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2 日,中国酒业协会在第四届中国酒业活态文化・国际化大会暨《中国酒业 " 十五五 " 新文化发展纲要》发布仪式现场,正式发布《中国酒业 " 十五五 " 新文化建设 "139" 计划》。
该计划聚焦文化传承与创新,旨在推动中国酒业文化的全球影响力,包括构建多元一体的中国酒业新文化,重视企业创新、协会推动和社会赋能;通过 " 构建中国酒学 "、" 双遗产申遗 " 和 " 活态文化遗产保护 " 等举措,加强文化 IP 打造;以及建立产业文化、组织、标准、人才培养等 9 大体系、35 项任务,提升行业文化的整体竞争力。
此外,计划还强调推动中国酒文化的全球化,结合现代技术与创新,提升酒文化的品牌影响力与市场竞争力。

以构建多元一体的中国酒业新文化为核心
(一)企业创新
到企业中去,从企业中来。企业,永远是中国酒业新文化建设的中心。
(二)协会推动
企业文化是产业文化的前提,产业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凝练;企业文化是产业文化的支撑,产业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汇通;企业文化是产业文化的个性表达;产业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和谐统一;企业文化体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产业文化体现产业的整体发展力。
(三)社会赋能
最大限度地团结国内、国际一切热爱中国酒文化的社会各界力量,为酒业赋能,向社会传播,不断强化中国酒业的文化正能量。
(四)美美与共
君子之酿,和而不同;生生不息,美美与共。

以 " 构建中国酒学、双遗产申遗和活态文化遗产认定保护利用、加强新文化 IP 打造 " 为重点
(一)构建中国酒学
01. 《中国酒学 · 资料汇编》,汇编至 100 卷(全产业、全社会征集著作,科学评估,尊重知识产权,择要纳入)
02 .《中国酒学 · 中华酒典再造善本》,完成
03. 《中国酒学 · 典籍中的酒》,完成 5 卷
04 .《中国酒学 · 学科目录》,定稿并发表
05. " 中国酒学 · 学术访谈 ",完成 30 期
06 ." 中国酒学 · 学术研讨会 ",不定期召开
(二)双遗产申遗和活态文化遗产认定、保护、利用
07 . 不遗余力推动中国酒业双遗产申遗
08 . 完成 " 中国酒业活态文化遗产 " 第一批、第二批认定
09 . 加强 " 中国酒业活态文化遗产 " 保护、利用研究
10 . 推动 " 中国酒业活态文化遗产 " 活化、开发、利用
(三)加强中国酒业新文化 IP 打造
11. 在 " 十四五 " 基础上,继续扩大并固化新文化 IP
12 ." 中国酒业新文化 IP 交流讲坛 ",不定期召开
13 . 完成 " 中国酒业新文化 IP" 第二批认定
以建立 " 中国酒业新文化 9 大体系 " 为主要任务
(一)产业与企业文化体系
14. 编印《中国酒业产业与企业文化》
15. 召开 " 中国酒业产业与企业文化大会 "
16 . 为中小企业 " 企业文化建设 " 赋能
(二)组织体系
17 . 成立 " 中国酒业考古研究中心 "" 中国酒业文化体验研究中心 "" 中国酒业文创科创中心 " 等智力支持机构,为 " 十五五 " 体系建设赋能
18 . 继续推动酒企文化组织建设
(三)标准体系
19 . 发布《中国酒业口述史团体标准》
20 . 发布《中国酒业博物馆团体标准》
21 . 发布《中国酒业企业文化团体标准》
(四)人才培养体系
22. 成立 " 中国酒业新文化学院 ",开展高级文化人才培养
23. 继续拓展 " 中国酒业新文化学院(企业分院试点)"
24 . 构建中国酒业文化师职业资格体系,并展开认定
25 . 与产业相关培训机构联合开展文化培训
(五)酒文化研究体系
26 . 合作编撰《中国酒业史前考古》
27 . 合作编撰《中国酒业酿酒遗址》(若干分册)。
28. 编印《中国酒业口述史》系列丛书,纳入《中国酒学 · 资料汇编》
(六)文化体验营销体系
29 . 依托 " 中国酒业文化体验研究中心 ",推出《中国酒业文化体验蓝皮书》
(七)文创科创系统创新体系
30. 继续研究推出《企业品质发展报告》
(八)博物馆体系
31 . 推广、落地《中国酒业博物馆团体标准》
32 . 指导完成部分企业博物馆建设。
(九)诗酒文化创新体系
33. 充分借鉴社会各界活化中国诗词的新方法、新形式、新表达,与文化名人、学者合作,创新诗酒文化表达
34. 不断鼓励诗酒文化新创作,结集成书
35. 开展认定 " 中国酒业新文化音乐经典 ",鼓励倡导诗酒文化音乐创作、歌舞剧创作
来源 酱香仁怀
编辑 周欢 /编审 邓文盈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