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管理学 7小时前
资治通鉴:一个人什么段位,看他面对问题的态度,解决问题的方式就知道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公元前 148 年,梁王跟他的宠臣羊胜、公孙诡秘密派出刺客,将袁盎等十多位朝廷大员刺杀。

这次刺杀行动非常成功,刺客在刺杀朝廷重臣后竟然还成功逃脱。

但是,朝堂震惊,汉景帝也大为震惊。

作为皇帝,汉景帝必须给大家一个交代,否则谁还敢说话,谁还敢得罪人呢?

大家心里都明白,肯定是梁王干的。

汉景帝不得不下令抓捕凶手,但凶手始终没有被找到。

汉景帝冷静下来一想,事情和梁王有关,就派人去调查一下。

根据线索调查,果然发现刺客是梁国派出来的。

于是,汉景帝安排田叔、吕季主前往梁国调查,抓捕羊胜、公孙诡,而这两人正躲在梁王的王宫里。

汉景帝非常重视这个案件,毕竟这么多大臣在光天化日之下被刺杀。

如果不给大家一个交代,大臣们就会人人自危,谁还敢说话?人心一散,队伍就不好带了,他这个皇帝也不好当了。

梁王这举动,简直就是抽大汉律法的脸,抽汉景帝的脸!

接下来,汉景帝接连派出十多波使者去梁国督促破案。

对于驻守梁国的两位官员,国相轩丘豹和内史韩安国,汉景帝自然也是严厉斥责他们尽快破案,给天下一个交代!

尽管汉景帝如此重视这个案例,大张旗鼓地折腾了一个多月,凶手却像人间蒸发了一样,依然没有任何进展。

韩安国听说羊胜和公孙诡儿这两个人一直躲在王宫里,知道自己必须去见梁王刘武了。

于是,韩安国跑到刘武面前,哭着说:" 领导受辱,下属该死。大王,您没有品行良好的部下,所以才造成现在的局面。如今我们该做的都已经做了,但还是没有找到羊胜和公孙诡,我早晚是个死,现在这局面已经没法收拾了,您先把我弄死吧。"

梁王刘武慌了,惊慌地说:" 我的妈呀,怎么会闹到这么严重的地步呢?"

在梁王看来,杀几个大臣就像杀几只鸡一样,有必要这么折腾吗?

自己的哥哥汉景帝对自己这么宠爱,母亲窦太后也爱护自己,本以为这事可以一笑而过,没想到汉景帝如此重视、如此较真。

梁王这时候骑虎难下,韩安国一看就确定了,肯定是梁王这孙子把羊胜和公孙诡藏了起来,必须给梁王上点猛药,不然这小子还不知道清醒,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韩安国接着劝道:" 大王,您自己寻思一下。您跟皇帝的关系,比得上临江王刘荣跟皇帝亲吗?"

梁王刘武自然也知道,自己肯定比不了,说道:" 这哪儿能比呢?人家是父子,我们不过是兄弟。"

韩安国接着说:" 刘荣本来是太子,不过因为被人说了一句坏话,就被贬作临江王。他不过是占用了祭庙外的一块余地,就被送往中尉府,最后被活活逼死。为什么会这样呢?治理国家,不能顾念私情。大王,您现在不过是诸侯王之一,竟然采信佞臣的鬼主意,冒犯皇帝的禁令,践踏法律的尊严,皇帝现在不过是因为太后的缘故,不忍心处罚你。但是,太后在宫里也是茶不思饭不想,日夜哭泣,希望您能够自省,早日悔过自新。大王,您现在如果还不知道醒悟,有没有想过,太后终究会离世,太后走了之后,您还能指望谁呢?"

