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影视飓风的 Tim 用真实履历到相亲角体验,大概率依旧会引发争议,他的条件对于普通的社区相亲角来说太特别。
在这个本就被命名为 " 市场 " 的相亲场所,在与人生大事紧密挂钩的环境中,许多矛盾本就一触即发。
影视飓风近年来陷入的舆论风波都十分特殊,这与该头部网红选择的转型道路紧密相关。
被外界认为有机会成为中国版野兽先生、第一网红的影视飓风,再次陷入翻车争议。
三天前,影视飓风的创始人 Tim 在一个粉丝问答视频中,顺应网友的提议前往相亲角推销自己。
在相亲简历中,他隐藏了自己毕业于英国肯特大学电影系的经历,自称 " 国内初中学历 "。

(图 / 影视飓风视频截图)
同时也隐藏了自己是传媒公司老板的身份,以及父亲是圆通总裁潘水苗的家境。
将这些信息模糊为 " 工作摄影师 "、" 父亲职业快递相关 "。
拿着这份相亲简历,Tim 毫不意外地在相亲市场上收到了 " 初中学历有点低 " 的评价,他的婚姻经历也引发相亲角一位大妈的感慨:" 这么年轻就离异了。"

(图 / 影视飓风视频截图)
该视频片段在网上引发热议,大众观点不一。
支持影视飓风的网友认为这无伤大雅,不过是一场有趣整活,同时也有不少人代入被拍摄的路人视角后,感受到一种普通人被戏耍的不适。

而引发争议、包含相亲角的这期内容,正是影视飓风为了庆祝粉丝超过 1400 万拍摄的粉丝问答视频,涨粉速度全网少有。
不过粉丝基数增长的过程,也是影视飓风越发频繁地成为舆论风波中心的过程:
曾经较大规模开除员工、售卖的羽绒服图案脱胶、旗下品牌的冲锋衣被质疑做工差 ……

此前有消费者吐槽影视飓风自有品牌冲锋衣存在脱胶问题。(图 / 小红书网友 @BUKU)
Tim 参与罗永浩的对谈播客栏目时曾提及 " 做内容,翻车在所难免 " 的观点,表示自己心态很好。
不知本次相亲角视频的翻车程度,对这家处于转型困境中的影视制作公司来说,是否在预期之内。
今天凌晨,影视飓风发布了对相亲视频的回应视频,在反思制作存在考虑不周的同时进行了辟谣,视频发出后舆论有所平息。
Tim 指出网上一些修改了素材顺序的切片传播,让许多网友误以为相亲角是他们做的一期单独策划,但其实原片内容占比很小。
的确,与互联网上争吵声量之巨大相比,影视飓风相亲角的原片片段仅有约 50 秒的时间。
总长 17 多分钟的粉丝 Q&A 问答视频,相亲角片段出现在第 1 分 44 秒到 2 分 35 秒。

11 月 15 日凌晨 1 点,影视飓风发布了舆情回应视频。
之后的时长里,创始人 Tim 还顺着网友评论做了其他搞笑挑战,比如用 10 公斤的水杯喝水,让 Tim 体验重新影评、不得不对着下属喊 " 李总 " 等。
因此,在不少影视飓风的观众看来,相亲角片段不过是又一次针对 Tim 老板身份的整蛊。
此前,影视飓风拍摄在公司玩躲猫猫、水枪大战等团建活动时,也会把员工 " 围攻 " 老板、让 Tim 狼狈尴尬作为笑点亮点。

Tim 被整蛊,一直是账号内的常见笑点。(图 / 社交媒体截图)
不过问题在于,过往影视飓风整蛊老板 Tim 的视频中,提供主要笑料、或者说 " 节目效果 " 的都是团队内部人员。
要么是朝着 Tim 呲水枪、上演 " 打工人暴打领导 " 戏码的影视飓风员工,要么是放下老板架子、痛失领导威严的 Tim 本人,这些可视为账号人设的一环、工作的一部分。
而相亲角片段里,主要提供 " 节目效果 " 的是不清楚 Tim 情况的路人,包括认真在相亲角想为子女找对象的大爷大妈。
这一微妙差异,正是部分观众不适感的来源之一。

