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板块持续成为资本市场的关注核心。$ 机器人 ETF ( 562500 ) 及其跟踪的中证机器人指数,其表现在很大程度上映射了市场对于产业 " 降本增效 " 与 " 技术突破 " 的双重期待。从上游减速器、伺服电机的国产替代,到中游本体制造的成本下探,再到下游应用场景的持续开拓,硬件的每一次迭代都在牵动着投资者的心弦。
然而,当硬件的物理形态日趋成熟,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浮出水面:谁来定义机器人的 " 灵魂 "?
2025 年 10 月下旬,智元机器人发布的灵创平台,恰恰是对这一时代之问的精准回应。它如同一声清脆的 " 发令枪 ",宣告了机器人产业正式从 " 工程师红利 " 时代,迈向 " 创作者生态 " 时代。这一转变,不仅可能重塑机器人厂商的 " 护城河 ",更可能成为引爆万亿级应用市场的关键催化剂。
一、灵创平台:机器人应用的 "App Store"
智元机器人此次推出的灵创平台,其核心理念是 " 让创作更简单,让表达更灵动 "。根据官方资料,它首次将 AI 动作捕捉、云端模仿学习与多模态编排能力深度融合,构建了一个 "0 代码、0 门槛 " 的创作环境。

智元机器人联合创始人、总裁兼 CTO 彭志辉于 10 月 24 日 " 程序员日 " 推出灵创平台 ( 来源:稚晖君新浪微博 )
在灵创平台诞生之前,要让一台人形机器人 ( 如智元灵犀 X2 ) 跳一支舞或完成一个复杂的迎宾动作,需要一支专业的机器人工程师团队,使用 ROS ( 机器人操作系统 ) 、Python 等专业工具,进行数周乃至数月的编程、调试和仿真。这是一个高技术、高成本、高门槛的 " 圈内游戏 "。
而灵创平台彻底改写了这一规则。它实现了:
视频即动作: 用户只需上传一段人类表演的视频,灵创平台便能通过 AI 动作识别与还原算法,自动将其转换为机器人可执行的动作脚本。

灵创平台动作模仿功能 ( 来源:智元机器人视频《智元【灵创平台】正式发布!》 )
语音即灵魂: 用户输入文本或上传音频,平台即可合成语音,并智能匹配相应的动作与表情,实现音、画、行同步。

灵创平台语音合成界面 ( 来源:灵创平台官网 LinkCraft 产品使用手册 )
拖拽即编排: 复杂的动作序列和故事线,可以通过可视化的时间轴进行 " 混剪 " 和 " 拼接 ",如同剪辑视频一样简单。

