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25 年玩具潮玩市场规模已达 1536 亿元,同比增长 26%。当潮玩从小众收藏走进大众视野,这条赛道早已成长为百花齐放的 " 蓝海 ",成长为千亿级市场的 " 新消费风口 "。
提到行业中的早期标杆,泡泡玛特的路径颇具代表性:通过签约优质设计师,以 " 爆款 IP + 盲盒裂变 " 打开市场,搭配线下门店密集布局,快速建立起消费者认知。
但赛道从不是 " 一家独大 ",随着行业进入精耕细作的新阶段,是否还有更聚焦自身优势的新玩法?
近期 HEYONE 黑玩的异军突起,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

2024 年,黑玩凭借 1500 万全球粉丝、复购率 60% 的核心数据,成为赛道中的 " 黑马 ";旗下哦崽、MIMI 两大 IP 单年 GMV 均破亿,曼谷 ICONSIAM 快闪、成都东郊记忆嘉年华等活动更是引发广泛关注。
黑玩没有急于标榜自己,而是通过扎实的产品与用户互动,慢慢积累属于自己的闪光点——这些闪光点,正共同勾勒出它在潮玩赛道的 " 金字招牌 " 雏形。

" 它好像在说‘我懂你’ " —— 拆开哦崽 " 情绪信号光影集 " 的瞬间,00 后女生小唐突然红了眼。
礼盒中躺着的,是哦崽这个系列中的隐藏款 " 过载警报 " 手办。眼片半睁着,灰白色的绒毛软乎乎的,像极了小唐上周考试失利后没力气却想被安慰的样子,好像哦崽真的在接住她的情绪。

图片来源:@FRANK
这样的 " 第一眼共鸣 ",正是黑玩 IP 能积累 1500 万粉丝的关键 —— 它从不是简单堆砌好看元素的玩偶,而是用四重创新逻辑,让手办成为消费者愿意珍藏、愿意倾诉的情感载体。
先从最基础的购买环节说起,黑玩就玩出了 " 反套路 "。
不同于行业里常见的盲盒囤货倒卖,哦崽 " 灵感具现时 "" 情绪信号光影集 " 系列采用 " 前置产品抽卡获取 " 机制:消费者需先拥有同系列基础款,拆盒时随机获得专属抽卡,凭卡才能参与限定款购买。
这不是刻意抬高门槛,而是用专属资格过滤黄牛 —— 数据显示,这两个系列 90% 的限定款最终落到真实粉丝手中。
有消费者就曾在社群里分享 " 抽到卡那天,特意给哦崽拍了组‘开箱纪念照’,感觉这是只属于我的小幸运 "。这种 " 私藏感 " 让手办跳出商品属性,变成粉丝与 IP 之间的专属约定。


滑动查看 " 哦崽 - 灵感具现时 "
再看产品形态,黑玩的创新藏在能触摸的细节里,让潮玩更好看也更好 " 陪 "。
两款系列盲盒直接打破传统 10-15cm 的常规尺寸,做到 21-23cm,手掌大小的尺寸刚好能捧在手心。
" 灵感具现时 " 用双色染尖布料做绒毛,指尖划过的触感比普通毛绒软 30%,被调侃成 "rua 到停不下来,连猫都抢着蹭 ";
" 情绪信号光影集 " 则设计了可拨动眼片与活动关节,消费者可以根据当天的心情给它换姿势:开心时让它举着小旗子,难过时让它抱着膝盖," 好像它真的在回应我 "。

更重要的,是让黑玩的 IP 故事能够接住情绪。消费者的购买不是终点,而是与 IP 共同完成故事构建的开始。
其核心 IP 始终遵循 " 自带人群 + 自带情绪 " 的开发原则,并非单纯追求视觉好看。
哦崽的两个系列看似不同,实则都在帮消费者说出没说出口的情绪:" 灵感具现时 " 瞄准的是当代人的灵感焦虑;" 情绪信号光影集 " 则是情绪收纳盒,不同款式、配色对应不同的心情与状态。
这种精准捕捉当下 Z 世代 " 情绪被看见 " 的共鸣需求,让购买不再是终点 —— 产品提供了故事基底,消费者则会在购买后继续将故事延伸——有人给哦崽写情绪日记,有人用手办拍小剧场,不知不觉就和 IP 绑在了一起。