相亲市场本就涉及家庭是否匹配、学历是否相当等敏感话题。
Tim" 圆通总裁之子 "、高中出国读书的真实家境,与简历上 " 国内初中学历、父亲职业快递相关 " 整活话术之间存在的差距,又让这场挑战不可避免地附带上阶层差异等因素,相当于埋下一颗隐雷。
此外,当事人与观众的信息差,也是不少网友认为不适的原因。
相亲角的大爷大妈,在不认识 Tim 的前提下,他们只能从白纸黑字的相亲简历里了解眼前小伙的工作、家庭情况,进而给出评价。
当观众作为知情人,才会知道大妈的评价错了、" 看走眼了 "。


(图 / 影视飓风视频截图)
尽管原片中,影视飓风的团队成员与被采访的大爷大妈之间交流温和、彼此态度和善,没有起冲突。
却无法避免这个视频被投进舆论场后引发出舆情海啸。

影视飓风视频的评论区,也出现对出镜路人可能被嘲笑的担忧。(图 / 社交媒体截图)
仔细一想,其实如果 Tim 用真实履历到相亲角体验,大概率依旧会引发争议。
他的条件对于普通的社区相亲角来说太特别,倘若引发围观、被大爷大妈拉住打探具体情况,场面依旧可能敏感而微妙。
Tim 本人可能会被批哗众取宠,大爷大妈看中了可能会被批 " 高攀 ",没看中也可能被批 " 要求太高 "。
就像此前许多内娱综艺让明星 " 卧底 " 相亲角,顶着一头黄毛长发的黄子韬曾被嫌弃,陈小纭虽因为长相甜美被优待,但也因学历问题被拒于 " 硕博相亲群 " 之外。

黄子韬在相亲角被阿姨质疑外形风格。(图 / 综艺《萌探探探案》)
以上综艺环节当初在带来节目效果的同时,也被大众批评过戏耍路人,因为它有时相当于把普通人放在一个不寻常语境下被审判人性。
在这个本就被命名为 " 市场 " 的相亲场所,在这个与人生大事紧密挂钩的环境中,许多矛盾本就一触即发。
只能说对已经 1400 万粉丝且近期时不时处于风口浪尖的影视飓风来说,它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注定充满争议的选题,Tim 低调老板形象暂时失灵。
近两年来,影视飓风遭遇的争议,都不太属于一家内容创作公司容易遇上的常规问题。
比如内容创意枯竭、视频质量下降、团队视野同质化,这些已经发生在许多网红账号团队上的问题,尚未在影视飓风上出现。
与罗永浩对谈时,Tim 表示自己的创意仍然丰富,比如最近最想做的事情是看 " 企业打架 " ——把企业的员工放在不同的荒岛上,看哪家的员工能坚持到最后。
视频水准也依旧公认的高,前段时间刷屏网络的 VOGUE 盛典 " 子弹时间 " 系列视频就出自影视飓风,用几十台 iPhone 17 Pro 搭建的矩阵系统拍摄。

影视飓风为 VOGUE 盛典拍摄的明星时间定格短片。
相较之下,影视飓风近年来陷入的争议都与创作制作本身关系不大,更多集中在经营理念、周边商品质量,以及像本次相亲角这样对个人情况的讨论。
2024 年,Tim 在接受《扬声》采访时透露前一年影视飓风的流动率在 30% 左右,且 " 基本上没有主动离职,大部分是由我发起的 ",引发对其用人理念的质疑。
影视飓风有电商业务,此前他们的周边产品多为与摄影强相关的设备,如快拆扣、柔光镜、擦镜布等等,口碑不错。
两年前,影视飓风开始涉足服装领域,售卖 T 恤、内裤、打底长袖等以基础款为主的品类,销量可观。

影视飓风自有品牌店内的热销款式。(图 / 购物平台截图)
今年 8 月中旬,Tim 完成了一场长达 100 小时的荒岛生存直播,他在一个小岛上搭建帐篷、多次取火失败、浑身被咬得到处是蚊子包,旗下账号 @飓多多 StormCrew 分别在 B 站与抖音开播,无间断地记录下这一生存挑战。
B 站上,这场直播累计观看次数高达 1.69 亿次,4150 万 B 站用户涌入观看。
而在与荒岛直播时间相近的日期,@飓多多 StormCrew 发布了一期名为《公司派我去体验 12 万的头等舱》的视频。
视频中员工的享受与老板 Tim 在荒岛宛如鲁滨逊的画面形成鲜明对照,对比的梗图也一时走红于相关评论区,而 Tim 在直播中穿的这件短袖,正来自于影视飓风的自有品牌,今年已经卖出超 20 万件。

