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字工匠老詹 昨天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为何要乘神舟二十一号返回舱回家?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昨天下午,神舟二十号航天员安全返回地球!

陈冬、陈中瑞、王杰,出舱微笑向大家招手!

细心的观众发现,三人是神舟二十号航天员,

怎么乘的是神舟二十一号返回舱返回地面呢 ?

此事听来有点蹊跷,其实背后还有一个故事。

一、先说 " 小裂纹 ",到底是个啥?

事情得从神舟二十号返回舱的一个 " 小问题 " 说起——它的舷窗玻璃上,出现了一道细微的裂纹。

据分析,最大可能是被太空中微小碎片所撞击。

呆别小看这裂纹,虽然航天专家说 " 只是细微的 ",但位置太关键了!

这道裂纹,出现在返回舱的舷窗玻璃外层。

舷窗是啥?就是航天员在太空里看地球、看星空的那个 " 大玻璃窗 ",

更是返回地球时,航天员观察外面情况、承受高温高压的重要部件。

更关键的是,返回舱再入大气层时,那可是 " 刀山火海 " 的考验:

速度高达每秒七八公里,

表面温度瞬间飙升到上千摄氏度,

还要承受好几倍的重力加速度。

当此时也,哪怕窗户上有个针尖大的小裂纹,

在极端环境下都可能迅速扩大,威胁航天员安全!

航天专家经过反复检测、分析,

最后得出结论:这裂纹虽然不影响航天员在太空里的生活,

但要是坐这个舱返回地球,风险实在太大,

不符合 " 万无一失 " 的安全标准。

简而言这,这裂纹就是个

" 看着很小,但关键时刻可能惹大麻烦 " 的安全隐患。

二、再说啥时候发现的,航天员坐进去了吗?

这道裂纹,是在航天员准备返回前的一次例行检查中发现的。

按照原计划,神舟二十号乘组在空间站工作了 204 天后,

准备乘坐自己的返回舱回家。

然而,在返回前几天,地面监测和航天员自查时,

通过高清摄像头和细致检查,发现了舷窗上的这道 " 不速之客 "!

关键点来了:发现裂纹时,航天员还没正式进入返回程序,

更没有 " 坐进去 " 准备出发。 

当时,他们还在空间站正常工作,一切按部就班。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地面团队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

决定:换船!

也就是说,航天员并没有真正坐进神舟二十号返回舱,

而是在发现问题后,迅速调整计划,

改乘备份飞船——神舟二十一号返回。

三、神舟二十一号是咋这么快就能 " 救场 "?

神舟二十一号,其实是早就 " 待命 " 的 " 备份选手 "。

我国载人航天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叫 " 发一备一 ",

也就是说,每次载人任务,都会同步准备一艘备份飞船,

随时待命,以防万一。

这次的神舟二十一号,就是神舟二十号的 " 双胞胎兄弟 ",

一直停在发射场,处于 " 随时能起飞 " 的状态。

发现神舟二十号返回舱有问题后,

地面团队立刻启动备份方案。

神舟二十一号在短时间内完成了状态确认、任务调整和发射准备,

顺利升空,前往空间站 " 接人 "。

航天员接到通知后,迅速从神舟二十号的工作状态切换到神舟二十一号的返回准备,

整个过程,紧张有序。

最终,神舟二十一号成功对接空间站,

航天员们安全转移,按计划完成了后续工作,

并于 2025 年 11 月 14 日下午,乘坐神舟二十一号返回舱,

稳稳降落在东风着陆场。

四、神舟二十号返回舱后还能用吗?

神舟二十号的主任务是 " 载人驻留 ",

航天员已经安全返回,但飞船本身并没有 " 报废 "。

由于返回舱的舷窗问题不影响飞船在太空中的其他功能(比如供电、通信、实验设备等),

专家评估后决定:让神舟二十号继续留在轨道上,作为 " 无人试验平台 " 使用。

也就是说,它并不会马上掉下来,也不会变成危险的太空垃圾,

而是会继续在太空里 " 站岗 ",

一方面,可以监测裂纹在太空环境中的变化,为未来飞船材料改进提供数据;

另一方面,也可以测试无人状态下的设备运行情况,为后续任务积累经验。

至于最终命运?等它完成试验任务后,地面会择机发出指令,

让它受控再入大气层,不会对地面造成任何威胁。

五、此事给了我们啥启示,有何意义?

此番换舱,看起来是个 " 小插曲 ",

但背后体现的,是我国航天工程的 " 安全至上 " 和 " 备份思维 "。

首先,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哪怕是一道 " 细微 " 的裂纹,只要专家判断可能影响航天员安全,就坚决不冒险。

航天员是国家的宝贝,是千万家庭的心头肉,绝不能让他们冒一丁点风险。

这种 " 宁可多花钱、多费劲,也要确保万无一失 " 的态度,正是中国航天最让人安心的地方。

其次," 备份 " 不是浪费,而是智慧。

我国搞载人航天,从来都是 " 双保险 " ——

主份飞船执行任务,备份飞船随时待命。

这次神舟二十一号能迅速 " 救场 ",就是因为平时就做好了充分准备。

这种 " 有备无患 " 的思路,不仅用在航天上,

对咱们日常生活也有启发:重要的事,多留个后手,总没错!

第三,出问题不可怕,关键是怎么应对。

发现裂纹后,地面团队没有慌乱,

而是迅速调整计划,按新方案执行。

整个过程有条不紊,最终航天员安全回家,飞船数据也继续发挥作用。

这说明,只要准备充分、应对得当,再复杂的问题,也能妥善解决。

结语:中国航天,靠谱!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改乘神舟二十一号回家,

看似是个 " 小调整 ",实则是一次 " 大考验 "。

从发现裂纹到紧急换船,从备份飞船快速发射到航天员安全返回,

每一步都体现了中国航天的严谨、可靠和人性化。

下次,各位如果再听到类似 " 航天员换船回家 " 的新闻,

您就会明白,

这不是 " 出问题 ",而是 " 更安全 ";

也不是 " 搞砸了 ",而是 " 更靠谱 "!

为中国航天点赞!

为航天员的平安回家点赞!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神舟 航天员 返回舱 空间站 安全隐患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