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位 8小时前
4个旷视天才具身创业获投近10亿,阿里独家很瞩目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具身智能赛道的创投大戏,仍在持续升温。

这不,具身智能公司 Dexmal 原力灵机,完成了共计近 10 亿元的融资。

更引人注目的是,在最新一轮融资中,阿里巴巴以独家投资方的身份,赫然在列。

数亿元砸向具身智能黑马

最新消息,具身智能新秀—— Dexmal 原力灵机,宣布完成数亿元 A+ 轮融资。

这轮融资之所以格外惹眼,是因为股东名单中,赫然出现了阿里巴巴的名字,并且是以「独家投资方」的身份。

如果再往前翻一页,9 月初,原力灵机刚刚完成 A 轮融资,由蔚来资本领投,洪泰基金、联想创投、锡创投和正景基金跟投,老股东君联资本超额追投、启明创投和九坤创投追投。

算上此轮融资,仅仅两个多月的时间,原力灵机已经筹集到近 10 亿元。

公司表示,这笔钱将主要用于机器人软、硬件技术研发与场景落地。

要知道,原力灵机今年 3 月才正式成立,此后仅 20 天便宣布完成 2 亿元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背后站着君联资本、九坤创投、启明创投。

不到一年时间连下三轮融资,不得不说,确实很迅速啊。

跟着量子位一起看看,原力灵机,到底有何过人之处?

原力灵机是谁?

原力灵机成立于 2025 年 3 月,是一家专注于具身智能软硬件技术研发与落地的创新型公司。

按照官网的说法,他们的使命是打造智能的、有用的、可信赖的机器人,让生活更美好。

据悉,为了撑起这张蓝图,原力灵机招募的核心成员不仅拥有顶尖 AI 学术背景,还在 AI 原生产品的规模化落地方面摸爬滚打了十多年。

更耐人寻味的是,这支团队的核心成员几乎清一色出身于同一个「老东家」——旷视科技,这家在智慧物流领域深耕多年的老牌劲旅。

因此,某种意义上说,原力灵机几乎是把旷视过去多年在物流机器人技术、场景理解与系统工程上的「家底」整体延续了下来。

而当我们把视野再拉回到工厂——这个自机器人诞生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就会发现另一条更加清晰的线索:

原力灵机在智慧物流、柔性仓库等方面所积累的隐性知识,很有可能连点成线,在具身智能火热落地场景,即工业场景中复用中。

说了这么多,原力灵机到目前为止究竟做了些什么?

首先,是最底层的科研能力。

截至目前,原力灵机已经发表十余篇面向 AI 与具身智能方向的顶会论文。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他们推出的两个用于低延迟、长时程机器人操作任务的 VLA 框架——

Real-time VLA 与 MemoryVLA,成功优化了机器人在实时与长时间工作方面的诟病。

前者是把 VLA 大模型实时跑了起来,后者是让机器人拥有记忆能力。

此外,原力灵机把科研成果往产品上推进的速度也相当快。

一个重要的背景是:当前 VLA 研究生态碎片化严重,各类模型架构、数据格式、训练环境五花八门。这严重阻碍了知识的共享,容易陷入重复造轮子的窘境。

基于这种痛点,原力灵机干脆自己下场,开源了一套基于 PyTorch 的 VLA 工具箱——Dexbotic

一句话概括,Dexbotic 是给具身智能研究者用的一站式科研「工作台」。

具体做法包括:

统一的模块化架构,让各种 VLA 方法能在同一个框架里跑;

推出 Dexdata,解决数据格式不统一;

