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讯飞医疗再次集中释放技术与产品新成果,不仅实现讯飞星火医疗大模型的跨越式升级,还同步推出智医助理医院版 1.0 与升级款讯飞晓医 APP。这不仅彰显其技术迭代的硬实力,更精准切中当前 AI 医疗行业的政策风口与市场核心痛点。
尤为关键的是,此次升级的大模型及系列产品,始终以 " 全栈自主可控 " 为底层支撑,兼具技术硬核特质,既在底层模型上实现关键突破,又紧扣临床场景与用户实际需求设计功能,形成从技术突破、产品落地、到场景适配的完整链路,差异化竞争优势清晰可见。
作为 A 股人工智能龙头企业科大讯飞分拆上市的子公司,讯飞医疗自诞生便坐拥 " 巨人肩膀 " 优势,在技术领先性、场景落地能力与政策适配性上形成多重壁垒,构筑起难以复制的价值护城河。
从行业层面看,AI 医疗的市场空间正持续扩容。中信证券测算显示,2025 年至 2029 年,国内大模型智能诊疗 B 端、G 端累计市场空间近 200 亿元,C 端年理论空间超 700 亿元。其强调讯飞医疗这类拥有底层模型、数据壁垒以及稳定客户积累的企业有望率先受益。
在此背景下,对投资者而言,该如何解读讯飞医疗此次技术升级的深层价值?又该如何看待其在行业中的发展潜力?这正是后续需要深入探讨的核心问题。
技术护城河:医疗大模型构筑绝对竞争壁垒
此次升级的星火医疗大模型的核心突破,在于其构建的 " 医疗高质量数据 + 医疗精品知识库 + 医疗强化循证推理 " 全链条技术体系,从基础层到应用层形成闭环壁垒,也使其在数百个同类模型中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首先是医疗高质量数据的 " 奠基优势 "。
不同于多数竞品依赖碎片化、非标注的公开数据,该模型的核心数据体系聚集两大高价值方向构建。一方面是打造 " 循证长思维链数据 ",全面覆盖基层与等级医院的全业务场景,确保数据与真实诊疗流程高度贴合;另一方面是依托医生实时诊疗反馈与行业专家联合构建,形成‘强化学习数据’,通过动态反哺持续校准模型精度,从源头提升其专业性与诊断准确性,为后续技术能力落地筑牢根基。
其次是医疗精品知识库的 " 支撑优势 "。
模型通过深度加工数亿篇权威医学资源,包括各类临床指南、核心期刊文献,且整合中华医学会等专业机构的优质内容,同时系统梳理重点专病的诊疗路径,形成结构化知识库。更关键的是,其搭载的循证检索技术可实现知识溯源,大幅降低 AI 医疗领域常见的 " 医疗幻觉 " 问题。
依托这一扎实知识库支撑,该模型攻克的长思维链强化学习技术,在医学知识问答、医疗语言理解、医疗文书生成、诊疗推荐、多轮交互及多模态交互等能力维度,效果全面超越 GPT-5(high)及 DeepSeek V3.2-Exp。依托模型的深度赋能,以智医助理为代表的医疗 AI 产品实现能力提升,支持诊断病种拓展至 2500 种,首诊合理度达 98%,同时新增医学思维链循证推理和中医辅助诊疗能力,持续夯实基层医疗服务质量根基。
同时,大模型能力也向等级医院复杂场景进阶,在门诊场景中诊断准确率达 93.1%,显著超越低年资医师水平,更优于高年资医师水平。在住院场景这一病情更为复杂的领域,星火医疗大模型在诊断准确性、完整性和实用性等核心指标上表现优异,专科 AI 能力在业界首次达到等级医院主任级医师水平。

最后是医疗强化循证推理的 " 落地优势 ",也是破解 AI 医疗 " 黑盒决策 " 行业痛点的关键。
模型突破长时序复杂病历推理技术,成功实现两大场景跨越。一是从基层全科到院端专科的诊疗衔接,二是从门诊到住院的全流程覆盖。更重要的是,其推理过程完全满足 " 证据可追溯、推荐有依据、决策可解释 " 的临床要求,医生能清晰掌握模型给出建议的逻辑链条,避免传统 AI 决策的模糊性,大幅提升临床采纳度。
清晰的是,在 AI 医疗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的背景下,星火医疗大模型的技术优势已转化为实际竞争壁垒。从数据奠基到知识支撑,再到推理落地的全链条能力,既保障了技术自主可控,又实现了临床深度适配,这种技术与场景的复合优势,亦成为其巩固行业地位、抢占市场红利的核心底气。
B 端破局:从基层到等级医院的价值升维
此次发布面向等级医院的智医助理医院版 1.0,标志着讯飞医疗完成从 " 效率工具 " 升级为 " 医生 AI 决策伙伴 " 的关键转型,精准契合当前医疗 AI 市场的核心需求变迁。
从全球行业趋势来看,AI 医疗领域的投资热度正持续攀升。风投机构 Menlo Ventures 发布报告指出,2025 年全球医疗保健行业的 AI 投资已激增至 14 亿美元,较 2024 年增长近两倍。同时,市场热情还催生出 8 家 AI 医疗独角兽企业,且这些企业多聚焦临床文档、编码计费等行政效率提升领域,侧面印证了医疗行业对 AI 赋能的迫切需求。

