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商业观察 昨天
李彦宏回应AI泡沫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昨天,两件事几乎同时发生。

白天,在百度世界大会 2025 上,李彦宏回应 "AI 泡沫 " 争议,提出 " 倒金字塔 " 产业观。他认为,当下 AI 产业结构是 " 正金字塔 " ——最底层的芯片拿到了最多的价值,往上的模型、应用层获益递减。这种结构 " 不健康、不可持续 "。

他主张,理想状态下,模型的价值应是芯片的 10 倍,应用的价值应是模型的 100 倍,是个 " 倒金字塔 "。简单说就是:AI 不能光烧钱买硬件,得真正做出有用的东西才行。

有意思的是,当天晚上美股科技板块就跌惨了。纳斯达克指数跌 2.29%,标普 500 与道琼斯分别下跌 1.66% 和 1.65%。市场分析的原因很直接:投资者觉得 AI、机器人这些领域的估值太高了,开始抛售。

略显幽默,一边在会议上谈 " 泡沫如何被刺破 ",一边在市场上用真金白银投下恐慌票。关于 AI 泡沫,这个话题再次成为焦点。

过去一年,"AI 泡沫论 " 愈演愈烈。" 英伟达市值突破 5 万亿美元 "、"OpenAI 估值达到 5000 亿美元 ",这些数字频繁出现在新闻和社交媒体的标题中,构筑了 AI 的增长神话,也塑造了这场狂欢的叙事逻辑。但越来越多的声音开始质疑。

拿 OpenAI 来说,估值 5000 亿美元,但一年收入才百来亿美元。更关键的是,用上 AI 的企业里,95% 还在亏钱。说白了,大家都在往里砸钱,但还没见着多少回报。

另外,根据公开数据,2025 年全球在 AI 基础设施上的投资已超过 6000 亿美元,但相关收入不足 20%。换句话说,AI 产业投入的每 1 块钱,仅有 2 毛钱回来了。

钱去哪了?其实这些资金在一个高速循环的链条里打转:从英伟达的芯片,到云服务商 Azure、AWS,再到 AI 模型公司 OpenAI、Anthropic。钱在里面转了一圈,却没有明显的新增利润。

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 · 盖茨就曾直言,当前 AI 热潮 " 像极了 2000 年互联网泡沫 ",大量资金冲进市场,但最终可能有相当一部分变成 " 坏账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警示:AI 对生产力的提升尚未在宏观经济中体现," 风险在于预期领先了现实 "。总结就是,AI 行业目前最大的隐忧,是估值跑在了盈利前面。

现在很多企业在疯狂建数据中心。问题是,客户在哪儿还不知道。更尴尬的是,有些地方电力都跟不上,买来的芯片只能堆在仓库吃灰。

OpenAI CEO 奥特曼与微软 CEO 萨提亚 · 纳德拉均预计 "算力过剩终将出现,但具体时间难以预测,可能在 2-6 年内,且这个周期会反复出现"。

摩根士丹利亚洲区前主席斯蒂芬 · 罗奇表示:"AI 毫无疑问将在经济活动、就业结构以及机器驱动的智力资本积累方面带来革命性影响。然而,市场似乎忽视了这种变革的时间周期。"

他还指出一个危险信号:现在美股的涨幅几乎全靠七家科技巨头撑着,就像一栋大楼只有七根柱子,这种集中度比当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前还高。

昨晚的美股暴跌就印证了这个担忧。投资者开始觉得 AI 板块估值太高,一抛售,科技股就全线下跌。

李彦宏期待的 " 倒金字塔 ",让做应用的比做芯片的更赚钱,这个转折点什么时候到来,还不好说。但有一点可以确定:AI 的故事还在继续,只是现在大家都在想,烧了这么多钱,到底什么时候能赚回来 ?

星河商业观察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芯片 李彦宏 英伟达 微软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