提出脚本化实验流程,让研究者不用重新配置环境,就能轻松复现多种主流策略。

而在软件之外,原力灵机还同步开源了一款硬件产品——DOS-W1

从外观上来看,DOS-W1 看似是一台「普通」的数据采集双臂机器人。

不过,它本质上更像一个开放、可改、可扩展的实验平台。

从设计之初就坚持模块化思路,并且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链路开源——

结构件可替换、零部件能升级……想怎么改就怎么改。

与此同时,DOS-W1 性价比优势明显,在行业里降低了具身智能机器人的研究门槛,同时提高了操作人员的舒适度和数据采集效率。

除此之外,公司还联合 Hugging Face 发布全球首个具身智能的大规模真机评测平台—— RoboChallenge,把评价标准也准备好了。

妙啊妙,「软件 + 硬件 + 基准」,还都开源,简直是一整个被打包好的具身智能三件套。

话说回来,东西是开源没错,可技术质量怎么保证?社区又凭什么愿意接入、愿意信它?

原力灵机给出的答案很直接——靠实力说话。

今年 5 月,在 ICRA 2025 的全球机器人视触融合挑战赛上,这家成立不到一年的团队凭着黑马之姿,一口气拿下了「纯触觉操控」和「触觉传感器设计」两个赛道的金牌。

此前,他们也参加了 CVPR 2025 协作智能 Workshop 的核心赛事 RoboTwin,并在第一轮仿真平台赛中拿下并列第一的成绩。

可以说,这一张张挂在墙上的奖牌,就等于是原力灵机给自己产品写的「质量保证书」。

如此一家「软件 + 硬件 + 标准」技能树完善的公司,背后究竟是一支怎样的团队?

老东家 + 姚班天才 +IOI 金牌 + 旷视高级研究员

正如前文提到,原力灵机的创始团队全部出视觉领域的老牌劲旅——旷视科技,可谓「黄金阵容」再度聚首。

唐文斌

唐文斌,原力灵机联合创始人兼 CEO。

唐文斌 1987 年出生在浙江绍兴,老家在沙溪镇,从小就对电脑极度着迷、敲代码比做作业还熟练。

初中还没毕业,他就主动「毛遂自荐」跳进了绍兴一中高中部的课堂;之后一路在信息学竞赛里开挂,先拿全国联赛一等奖,再拿全国奥赛金牌。

凭着这份足以封神的履历,他在高二就被保送清华,并进入「大名鼎鼎的姚班」,还成为首届「Yao Award」金牌得主。

2011 年,他与印奇、杨沐共同创立了旷视科技。

一年之后,他代表旷视参加克莱斯勒杯黑马大赛年度总决赛,并以 336 张票拔得头筹。

真正让这三位创始人名声大噪的,是 2014 年的 LFW 评测。

在那场「全球最强人脸识别争霸赛」中,旷视团队以 0.02% 的微弱优势险胜 Facebook,一举拿下了冠军。

此后十多年,唐文斌几乎把自己整个职业生涯都压在了旷视身上,看着公司一路从初创公司逐步成长为行业重量级选手。

直到 2024 年底,他做出了一个不算轻松的决定:离开这家陪伴自己十余年的公司,与手下的三位技术骨干一起,创立了原力灵机。

范浩强

范浩强,原力灵机联合创始人之一,江湖人称「小强」。

他是典型的「天才少年」—— IOI 奥赛金牌得主、清华姚班高材生,与陈立杰、胡渊明等人是同班同学。

2013 年入学清华后,小强在大一军训期间就写出了人生第一篇 ICCV 论文;本科阶段,他一边半工半读,一边保持姚班第一名的成绩。

前室友陈立杰也曾笑言:

经常感到自己的智商被小强碾压。

小强与旷视的故事开始于 2012 年,当时,用机器自动进行人脸识别在业界还是「不靠谱的事」。

而年仅高二的范浩强对此表示:

只有做不靠谱的事,才有意思,也才有空间。

于是,他成为了旷视第一个算法研究员。

入职不久,他便和同事一起发表论文,为旷视赢得公司历史上首个技术评测世界冠军—— ICCV 2013 300 Faces in-the-Wild Challenge 人脸关键点定位冠军。

