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双十一的气氛,说实话,确实没以前那么喧嚣了。
小时候的双十一,是一整个互联网给你围着转,各种小游戏薅红包,主播嗓子喊劈叉了,快递小哥路上风驰电掣像打仗。
今年的双十一,好像没啥味了,热闹确实是慢慢淡下去了。
但有些东西,热度不退,反而更阴暗、更恶心了一点。
最近这两天,我刷到好几条信息。
就是在双十一期间,大家都知道,退货率肯定会变高,然后,就有很多人,用 AI 来 P 图,骗商家 " 仅退款 "。
有的时候,真的想不出来,一个人,能坏到这种程度。
比如一个卖袜子的商家,就在抖音上怒斥。

这个老哥,在一看到这张买家给他反馈的图的时候,估计都没想到,这是 AI 生成的,加了点颜色,然后直接来找他,仅退款。
这块我简单说一下啥是仅退款,这玩意全称为 " 不退货仅退款 ",是之前电商平台标配的售后机制,即买家收到货后若发现商品存在品质问题,可发起 " 仅退款 " 申请,平台会主动介入处理,无需商家同意即可退款,退款后货品也无需寄回。
最开始是 2021 年拼多多最先搞得,开始是生鲜品类,因为这玩意有问题了退货也没啥意义,后来逐渐就到了全品类,京东淘宝也直接跟进了。
后来因为各种薅羊毛的风气愈演愈烈,严重挤压商家生存空间,今年 4 月从平台侧已经全面取消了,但是用户还是可以申请,这个申请直接由商家端进行处理,平台不再介入了。
这个大概就是仅退款的背景和机制。
有些商家,因为单品比较便宜,或者本身就是残次品,退货回来也没啥意义了,所以如果品确实有问题,用户申请仅退款,商家也会同意。
但是很多的商家,可能万万没想到,现在的薅羊毛的买家,会恶心到,直接用 AI 来 P 图,然后发一张残次品过去,跟买家申请仅退款。
比如有买了洗鼻器的,直接 P 了个图,给商家说,这个头有问题,说喷不了,坏的。

商家放大一看。
一脸懵逼的发现,哥们甚至水印都忘了 P 掉。

不只有 P 洗鼻器的,还有 P 鞋子的。
有商家就一脸懵逼的收到了鞋子的退款。

然后点开详情图一看。
得,又是一个忘记裁掉水印的。

商家直接飞龙骑脸问,是豆包弄的?

对方还振振有词:

我听着都三叉神经疼,这是怎么能做到这么脸不红心不跳,还能这么淡定自若的反问的。。。
这些还不是最恶心的,最恶心的,是 P 食物。
用 AI,把好好的水果,P 成发霉的样子。


实在是恶心到爆炸。
还有不想要货了,但是 7 天无理由需要自己掏运费,于是用 AI P 图申请退货退款,省掉运费。

甚至,还有沾沾自喜,教别人怎么用 AI 薅外卖羊毛的。
点外卖,备注不要香菜,老板记住了,没有放,外卖拿到手以后,用 AI P 了图,然后发给店家,说,你为什么给我放了香菜???退款!!!

如果是一些对 AI 没那么了解的,或者还没怎么吃过亏的店家,可能真的会栽在这上面。
我们以前说的薅羊毛,是那些人,花一整个通宵,去研究平台的优惠券叠加规则,去找到那个万分之一的,系统 bug。
他们虽然贪婪,但他们,至少,还是在规则的框架内,跟你玩。
但是这群用 AI P 图然后要求退款的人。
他们都不能算薅羊毛,说严重点,他们是直接,伪造证据。
电商行业,真的是 AI 普及化受灾的重灾区。。。

很多的店,不是什么大店,可能就是某个三线城市的城中村里,一对夫妻在出租屋里开了家小网店,卖点洗鞋用品和小日用品。
白天男人去仓库打包,女人在家里当客服,孩子在旁边写作业,夜里十一点,客服系统最后一条消息刚处理完,男的把最后一箱货交给快递小哥,关上灯,腰一折,蹲地上喘气。
而大家可能不知道一单恶意仅退款,对这样一个商家,意味着多少损失。
我给大家简单算一笔账。
比如说,一瓶 20 多块钱的去污剂,虽然卖二十多,但是,真实的利润,一瓶可能只有 2、3 块钱。
因为你要扣掉进货价、快递费、平台抽佣、包装耗材、广告摊销等等,真的能赚到手的,可能就 2 块、3 块。
即使双十一多卖一点,但满减、跨店、红包一套下来,最后也就是薄利多销,你的单件利润可能更低。
这种店,一单恶意仅退款,相当于把他们这一天耐着性子哄了十几个客人的利润,一次性吃干抹净。
当一个人,可以面不改色地,用 AI,去生成一张假图,去诬陷一个,和他无冤无仇的,小商家,去骗取那几十块钱的仅退款时。
我真的觉得,这种人,不是人。
用《技能五子棋》里面的一句经典台词来说。

我不想说,这是 AI 的错。
工具,是没有错的。
火,可以用来做饭,也可以用来,烧毁森林。
而且这种事,以后真的防不胜防。
AI 在逐渐进步,这种假的不能再假的 AI 图,可能几乎不会再有了。

未来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好像真的在逐渐崩塌。
当看 ",再也不等于,相信。
当图片和视频,都可以被,如此廉价地随意地,伪造。
当证据本身,失去了,作为证据的资格。
也是挺讽刺的。
当然有很多种的防范方式,比如,只能调用 APP 自身的相机进行拍摄,不允许上传图片。
比如,要求多角度拍摄,进行验证。
比如,央视之前做过一期 " 你问我答 ",请律师拆解 " 用 AI 做毁损图申请仅退款 " 到底算什么。
律师说得很清楚,主观上你有欺诈的故意,客观上让商家或者平台陷入错误认识,导致对你退款,你获得了不正当的利益,这就是典型的民事欺诈,有权被法院撤销。严重的,甚至可能触碰诈骗的边界。
还有很多。
但,好像都只是缓兵之计。
我不知道,该怎么收尾。
我不想,给出一个,什么 " 平台要加强监管 "、"AI 公司要做好水印 " 的,正确废话。
没用的。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只要,那个作恶的冲动,还在,只要,那个不劳而获的贪婪,还在。
" 它 " 们,总能找到,新的,骗法。
我只是觉得,很悲哀。
我们这个物种,好像,永远都是这样。
我们发明了火,我们学会的第一件事,是用它来,攻击同类。
我们发明了核能,我们学会的第一件事,是用它来,造出,足以毁灭彼此的武器。
现在,我们发明了 AI。
AI 本来应该是件很美好的事情。
有人用它翻新老照片,让已经模糊的脸重新清晰。
有人用它帮助设计师,自动排版、生成灵感草图。
有人用它帮学生练口语、帮医生写病历、帮写手改初稿。
但是有一些人,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它来,欺骗。
欺骗那些,在深夜里,辛辛苦苦,打包发货的,老实人。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刻在我们基因里的,宿命。
我其实非常不喜欢那种动不动就往道德上拔高的语气,但这次,真想说一句:
人可以穷,可以精明,可以精打细算,但是拜托,别坏。
坏和聪明,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
我没什么其他的力量。
我只能,把这个我看到的,肮脏的真相写出来。
提醒每一个人,当你在享受 AI 带来的便利时,也请你守住,你心里那条,作为 " 人 " 的,最后的,底线。
愿我们在这个越来越强大的技术世界里。
坏的人少一点。
正常人,也别再被恶心。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