灵创平台智能编排界面 ( 来源:智元机器人官方发布视频《智元【灵创平台】正式发布!》 )
如果说,传统的工业机器人是 "DOS 系统 ",功能强大但只能由专家操作;那么搭载了灵创这类平台的智能机器人 ( 如智元灵犀 X2 ) ,就进化为了 "iOS" 或 "Windows" 系统。它首次将 " 创造权 " 交还给了用户。
正如 iPhone 的伟大不在于硬件本身,而在于其催生了 App Store,使得全球数百万开发者能够为其创造无穷无尽的应用场景。灵创平台的出现,扮演的正是机器人领域的 "App Store + 内容创作工具 ( 如 Photoshop/Premiere ) " 的角色。
它打破了机器人应用的 " 孤岛效应 "。过去,一个为 A 场景开发的机器人程序,很难复用于 B 场景。而现在,一个创作者编排的 " 迎宾舞蹈 ",可以被上千家商场一键下载、同步演绎;一个爱好者设计的 " 咖啡拉花 " 动作,也可以被无数咖啡厅采用。
这极大降低了应用的开发成本和部署周期,使得机器人商业化落地的正循环得以高速运转:更多创作者 → 更丰富的应用内容 → 更广泛的机器人部署 → 更多的数据回传 → 更智能的 AI 模型 → 吸引更多创作者。
二、产业链透视:「软件定义」如何重塑机器人价值链
灵创平台的发布,是 " 软件定义机器人 " 趋势下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它将对机器人上、中、下游全产业链的价值分配产生深远影响。
1. 上游:硬件的 " 标准化 " 与 " 柔性化 "
以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器、传感器为代表的上游核心零部件,是机器人的 " 关节 " 与 " 神经 "。在传统工业领域,零部件追求的是极致的刚性、精度与重复定位能力。
但在 " 软件定义 " 的新范式下,上游硬件面临两大新要求:
①标准化与兼容性: 软件平台 ( 如灵创 ) 需要适配多形态、多厂商的硬件。这就要求上游零部件必须提供标准化的数据接口与控制协议,便于被软件层统一调用与编排。
②柔性与性价比: 当机器人需要执行舞蹈、服务等非标、柔性任务时,对零部件的 " 力控 " 能力 ( 而非绝对刚性 ) 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应用生态的爆发依赖于硬件成本的下降,这会倒逼上游零部件厂商通过技术迭代与规模效应,加速 " 国产替代 " 与 " 降本增效 " 的进程。
2. 中游:从 " 卖硬件 " 到 " 卖平台 "
对于智元、优必选、特斯拉等中游的机器人本体制造商而言,灵创这类平台是构建企业核心 " 护城河 " 的关键。
在未来,硬件的趋同性 ( 如自由度、负载能力 ) 将不可避免。真正的竞争壁垒在于 " 生态 "。拥有最活跃开发者社区、最丰富应用内容的机器人平台,将像 iOS 和 Android 在智能手机市场一样,锁定用户和市场份额。
中游厂商的商业模式将发生根本性转变:
①从 " 一次性销售 " 转向 "RaaS" ( Robot as a Service,机器人即服务 ) 。 硬件本身可能只是入口,而真正的利润来源于云端平台的服务费、内容 ( 动作 ) 的分成、开发者的订阅费等。
②从 " 硬件定义 " 转向 " 平台定义 "。 厂商的核心能力不再仅仅是机械工程,更是 AI 算法、云平台架构和生态运营能力。
3. 下游:" 长尾场景 " 的指数级爆发
下游应用与集成,是灵创平台引爆的 " 主战场 "。
过去,只有像汽车制造、3C 电子这样需求量巨大、场景高度标准化的行业,才能负担得起机器人应用的开发成本。而大量的、分散的 " 长尾场景 " ( Long-tail Scenarios ) ——如餐饮、零售、康养、教育、娱乐——则是一片蓝海,传统模式无法触及。
灵创的 0 代码特性,使得这些 " 长尾 " 行业 ( 例如一家精品咖啡店、一个社区康养中心、一个小型剧团 ) 的经营者,甚至是一名大学生,都能成为机器人应用的 " 集成商 "。
咖啡店老板可以自己编排一套 " 机器人手冲咖啡 + 拉花 " 的流程;教师可以为机器人设计 "AI 助教 " 的互动课程;商场运营者可以每周为迎宾机器人更换不同的主题舞蹈和促销话术。
这种 " 应用民主化 " 的浪潮,将使得机器人渗透的场景从 " 二八定律 " 中的 " 二 " ( 头部工业 ) ,彻底释放到 " 八 " ( 海量服务业 ) ,真正开启一个万亿级的广阔市场。

