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2025 年 11 月 2 日 TCL 科技(000100)发布公告称上海高毅资产管理合伙企业 ( 有限合伙 ) 、中信期货有限公司、Morgan Stanley、IGWT Investment、HeWeek、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信保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泰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中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浙商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浙江今越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观合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云脊资产、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产业投资基金 ( 有限合伙 ) 、赢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盈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西部利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西安博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天津华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太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台湾摩根士丹利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四川产业振兴基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中欧瑞博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天赋资本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尚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华安合鑫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共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国源信达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深圳丞毅投资有限公司、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上汽颀臻 ( 上海 ) 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智尔投资有限公司、上海涌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明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联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晨燕资产管理中心 ( 有限合伙 ) 、上海伯兄资产管理中心 ( 有限合伙 ) 、上海阿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睿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瑞银集团、上海瓴仁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业 ( 有限合伙 ) 、瑞信证券 ( 中国 ) 有限公司、青岛英轩投资有限公司、前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南昌产投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摩根士丹利有限公司、摩根士丹利基金管理 ( 中国 ) 有限公司、美银证券、华泰证券 ( 上海 ) 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北京逸原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美国银行与美林证券、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昆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巨杉 ( 上海 ) 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江苏瑞华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惠升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汇丰晋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黄河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花旗環球金融亞洲有限公司、鸿商资本股权投资有限公司、杭州玖龙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海通国际研究有限公司、海斌投资、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正圆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广东邦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高盛 ( 亚洲 ) 有限责任公司、刚睿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东方财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金合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渤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弘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邦德资产管理 ( 香港 ) 有限公司、UG INVESTMENT ADVISERS LTD、PleiadInvestmentAdvisorsLimited 于 2025 年 10 月 31 日调研我司。
具体内容如下:
问:今年全球经贸摩擦对电视面板需求造成一定影响,如何看待 2026 年需求?
答:
今年以来,全球经贸摩擦对产业链备货节奏和下游消费者预期造成明显扰动。近期来看,全球经贸摩擦有所缓和,并且产业链各环节通过完善全球化布局强化了交付能力,这为行业在 2026 年的有序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展望明年,2026 年作为体育赛事大年,不论冬奥会还是美加墨世界杯都会拉动电视消费,尤其是大尺寸电视消费。因此预计来看,明年电视面板需求量有望增加 1-2%,叠加大尺寸化带动,需求面积有望增长 5% 以上。
问:目前大尺寸产业链库存情况,公司春节会进行岁修吗?
答:由于四季度是全球性消费旺季,产业链积极提前备货,因此当前全产业链库存接近正常水平上限,预计在四季度随下游销售去化后,库存逐渐恢复至合理较低水平。
公司一直秉持按需生产的经营策略,维护行业供需及库存健康。因此春节是否岁修取决的供需的动态变化,按当前情况,不排除会进行 1-2 周的岁修。
问:请 t11 产线收购后的整合进度及运营情况
答:t11 产线收购后整合顺利,二季度完成平稳交接,截至三季度末已将产线内部数据、系统与华星整体之间实现完全打通,整合进展是超预期的。t11 产能规模大,并且具备非常好的客户基础和工艺技术能力,公司也在储备一些更有竞争力的新产品开发项目。
t11 产线对公司经营业绩的贡献正逐步提升,公司会持续对其展开经营优化工作,通过精细化运营进一步提高效率效益,预计明年可以产生更大的业绩贡献。
问:公司 t9 及中尺寸业务的相关进展
答:伴随 t9 产线二期产能爬坡以及产品结构的不断优化,t9 产线综合竞争力大幅提高,中小尺寸业务已成为公司显示业务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
第三季度,公司在 IT 领域, MNT 销量同比增长 10%,持续领跑电竞市场,NB 销量同比激增 63%,增长势头强劲;移动终端领域,LCD 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 28%,市场份额提升 4 个百分点至 14%;平板市场份额 13%,同比提升 6 个百分点,全球排名从第五跃升至第二;车载显示出货面积同比增长 47%, 市场份额提升 3 个百分点至 11% 。
t9 对公司的业绩贡献稳步增长,未来随产品结构优化和运营效率提高,盈利能力将持续提升。
问:显示业务的后续资本开支规划
答:公司经营稳健,在看到下游市场成熟的前提下进行产能投资。当前公司显示业务产能规模稳居全球前二,而且产能与产品结构布局不断趋于完善,中小尺寸业务已得到补强。
公司一直密切关注新技术以及新兴应用场景的发展,并根据下游需求变化进行合理的资本开支,不断巩固显示业务的竞争力。今年,公司顺应 OLED 中尺寸市场渗透加速趋势,投资建设 t8 产线,目前除 t8 外没有大额的新产线投资计划。
问:显示业务 2026 年折旧展望,t8 产线新增投资是否影响未来折旧趋势?