韩安国的话还没有说完,刘武这时候已经吓得泪流满面。

刘武向韩安国道歉说:" 这是我的错,我现在就把羊胜和公孙诡交出来。"

于是,梁王下令,让羊胜和公孙诡自杀,并把尸体抬出王宫。

刘启知道这件事之后,从此也恨上了自己的弟弟刘武。

袁盎等官员被刺案,终于破了,但是,刘启跟弟弟刘武开始有隔阂,这也让两个人的关系出现了裂痕。

梁王刘武可以说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他用这些上不得台面的阴谋诡计,想要除掉自己的反对派,却没想到已经践踏了一条红线,违反了游戏规则。

那么,梁王刘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教训呢?

一,私欲膨胀,必然会遭遇祸端

梁王因为窦太后的宠爱和汉景帝的纵容,产生了继承皇位的野心,这是不该有的心思。

他放任羊胜和公孙诡刺杀朝堂大臣,试图铲除反对自己的声音。

这种不讲规则、手段粗暴的做法,已经突破了朝堂的游戏规则底线,只会引火上身。

二,缺乏担当

梁王刘武被窦太后和汉景帝纵容坏了,把凶手藏起来,还指望风头一过就可以安然无恙。

但是,他没想到,汉景帝会如此深究此事。

直到韩安国点破,他才知道自己犯下了多大的错误。

这就是典型的拎不清,不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缺乏担当。

干坏事的时候,热血冲头,干了坏事事后,又像鸵鸟一样藏起来,自欺欺人。

三,亲情与权力的错位

刘武高估了窦太后对他的庇护能力,也低估了他哥哥汉景帝的底线。

说白了,刘武暗杀朝廷重臣,已经触及了汉景帝的底线。

哪怕血缘关系再近,也无法挽回信任。

韩安国,这位梁国内史,在沟通上很有艺术。他知道刘武把羊胜和公孙诡这两个人藏了起来。

他如果直接向梁王要人,梁王肯定不会交出凶手。

因此,韩安国采取了一种高级的说服策略,具体可以拆解为以下几点:

1,情感共鸣,避免正面冲突

韩安国没有上来就指责梁王把事情闹大了,也没有逼迫梁王交出凶手,而是以泣不成声的姿态,借用临江王刘荣的悲剧,引发梁王刘武的情感共鸣。

这种做法体现了高级的说服力。

劝说他人时,情感共鸣往往比理性说教或恐吓更有效。

2,底线思维,点出关键利益

韩安国直接点名梁王刘武的靠山——窦太后,并提醒他:万一窦太后去世,将来你还能指望谁来庇护你?

让刘武意识到自己没有别的选择,只能交出凶手。

这一策略精准地击中了梁王的痛点,让他关注长远利益。

3,展示忠诚,巧妙平衡关系

韩安国作为臣子,如果强行逼迫梁王交出凶手,既不利于自己的名声,也可能激起梁王的对抗情绪。

所以,他采用劝解的方式,既履行了对朝廷的职责,又保全了梁王的性命。

这种在矛盾中寻求平衡的智慧,是职场中处理上下级关系的典范。

这段故事中,梁王告诉我们一个流血的历史教训:在复杂的利益关系中,一定要对自我有清醒的认知。别人对你好,不是因为你和他的关系多好,而是因为你当前的价值和作用。不能因为自己的功劳或被尊重而践踏规则,对规则始终要保持敬畏,这才是真正走得更远的保障。

而梁王在刺杀朝廷大臣这件事上,践踏了游戏规则,采用了粗暴的手段,最终自食其果。他破坏了自己跟皇帝哥哥之间的关系,让自己身处权力的漩涡。

相比之下,韩安国是一个高明的下属,知道如何通过沟通解决问题,而不是用强势的手段。

梁王面对反对者时,采用了粗暴的手段,直接刺杀;而韩安国面对棘手的问题,没有激化矛盾,而是用沟通的方式解决,最终让梁王交出凶手,圆满处理了事情。

这就是面对问题时,不同的处理方式。

一个人面对问题的态度,解决问题的手段,可以看出他的格局的大小,以及处世水平的高低。

你觉得是这样吗?

煮酒论英雄,读史通谋略。

关注我,每天为你分享读史感悟。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