧明星基金经理,转向更为 " 省心 " 的指数投资。
ETF 发展进入快车道的同时,是否意味着主动管理会逐渐退场?王兆江并不这么认为,他表示,当前阶段更像是一种 " 良币驱逐劣币 " 的市场出清。过去那种依靠风格博弈、集中持股的粗放式主动投资策略正在失效。市场对主动基金经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具备真正的深度研究和创造超额收益的能力。

8 月 23 日,华宝基金公告,原董事长黄孔威因年龄原因辞任,公司党委书记、宝信软件原董事长夏雪松接任。两任董事长均来自大股东中国宝武钢铁集团。
黄孔威自 2022 年 7 月开始担任华宝基金董事长,掌舵公司 3 年期间,正值资本市场震荡阶段,华宝基金在此期间虽然实现 ETF 领域的突破,但整体基金管理规模却处于原地踏步状态。
新任董事长夏雪松出生于 1970 年,今年 8 月曾以党委书记的身份在中国宝武官微发言,其中提到,在持续巩固货基、债基、量化、海外投资等既有优势产品市场份额的同时,大力推动主题 ETF 指数、固收 + 等产品创新。
ETF 仍是华宝基金战略规划中的核心环节,这一定位在巩固其传统优势的同时,是否会使其偏离主动权益赛道?夏雪松的上任,能否打破基金管理规模长达四年的僵持局面,无疑是其面临的严峻考验。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