加上这篇论文,在一两年内,范浩强在旷视拿下三个世界第一,也让人脸识别「靠谱」起来,逐渐走进了日常生活。

至今,范浩强的谷歌学术被引数超过 1w。

ChatGPT 问世后,范浩强自称「0~24 点都可能在工作」,但工作之余还亲自搞起了游戏。

2023 年 11 月,他发布了小游戏《完蛋!我被大模型包围了》,上线首日用户破万,一度挤爆服务器;

2024 年 6 月,他又带领业余团队「野猫子工作室」推出《头号做题家之〈我把大模型玩坏了〉》,再次在技术圈出圈。

25 岁时,范浩强成了旷视研究院的算法总监,管理近 70 人团队;

离职前,他在旷视的 title 是旷视研究院助理院长。

周而进

周而进,原力灵机创始团队成员,同样是一个不逊色于范浩强的技术人才。

他是万众瞩目的信息学竞赛 NOI、IOI 金牌选手,初三就「保送」到了清华。

也是旷视创始团队成员,原 12 号员工,加入旷视后拿下多个技术评测世界冠军。

周而进出身于一个文科家庭,但他叛逆,偏要去研究理科,搞数学和计算机——那时候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尚未生根发芽,程序员也还没有成为高薪职业。

初三,周而进拿下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OI)金牌,被清华「预定」(因为还是初中生,按教育部规定,暂时无法直接签约保送)。

于是他进入绍兴一中就读高中,并成功进入国家集训队,在 2009 年的 IOI 竞赛上以 1 分之差拿到一枚银牌。

不愿抱憾的他决定重新再来,从省赛、国赛一层一层打上去,终于在 IOI 2011 拿下金牌。

在 IOI 夺冠这一年,周而进入学了清华电子工程系,专攻硬件方向,后来在现电子工程系系主任汪玉的实验室工作。

2013 年的夏天,周而进大二结束的暑假,旷视联创唐文斌邀请他到旷视参观。

那时候的旷视还很默默无名,但正在研究计算机视觉,这是周而进的兴趣点之一,于是顺理成章成了旷视实习生。

不负己望,进入旷视后,他很快以一作的身份,拿下了 ICCV 2013 的自然环境人脸关键点定位比赛(300-W)工业界组冠军。

并且在第二年蝉联冠军。

这次实习也让他在旷视一待就是 11 年。

期间,他带队研发了人脸识别技术,他自己也直言:

最早的 FaceID 是我做的。

这套技术后来落地于小米、OPPO 的手机解锁场景和城市安防系统。

随后,他在极其紧张的项目周期内带队完成技术方案,打造了安卓阵营里首款量产的 3D 结构光手机。

2019 年起,他转向体系化工程,负责旷视算法生产平台 AIS 的研发。

汪天才

汪天才,原力灵机创始团队成员,原旷视科技高级研究员。

至今在 CVPR、ICCV 、TPAMI 等国际顶会、顶刊累计发表论文 30 余篇,是端到端自动驾驶知名算法 PETR、通用端到端多目标追踪算法 MOTR 核心作者。

截至目前,他的谷歌学术论文累积引用量 6000 以上,PETR 论文入选 2022 年最具影响力 100 篇 AI 论文;孵化多项科研成果在自动驾驶、无人零售等场景的业务落地。

此外,汪天才曾带领团队夺得 CVPR 2023 自动驾驶国际挑战赛、ECCV 2022 DanceTrack 国际挑战赛等多项全球顶赛冠军。

综上,从这四位创始人的履历中不难看出——

尽管原力灵机成立时间并不长,但这支团队的成员几乎都在 AI 一线摸爬滚打了十年以上。

如今,当这样一支在视觉时代久经战阵的团队,把目光投向具身智能新赛道,他们能否再次引领下一轮技术浪潮,确实值得期待。

参考链接:

[ 1 ]

[ 2 ]

[ 3 ] https://baike.sogou.com/v101557680.htm

一键三连「点赞」「转发」「小心心」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

—    —

点亮星标

科技前沿进展每日见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机器人 ai 融资 君联资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