国内市场的需求同样突出。针对 2024 年全国医院总诊疗量达 101.1 亿次所带来的庞大诊疗压力,医疗机构对效率与质量的双重提升需求愈发迫切。
讯飞医疗的智医助理医院版 1.0,恰好精准切中这一痛点。其依托每天超百万次 AI 常态化应用形成的海量数据,叠加大模型能力,能为医生提供辅助诊疗、智能会诊、病历质控等全流程服务,实现服务效率与质量的同步提升。
更关键的是,覆盖全国 31 省市 801 个区县、超 7.7 万家机构的基层应用、累计完成 11 亿次辅诊,这些海量真实数据持续反哺模型迭代,最终转化为院端场景的核心竞争力,让智医助理医院版 1.0 的服务能力更贴合临床实际需求。
C 端生态重构:主动健康管理的全民时代
随着智能穿戴设备普及带来健康数据爆发,叠加慢性病管理需求升级,C 端用户的健康需求正从被动的信息查询,全面转向主动的行动落地。
依托覆盖 2000 多种疾病、3000 多种症状、60000 多种药品及 6000 多项检查检验项目的知识体系,讯飞晓医 APP 通过动态健康档案与闭环管理模式,层层递进的构建起从基础评估到深度管理的全场景能力,症状评估、报告解读、用药风险提醒等功能形成基础支撑。
首先是从零散健康数据记录到多源信息整合的跨越,其将体检报告、用药记录、自助监测数据等碎片化信息汇集成连贯的动态健康档案,生成可视化健康轨迹,让用户与医生都能清晰掌握健康变化趋势。
其次是进一步依托 500 余条三甲医院验证的诊疗路径,延伸出主动式健康管理服务,针对高血压、减重等高频需求推出专项计划,通过提醒、干预、跟踪的全流程设计,将静态的健康建议转化为动态的行动引导。
可以说,2600 万下载量、1.6 亿次咨询量与 98% 的用户满意度,讯飞晓医 APP 的模式创新已获得市场的充分验证。这背后亦是对家庭健康管理场景的深度适配,填补了医院诊疗与家庭照护之间的空白地带。
政策导向下:AI 医疗规模化时代的确定性机遇
讯飞医疗从技术底层延伸,无论在基层、院端,还是 C 端的全场景布局,与 AI 医疗行业的政策导向形成深度共振,这种政策适配性成为其穿越行业周期的关键保障。
当前 AI 医疗领域的热度与矛盾依旧突出。截至今年 5 月,国内累计发布医疗大模型达 288 个,仅今年就新增 133 个,远超 2024 年的 94 个。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行业整体渗透率仍徘徊在 10% 至 20%,供给激增与低渗透并存。
政策层面的支撑正从宏观导向转向具体资源赋能,不断为化解行业矛盾提供关键助力。
譬如,今年 " 十五五 " 规划解读中明确,将通过国家级算力调度平台与算力券机制,为 AI 医疗企业提供普惠性算力支持,重点推动基层医疗机构 AI 部署。
讯飞医疗智医助理已覆盖全国 801 个区县,通过规模化应用构建了政策落地的先行经验;并在第 78 届世界卫生大会(WHA78)期间,凭借卓越的基层医疗赋能成效,入选数智赋能基层卫生的中国实践案例,在国家卫生健康委英文网站展示。
此外,《关于促进和规范 " 人工智能 + 医疗卫生 " 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 2027 年基层与专科智能辅助广泛应用、2030 年基层全覆盖的目标,讯飞医疗智医助理在安徽形成的可复制模板为全国性推广奠定基础;而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 5 部门制定印发的《关于加强基层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的指导意见》中 " 全流程健康管理 "、" 自我健康监测 " 的导向,又与讯飞晓医 APP 的动态档案、闭环干预模式形成精准呼应。
除了国内政策的深度适配,讯飞医疗的国际布局也进一步拓展了增长边界。
其此前发布的星火医疗大模型 V2.5 国际版与晓医香港版,以香港为桥头堡切入全球市场,恰好契合全球 AI 医疗领域的需求缺口。海外市场虽在模型技术上有积累,但缺乏适配基层场景的成熟方案,而讯飞医疗基于国内实践打磨的低成本与高适配模式,在发展中国家医疗升级浪潮中具备天然竞争力。
随着行业从 " 技术验证 " 全面转向 " 规模化变现 ",讯飞医疗清晰的三维增长逻辑或能化解这一矛盾。技术领先性筑牢行业壁垒,B 端突破机构痛点、C 端健康管理挖掘个人健康需求,打开增长空间。
在政策适配性保障发展确定性、行业渗透率从不足 20% 向更高水平迈进的周期中,讯飞医疗自主可控的技术底座与开放生态战略,有望推动估值与业绩的双重提升,成为 AI 医疗赛道不可忽视的核心标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