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 148 年,梁王做出了一个非常疯狂的举动!
他跟宠臣羊胜、公孙诡合谋,安排刺客刺杀袁盎等十多位朝廷大臣、高级官员。
这一事件震惊了朝野上下。
梁王为什么敢这么做?
不得不说,他真是一个做事不计后果的 " 疯子 "。
那么,究竟是谁给了他底气和勇气呢?
当然不是梁静茹,而是他的母亲窦太后。

公元前 150 年 11 月,汉景帝废掉太子刘荣,改封为临江王,刘荣的母亲栗姬因此愤恨而死。
在这一段时间,梁王也有了野心,他好像看到了皇位在向他招手。
梁王可不是外人,他是汉景帝刘启的亲弟弟,并且在平定吴楚七国叛乱中立下大功。
因此,汉景帝特意批准自己的弟弟可以悬挂天子的旗帜,出门时有上千辆车上万人跟从,戒严封路,一副天子的派头。
梁王特别宠爱两位大臣:羊胜和公孙诡,公孙诡更是梁王的中尉,这两人满脑子阴谋诡计。
他们看到汉景帝废掉太子刘荣,又没有新立太子,于是想让梁王成为汉景帝的继承人。
梁王跟窦太后沟通,窦太后也有此意。
于是,窦太后特意摆下酒宴,对汉景帝说:" 陛下,您可以将天下托付给梁王。"
汉景帝起身表示 " 有道理 ",但酒宴结束后,事情并未有进一步发展。
汉景帝征询大臣们的意见时,以袁盎为首的十多位大臣坚决反对。
汉景帝因此有了拒绝窦太后的借口,窦太后也不再提这件事了。
过了一段时间,梁王又再次上书,希望汉景帝可以准许他修建一条车道,可以直接通到长乐宫,方便朝拜太后。
但是,又遭到袁盎等大臣的反对。
梁王因此痛恨袁盎等大臣,便与羊胜、公孙诡合谋,派刺客刺杀袁盎和那十几位大臣。
袁盎在这场刺杀中身亡,朝堂大臣、高级官员,居然就这样被害,简直是太没安全感了!
梁王的行为,简直不可一世!
为什么他敢做出这样的举动?
不得不说,这真是一个被骄纵出来的诸侯,一个被母亲宠坏的孩子,一个被汉景帝纵容的诸侯。
一,梁王有功,加上是汉景帝的亲弟弟,汉景帝给予了他超规格的待遇。
这种特殊待遇让他膨胀,野心不断被放大。
二,窦太后的偏心。窦太后非常宠爱这个小儿子,希望他能继承皇位。正是因为窦太后的偏爱,梁王才有了非分之想。
三,汉景帝的纵容和算计。汉景帝允许梁王享有天子的排场,这不仅是纵容梁王,也带有一定的政治算计。
你想想当年郑庄公是怎么算计他的弟弟的。
可以说,汉景帝的心眼很多,也一直防着自己的弟弟,这其实也是对梁王的一种 " 捧杀 " 之术。
汉景帝可以说是非常心黑,那水平,直追郑庄公。
四,身边人的鼓动和影响。
梁王敢有这么疯狂的举动,羊胜和公孙诡这两个宠臣自然也是功不可没。
说白了,窦太后、汉景帝,加上身边人的影响,让梁王的野心不断膨胀,所以梁王在面对袁盎等人反对自己的时候,就做出了这样疯狂的举动。
很明显,这时候梁王被偏爱冲昏了头脑,开始不计较游戏规则,甚至想把当皇帝这件事摆到台面上来,这可以说是自寻死路!
说到底,梁王就是有了不该有的念头。
而梁王这么做,绝对会给自己招来大麻烦,最终也因为汉景帝的打压和忧惧而死。
梁王这种自杀式的举动,也告诉我们:功劳归功劳,有功劳也要恪守本分,一定要有边界感,千万不要惦记不该惦记的东西,否则很容易引来上面的针对。
几点思考,分享一下:
1,功劳归功劳,但要恪守本分。不要因为有功劳就越界,否则容易被针对。
2,领导对你好的原因,是因为你有价值、对他有功。如果不知道自己是谁,开始上窜下跳,领导一定会想办法把你清除掉。
3,小心身边人的影响。身边人鼓动你去做某件事,往往是为了个人私利,他们不一定会为你的后果考虑,极有可能把你推向险境。面对身边人的建议,请保持理性判断,尤其是那些只为了迎合你的情绪、却忽视长期风险的建议,一定要小心。
4,做事一定要讲究游戏规则。你可以玩手段、玩心眼,但不要破坏规则。如果破坏游戏规则,人人自危,肯定没法长久,肯定混不下去。
梁王刘武的结局,可以说是可以预见的,他直接破坏了游戏规则,必然会被剔除出局,没人想让他继续玩下去,不然下一次没准就刺杀皇帝了,哪个大臣也不放心,汉景帝必须给天下一个交代,给大臣们一个交代。
所以,我们要明白,做事可以玩手段、玩心眼,但该遵守的游戏规则还是要遵守。
就算你不想遵守规则,也不要把这事摆到台面上,摆到台面上就是撕破脸了,就是要掀桌子了,这是非常不可取的。
你撕破脸了,就会成为众人的敌人。
梁王的例子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一定要懂得遵守游戏规则,在规则范围内行事,就算是破坏游戏规则,也不能明着来,不要成为众人的敌人。
你觉得是这样吗?
煮酒论英雄,读史通谋略。
关注我,每天为你分享读史感悟。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