未来以灵创平台为代表的 "0 代码 " 机器人平台在长尾场景可能的应用 ( 来源:ChatGPT 生成 )
三、投资逻辑:为何说 " 生态爆发 " 是机器人赛道的黄金转折点?
智元灵创平台的推出,不是一个孤立的技术节点,而是机器人产业从 " 硬件驱动 " 的第一阶段,迈向 " 软件定义、生态致胜 " 的第二阶段的关键转折点。它极大缩短了从技术到商业的落地路径,为产业链的价值重估打开了全新的想象空间。
对于国内投资者而言,把握这一历史性机遇,其核心逻辑在于:
1. 长期成长逻辑:产业天花板被 " 应用生态 " 彻底打开
机器人替代人工的长期逻辑 ( 如老龄化、劳动力成本上升 ) 已是共识。但这个 " 替代 " 的速度和广度,过去一直受限于 " 软件开发成本 " 这一最大瓶颈。灵创这类平台的出现,本质上是将机器人应用的边际开发成本降至接近于零。这使得机器人的 " 总可达市场 " ( TAM ) 不再局限于高价值的工业场景,而是扩展到人类生产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产业的天花板由此前的 " 硬件成本 " 限制,转变为 " 创作者想象力 " 的无限空间。
2. 短期催化逻辑:" 示范效应 " 点燃市场情绪与资本投入
正如特斯拉机器人每一次笨拙又真实的演示总能刷屏全球,灵创平台将创造出源源不断的、极具创意的机器人内容。这些鲜活的 " 示范效应 " 是最佳的市场兴奋剂,它们将穿透专业圈层,直达大众视野,持续点燃市场情绪,吸引敏锐的资本加速涌入赛道,最终形成 " 创意内容引爆 → 大众热议关注 → 资本加码押注 → 产业估值提升 " 的强劲正向循环。
3. 产业链传导逻辑:" 软件赋能 " 与 " 硬件放量 " 的戴维斯双击
" 灵创 " 的出现,将同时利好软件和硬件。一方面,它确立了 AI 算法、大模型、软件平台在产业链中的核心价值地位;另一方面,应用生态的繁荣,必将带来机器人本体 ( 中游 ) 和核心零部件 ( 上游 ) 的规模化放量。软件的 " 高毛利 " 与硬件的 " 大营收 " 有望在产业龙头上实现叠加,形成 " 戴维斯双击 " 的理想投资模型。
4.ETF 配置逻辑:分散化布局,捕捉 " 生态型 " 增长的 β 收益
在产业爆发的早期阶段,要精准 " 押注 " 某一家硬件公司、某一个软件平台或某一种技术路线 ( 如 " 特斯拉链 "vs" 宇树链 "vs" 智元链 " ) ,风险极高。 而机器人 ETF ( 562500 ) 的价值在于,它提供的是一篮子的、分散化的配置方案。它不仅捕捉硬件制造的价值,更深度布局了 " 软件定义 " 与 "AI 赋能 " 的核心趋势,旨在全面覆盖机器人产业链的各个核心环节,实现 "AI 赋能 " 与 " 硬件基石 " 的均衡配置:
①一键囊括全产业链龙头:机器人 ETF ( 562500 ) 紧密跟踪中证机器人指数,成分股覆盖了从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本体制造到下游应用集成的龙头企业。
表:中证机器人指数前十大成分股 ( 来源:中证指数公司,Wind,数据截止 2025 年 10 月 28 日 )

② " 硬件基石 " 稳固:指数囊括了如汇川技术 ( 伺服系统与控制器龙头 ) 、绿的谐波 / 双环传动 ( 精密减速器龙头 ) 、鸣志电器 ( 空心杯电机 ) 等上游核心零部件供应商。这些是机器人实现 " 灵动 " 的物理基础,是 " 灵创 " 平台实现动作的执行端,将直接受益于机器人本体的规模化放量。
③ "AI 灵魂 " 高企: 指数同样高比例配置了如科大讯飞 ( AI 语音与认知大模型 ) 、奥比中光 ( 3D 视觉传感器 ) 、石头科技 / 科沃斯 ( 下游应用场景的集大成者 ) 等。这些企业代表了机器人的 " 大脑 " 和 " 眼睛 ",是 " 灵创 " 这类平台赖以运行的 AI 算法与感知能力的提供者。
④规模与流动性优势,汇聚市场 " 引力场 ":截至 2025 年 10 月 28 日,机器人 ETF ( 562500 ) 规模已超过 230 亿元。作为全市场唯一规模超二百亿元的机器人主题 ETF,机器人 ETF ( 562500 ) 凭借其 " 一骑绝尘 " 的规模体量与充沛的二级市场流动性,形成了强大的市场 " 虹吸效应 "。这不仅为大资金提供了便捷的进出通道,也确保了 ETF 价格与其净值的紧密贴合,为投资者提供了高效、低摩擦的交易体验。
0 代码的魔方已经开始转动。当千万创作者的想象力被 AI 赋予了驱动现实物理世界的能力,机器人产业便不再仅仅是工程师的精密蓝图,而是所有人得以参与共创的、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生态。浪潮已至,唯有远见者,能驭浪而行。
风险提示:以上基金风险等级为 R4 ( 中高风险 ) 。以上基金属于股票基金,风险与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个股不作为推荐。投资者在投资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指数表现不代表产品业绩,二级市场价格表现不代表净值业绩。本基金为 ETF 基金,投资者投资于本基金面临跟踪误差控制未达约定目标、指数编制机构停止服务、成份券停牌等潜在风险、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的风险、标的指数波动的风险、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的风险、标的指数变更的风险、基金份额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折溢价的风险、申购赎回清单差错风险、参考 IOPV 决策和 IOPV 计算错误的风险、退市风险、投资者申购赎回失败的风险、基金份额赎回对价的变现风险、衍生品投资风险等。
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观点仅供参考,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