最后,黑玩还巧妙的化用了不少传统艺术元素,为 IP 的塑造与共鸣增添了现实厚度。
比如 MIMI 的 " 浮音长歌 " 系列,首次将涂装工艺用于手办。还用深海贝母研磨成 0.1mm 的螺钿薄片,按敦煌九色鹿纹路镶嵌,光线折射时能看到流光溢彩的敦煌壁画质感;每一处细节都在说国风不只是元素,更是能触摸的质感。

" 四时之序 " 系列也颇具匠心巧思,以四季轮回为背景,讲述少年经历与感悟的故事。春之款展现石缝中生长的嫩芽、缠绕青烟,象征新生;冬之款融入《道德经》元素,表现坚守与希望,雪山与日照金山象征前路光明。

从 " 买得到 " 到 " 想珍藏 ",从 " 懂情绪 " 到 " 会陪伴 ",黑玩的产品创新从来不是单点突破 —— 正是这四重逻辑拧成的绳,让 1500 万粉丝愿意为它停留,也为黑玩的 " 金字招牌 " 打下了最坚实的地基。

如果说 " 产品 + 故事 " 是黑玩叩开消费者心门的钥匙,那么 " 仪式 + 社群 " 的深度联动,则是其实现复购率 60%、让品牌凝聚生命力的关键密码。
近年让年轻人疯抢的毛绒玩具品牌 Jellycat,其在消费仪式感上形成独特亮点:买单环节通过 " 过家家 " 式互动强化体验,模拟梳理毛发、挤奶油装饰、提醒 " 保鲜 " 等场景化表演,让消费过程充满情感温度。
而潮玩行业恰恰缺少这样的结构化设计。


黑玩却反其道而行之,将仪式感植入每一个消费细节,让买手办变成一段值得记住的经历。
2025 年曼谷 ICONSIAM 快闪活动,便是这种思路的极致体现:
一方面,黑玩邀请了泰国新生代演员及歌手 Pond Ponlawit、Kaownah、Ice Pariss、Tonliew Methaphat 和 Samui_k1 等在地艺人,明星与粉丝同玩的场景,让现场瞬间升温;
另一方面,海外限定盲盒 "MIMI- 九州行 " 系列同步推出。设计师 HUHU 更亲临现场讲解,坐在矮桌后和粉丝交流中式古典美学元素。这种不是卖货,而是交朋友的仪式感,让不少粉丝带着收藏多年的 MIMI 手办提前三小时到场。
快闪现场还设计了 " 地图打卡 ""IP 套圈 "" 决策币猜面 " 等诸多互动游戏,将贩售体验 " 乐园化 "。消费者们仿佛不是来购物,而是在逛游乐场。快闪现场累计超万人到场选购,一千多平方米的展区挤得满满当当。


同期举办的成都东郊记忆嘉年华活动,也跳出了传统快闪的 " 售卖思维 "。
哦崽主理人拿出随身携带的草稿本,在现场分享自己对下款产品的初步想法;明星博主担任的 " 一日店长 ",不搞站台打卡,而是全程帮忙挑选手办、打包商品;现场的 Coser 扮演成哦崽、MIMI 的形象,在园区内自由巡游,看到用户就主动打招呼、击掌。
整个场景充满松弛的快乐,就像粉丝与 IP 的一日约会。


社群的价值,则在于把一时的快乐变成长期的陪伴。
黑玩没把社群做成单一的福利通知群,而是根据粉丝的需求,搭了几个有温度的小空间:
核心的 IP 专属群里,藏着共同创造的快乐 —— 2025 年哦崽的 3 款衍生品,就来自群内粉丝的提案。有人画了手绘稿,有人提了细节建议,不少人拿到成品时特意拍了视频,在社交平台分享 " 自己的想法被看见 " 的开心;
区域群则透着线下相聚的热乎气,哦崽和 MIMI 每年的 IP 生日会,都会有粉丝围坐在一起切蛋糕、聊故事,让线上的陪伴有了线下的温度;
小红书的泛兴趣群更像个慢慢吸引的窗口,# 哦崽 OZAI 话题已经有了 3400 万曝光,没有硬推,全是粉丝分享的日常:比如给哦崽搭配衣服、摆在家里的小场景,这些细碎的美好,悄悄把路人变成了粉丝。


在潮玩行业普遍陷入卖完即断联的困境时,黑玩通过仪式感打造一次性情感爆点,再以社群承接长期情感沉淀,二者形成吸引 - 留存 - 转化的完整体验闭环,让用户从买过一次变成一直追随。
这种从消费场景到用户关系的双重重构,正是黑玩能形成高用户粘性的核心逻辑。

