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日报 7小时前
中国核能技术新突破,“贵阳造”有贡献!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日前,中国科学院宣布我国第四代核能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牵头研制的 2 兆瓦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成功实现 " 钍 - 铀 " 燃料循环。实验堆的关键部位——高温合金环锻件均由贵阳高新区企业贵州航宇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生产。

钍基熔盐堆被国际公认为第四代核能系统的重要方向,具有安全性高、核废料少和钍资源丰富等优势。我国建设的 2 兆瓦实验堆于 2023 年 10 月首次临界,2024 年 6 月实现满功率运行,并于 2025 年成功实现不停机燃料循环与 " 钍 - 铀 " 转换,成为全球唯一运行的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堆。目前,这座钍基熔盐实验堆已实现了整体国产化率大于 90%、关键核心设备 100% 国产化、供应链自主可控。

实验堆的成功离不开材料、仪器、设备研发和系统集成等相关核心技术,其中钍堆装备堆内、堆外的高温合金环锻件由航宇科技研制生产。" 我们成功攻克了产品难变形、易开裂、规格多、工艺复杂等难点,其中,堆容器 UNS N10003 合金筒体等锻件制造获得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认可嘉奖。" 该公司董事长张华说。

实验堆成功实现 " 钍 - 铀 " 循环,是我国第四代核能技术发展的一个关键里程碑。技术层面,它为全球研发更安全、更经济的先进核能系统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与实践范本;在资源层面,得益于我国丰富的钍资源,该技术将大幅提升核燃料供应的自主性与可持续性,有效降低对外依存度;在战略层面,这一突破显著巩固了中国在国际先进核能竞赛中的引领地位,对国家能源安全与科技强国建设具有深远的战略价值。

助力国家第四代核能技术实现突破,是航宇科技服务国家战略的一个缩影。未来,航宇科技将以此为契机,继续秉持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提升在先进核能、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领域关键部件的研发与制造能力,致力于成为国家重大工程和高端装备的核心供应商,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与科技自强贡献 " 航宇力量 "。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李雯文

编辑 周欢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核能 第四代 贵阳 中国科学院 上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