答:从折旧金额来看,公司目前大部分 8 代产线已折旧结束,但随 t9 二期等新建产能爬坡转固,2025 年折旧较 2024 年有小幅增加,2025 年将是 TCL 华星折旧的峰值。
公司 t8 产线是全球首条高世代印刷 OLED 产线,由于技术和工艺原理优势,投资成本较行业内其它高世代 OLED 产线显著降低,而且其后续的新增折旧也不会改变显示业务整体折旧的下降趋势。
2026 年开始,TCL 华星折旧将呈下降趋势,2026 年折旧预计环比 2025 年减少 10 亿左右;2027 年及以后,折旧的降幅会更大。
问:公司未来分红和股东回报的展望
答:稳健的业绩是进行股东报的基础。公司显示业务近年来相对竞争力不断提高,营收、利润、经营现金流等经营指标连续三年增长,未来几年我们有信心通过已有产线的优化以及 t8、t12 等新产线的贡献,继续保持业绩的高速增长。此外,公司新能源光伏业务也出现了改善趋势。
公司始终秉持报股东、与股东共享经营成果的原则,自 2011 年至今,除 2022 年因业绩波动未进行现金分红,公司在其他年份均实施了现金分红,平均股息支付率约 40%。
从未来资金使用的方向看,一是会进一步提升部分面板产线的持股比例,增厚公司归母利润;二是资产负债率的管理,适当降低财务成本;三是未来会对分红做出更积极的安排。
问:8.公司新建设的 t8 产线采用了差异化的印刷 OLED 技术,有哪些优势?
答:公司在印刷 OLED 领域已深耕十余年,从实验验证、试产到产业化落地稳步推进,最终取得重大突破。公司 G5.5 代印刷 OLED 线(t12)2024 年就已实现印刷 OLED 产品的量产出货,良率稳步提高,品牌客户反馈积极,为高世代 t8 项目提供了成熟的技术方案、工程经验和人才基础。随着自身能力和市场需求的成熟,公司于近期正式启动了 t8 项目的投资建设。
得益于差异化的技术和工艺,印刷 OLED 在投资成本、运营成本、显示效果和产品寿命等方面均具备明确的相对竞争优势。此外,在印刷 OLED 领域,公司拥有全球数量最多、体系最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长期发展更加自主可控。
问:公司光伏业务在三季度显著减亏,如何看待未来盈利改善趋势?
答:当前来看,今年光伏行业的波动较大。从上游的供应链到下游的需求,今年的几个季度都呈现了不同的态势。从四季度向明年看,短期供需的错配以及上下游利益的分配和驱动,会呈现一些阶段性错配关系,但反内卷工作的推动,包括新的技术、高功率、高效率、大尺寸产品推进, 整体来看行业是向好发展的。
从盈利能力来讲,公司光伏业务内部工作更多聚焦在降本、成本管控、费用管控以及新产品的研发加速上,同时还有内部组织效率、研发效率的提升。这些都是抗击外部波动和风险的举措。
TCL 科技(000100)主营业务:半导体显示业务 , 新能源光伏及其他硅材料业务。
TCL 科技 2025 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主营收入 1360.65 亿元,同比上升 10.5%;归母净利润 30.47 亿元,同比上升 99.75%;扣非净利润 24.29 亿元,同比上升 233.33%;其中 2025 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 504.03 亿元,同比上升 17.69%;单季度归母净利润 11.63 亿元,同比上升 119.44%;单季度扣非净利润 8.7 亿元,同比上升 412.11%;负债率 67.58%,投资收益 16.63 亿元,财务费用 34.4 亿元,毛利率 12.76%。
该股最近 90 天内共有 8 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 8 家;过去 90 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 5.58。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 3 个月融资净流入 5.54 亿,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 706.73 万,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 AI 算法生成(网信算备 310104345710301240019 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