经历 " 仪式 + 社群 " 的打磨,黑玩已经建立起牢固的用户情感连接 —— 粉丝愿意为 IP 生日会跨省相聚,会主动参与衍生品共创。只是这份热情若想别具一份,还需为 IP 注入更厚重的 " 内核 "。
毕竟潮玩行业从不缺新鲜形象:很多品牌的 IP 往往火不过一个季度,要么靠不断推出新设计维持关注度,要么把联名变成 " 贴标签 " 式的浅层合作,IP 始终停留在好看但没灵魂的层面。
黑玩深知,只有让 IP 与文化、艺术深度融合,才能摆脱昙花一现的命运,沉淀出不可复制的品牌资产。
IP 的艺术化重构是黑玩的第一步,其核心在于将抽象情绪转化为可参与的文化体验。


哦崽的艺术巡展堪称典型案例,北京隆福美术馆与上海 CP 静安站的活动虽落地不同城市,却遵循统一的 " 叙事 + 共创 " 逻辑:
前者以 " 梦旅足迹 " 长廊串联 IP 成长线,通过传声装置让用户与 " 只会说哦的小家伙 " 实现跨次元对话,将守护童真的内核具象为可感知的场景;
后者则打造收集情绪能量复苏奇梦星的互动叙事,从老上海铛铛车的怀旧开篇到绘梦空间的涂鸦共创,六大场景形成完整情绪动线,让用户从旁观者变为故事主角。


通过巡展,哦崽将 " 孤独与成长 " 的情绪转化为可触摸的文化体验,粉丝在参与中完成对 IP 的情感投射,进而形成对品牌的文化认同。这比单纯的广告营销更具穿透力。
文化跨界的深度绑定则是黑玩的第二招,它进一步增厚了 IP 意涵,强化了品牌忠诚度。
同为行业头部玩家的泡泡玛特,其 "Hirono 小野 " IP 的跨界实践就印证了这一逻辑。
在与乌镇的联名中,小野将 IP 的 " 疗愈感 " 与乌镇的怀旧文化深度绑定;而与孙燕姿的联名则以《坏天气》等歌曲为灵感,将歌手的音乐精神与 IP 的情绪内核融合,成功吸引歌迷群体破圈。
相较于小野 " 地域化 / 明星化跨界 " 的路径,黑玩的独特性在于对民族文化的系统性挖掘 —— MIMI 与东方卫视《听!谁在唱歌》的联名,便是这一路径的最佳诠释。

《听!谁在唱歌》是一档以 " 民族音乐采风 " 为主题的音乐旅行真人秀,节目关注少数民族的原生态音乐,比如水边的渔歌子、动人的山谣、世代相传的古调等等。其内核和 MIMI"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 的国风定位高度契合,也与致敬民族根脉的初心互相呼应。

联名产品 "MIMI 乐听听 " 紧扣 " 民族音乐 " 主题, 打造了 5 款可替换的乐器配件,比如彝族月琴、苗族芦笙等,有着很高的可玩性。
这种潮玩 + 民族文化的模式,让黑玩的品牌资产中多了一层文化责任感:" 更多的年轻人可以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让民族音乐被更多人听见 "。而最终,产品上线时也迎来了发售即售罄的好成绩。

这两条路径共同构成了黑玩抵御同质化的核心壁垒,也是黑玩让 IP" 活起来、立得住 " 的关键所在。
其实,没人能靠口号喊出 " 金字招牌 ",黑玩的答案藏在它与传统潮玩的分岔路上:
是哦崽盲盒上可拨动的眼片,是 MIMI 手办上镶嵌的螺钿;是曼谷快闪中设计师 HUHU 耐心的讲解,是成都嘉年华里主理人分享的草稿本;是哦崽艺术巡展中粉丝的妙手涂鸦,是 MIMI 联名吊卡里印着的民族音乐故事……
1500 万全球粉丝、复购率 60% ——数据的背后,是一个个有明确出处的细节。
它不追求短期的热度爆发,而是专注于让每个环节都能触达用户的真正需求。这种 " 以用户价值为核心 " 的发展路径,已经让黑玩在潮玩赛道上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也为行业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扫码链接新浪潮!
* 本文由浪潮新消费原创,作者执棋。欢迎加首席交流官白帆微信(fan_062400),围观新浪潮朋友圈,深度交流资源对接,加入行业创始人社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