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 10 月 29 日讯(记者 石雨)近日,在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主题调研活动中,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以下简称 " 登记交易中心 ")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登记交易中心最新 " 成绩单 ",并表示:目前,登记交易中心再保险市场体系初步搭建,一个更加高效、标准、透明、规范的再保险交易生态正在形成。
定位行业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后台,登记交易中心通过搭建公司间信息安全传输 " 数字化 " 通道与信息交互标准 " 转换器 ",致力于推动中国市场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数字化、标准化转型。
从目前成绩来看,首先,是实现交易主体的逐步集聚。截至今年 9 月底,共有 128 家机构注册开通交易权限,其中境内机构 94 家、境外机构 34 家,覆盖全球 14 个国家或者地区。26 家中资、外资再保险专业机构相继入驻临港新片区,其中有 21 家再保险运营中心、1 家再保险分公司和 4 家经纪公司分支机构,形成了 " 分入 + 分出 + 经纪 " 的完整业态。6 家境外机构在登记交易中心设立交易席位,覆盖英国、巴巴多斯、刚果(金)、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以机构为例,人保财险已将再保险分出、分入运营和交易全量集中到上海,同时已完成新型风险转移产品政策研究,推动在上海发行国内首个巨灾债券。人保财险再保险运营中心自 2021 年正式运营至 2025 年 9 月末,已与 391 家再保险机构和经纪人开展再保险交易,累计分出保费 2629 亿元。
太保产险尝试新建对特定业务的巨灾再保合约,扩展既有再保合约的保障范围,顺应新型产品的分保需求制定分保计划。截至 2025 年 10 月 27 日,太保产险在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登记的再保险分出保费 352.49 亿元,分入保费 26.04 亿元;交易的再保险分出保费 28.50 亿元,分入保费 1.11 亿元。
同时,交易规则和标准落地推广。经金融监管总局同意,登记交易中心制定发布 2 批共计 8 项业务规则,推进规制、管理、标准等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推出识别全球再保险交易主体的统一代码库,覆盖境内机构 845 家,境外机构 2421 家。使用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的再保险数据行业性交互规范,实现公司间标准化合同、账单、摊赔、清结算等凭证的在线生成和双签。中国太保、中国再保、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国寿财险、太平再、汉诺威再、安盛环球再等 29 家中外资机构共同向行业发出倡议,使用登记交易中心的基础设施服务和标准规范。
交易系统和设施安全平稳运行,2025 年 1-9 月,登记交易中心交易保费 45.11 亿元;登记分出业务保费 965.39 亿元、分入业务保费 112.71 亿元。
此外,交易组织和服务也不断优化,据介绍,登记交易中心支持组建由产业链链主中国商飞、保险公司参与的共同体,助力运用新机制支持重点产业 " 走出去 "。通过每年举办国际再保险会议、每月举办 " 交易集市 " 活动,营造交易磋商和国际交流合作场景。推出跨境分入数据监测分析报告,为构建全球国别风险地图打下基础。依托登记交易中心交易凭证实现外币跨境便利化结算。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