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甘肃省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5 — 2027 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通过机关事业单位带头、企业协同发力、创业就业扶持、重点群体帮扶等十大专项行动,着力促进残疾人实现较为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切实加强残疾人关爱帮扶与权益保障。
《方案》明确,机关、事业单位专设残疾人招录(聘)岗位时,将适当放宽开考比例、年龄、户籍等条件,破除就业准入障碍。2027 年底前,未达到规定残疾人就业比例的省级、市级编制 50 人(含)以上党政机关,至少安排 1 名残疾人就业;编制 67 人(含)以上的事业单位(中小学、幼儿园除外),至少落实 1 名残疾人就业岗位。县级及以上残联机关干部队伍中残疾人占比将不低于 15%,县乡两级按编制总数比例统筹安排残疾人就业。同时,省级相关部门将统一确定面向残疾人招录(聘)的岗位体检标准,严禁设置与岗位无关的身体条件要求。
在企业助残方面,《方案》要求各地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残疾人专场招聘活动。国有企业需结合行业特性开发适合残疾人的岗位,未按规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国企,每年须至少参加一次残疾人专场招聘和雇主培训。在采购招商环节,国企公开招标时将优先采购集中安置残疾人用人单位的产品或服务,铁路客运站商铺招商、烟草制品零售点布局中,将对残疾人或残疾人创办企业给予优先支持和条件放宽。金融机构将加大对吸纳残疾人就业企业的信贷支持,相关部门同步强化企业安置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宣传落实。
为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方案》推出系列扶持政策。产业园区、创业孵化平台将为残疾人提供租金减免、事务代办等服务,有条件的市州将设立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互联网平台企业将通过费用减免、引流推广等方式助力残疾人就业创业;福利彩票店将为残疾人预留点位并提供建设补贴、上门培训,体育彩票实体店将给予资金扶持和竞彩销售权限倾斜。同时," 数字就业基地 "" 残疾人文创基地 " 等就业创业品牌将获重点支持,残疾人创办的公益性民办非企业单位经营场所,将按民用标准收取水电气热费用,创业担保贷款财政贴息、陇原创业贷等政策也将全面落实。
针对残疾人大学生,《方案》建立 " 一人一策 " 就业服务台账和 " 一对一 " 帮扶机制,将其纳入机关事业单位带头就业、企业助力就业等专项行动,提供 "1131" 就业服务(一次政策宣介、一次职业指导、三次岗位推荐、一次技能培训或见习机会),并实施就业补贴项目鼓励企业吸纳。在农村地区,帮扶车间、就业基地将获加大扶持,乡村公益性岗位、以工代赈项目将向残疾人倾斜,农村残疾人将获实用技术培训,支持其从事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形态就业,农银惠农云平台金融助残服务模式将全面推广。此外,甘肃省盲人按摩医院将筹建,中医类医疗机构将设置盲人医疗按摩岗位," 陇原金手指 " 盲人按摩品牌将持续打造,相关机构将纳入医保定点并享受辅助性就业扶持政策。
《方案》明确,将逐步实现残疾人在常住地平等享受就业公共服务,建立 " 残疾人就业岗位储备库 ",搭建线上就业服务平台,开展 " 直播带岗 " 等活动,建强就业辅导员和职业能力评估师队伍。每年五月将集中开展残疾人就业宣传月和爱心助残义卖活动,建立孤独症等心智障碍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在职业能力提升方面,特殊教育学校、普通中职学校将增设特教部(班),高职院校将开展残疾考生单考单招," 订单式 "" 嵌入式 " 培训将广泛开展,支持残疾人申报技能大师工作室、评定 " 甘肃省技术能手 "。
记者 赵万山 实习生 陈嘉睿
来源:兰州日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