(图 / 社交媒体评论区)
双 11 期间,影视飓风曾创下单场 GMV 超千万的成绩,但与之相伴而来的是对其商品是否存在溢价、质量是否与品牌口碑匹配的质疑。
去年,影视飓风推出三合一冲锋衣后,部分批次的羽绒内胆清洗过程中出现 logo 脱落问题,之后官方通过给顾客寄送来一件新内胆来弥补。
今年,影视飓风的冲锋衣又再度受到质疑,服装行业博主 @H 先生小韩哥近日发布视频,指出这款售价 547 元的冲锋衣没有使用防水拉链。
剪开内衬后,发现内部压胶工艺品质一般,有可见的线头与未压胶的缝线区域。

影视飓风冲锋衣被质疑压胶工艺水平一般。(图 / 博主 @H 先生小韩哥)
影视飓风会遇上这些问题,核心原因或许在于他们走了一条与大部分自媒体都不同的转型道路。
大部分个人起家的单个自媒体账号,团队规模都会控制在 10 人以下,但影视飓风员工数在百人规模。
同时,当同行大部分以接品牌商单为主要收入时,影视飓风却有意于减少做外部广告带来的营收,并为此做出卖摄影课、卖周边、卖衣服等尝试。
可以看出,影视飓风的野心是解放出更高的内容自由度,减少广告商单对账号的影响,站着把钱挣了。
市面上的确有在这一路径上成功的账号——影视飓风 Tim 多次在访谈、视频中表示想要学习的野兽先生(Mr.Beast)。
野兽先生是全球第一网红,全平台粉丝超 8 亿,高于甲亢哥,《福布斯》2025 全球创作者富豪榜排名第一。
他以高成本挑战类视频闻名,如花 456000 美元组织真人版 " 鱿鱼游戏 "、在监狱里生活 100 天就给 50 万美元等等。影视飓风团队也曾做过类似挑战,比如给员工 100 万支票随便花。

(图 / 社交媒体截图)
实际上靠着精良的制作水平,以及敢于砸几百万做一期视频的高投入成本,影视飓风的确曾被认为有可能成为中国版野兽先生。
但在经营模式方面,影视飓风的困境可比野兽先生要难许多。
野兽先生的成功,建立在 YouTube 的全球市场、广告分成机制以及订阅机制上,八亿粉丝带来的播放量轻松破亿。
野兽先生的内容思路很像传统欧美综艺,比如早年的《谣言终结者》《The Grand Tour》,砸大钱、设置极端情况与离谱挑战,同时刺激着挑战者与观众的肾上腺素,受众很广泛,同时野兽先生本人也顺利成为了含金量极高的个人 IP。
这使得野兽先生能够靠自创的巧克力、快餐、联名玩具及平台运营的收入,赚出拍摄一期又一期几百万美元成本视频的钱。

Tim 与野兽先生彼此认识,还有过对团队模式的交流。
目前,影视飓风虽然已经在电商上取得成果:
Tim 在访谈中表示过去公司最赚钱的是拍 TVC 广告,2019 年公司的盈利模式由频道内商业合作(25%)、TVC 拍摄服务(50%)和电商产品销售(25%)组成,但现在最赚钱的是自营电商板块,当初占大头的广告业务营收占比如今只剩下 10%。
在《扬声》采访中 Tim 透露,公司营收进入了过亿级别,利润则是 " 将将千万级别 "。
但对于百人规模、内容制作需要高成本投入且还在扩张的影视飓风来说,这个数字并没有那么宽裕。据媒体报道,Tim 那场荒岛直播仅硬件成本就在 300 万。

(图 /《扬声》访谈栏目截图)
订阅的内容付费道路,影视飓风也很难像野兽先生那样走通,Tim 在对谈播客中直言订阅制在国内很难推动," 人家不愿意为内容付费,你就必须得想办法 "。
现在看来,电商、突出个人 IP 影响力都属于影视飓风正在尝试的办法,前不久,Tim 官宣成为一家 AI 眼镜科技品牌的代言人,这在自媒体同行中并不多见。

(图 / 社交平台截图)
目前两个办法各自暴露出一些问题,服装市场的水向来很深,个人 IP 的影响力越大则越容易被人用放大镜严格审视。
而在当前的转型阵痛期,争议难以避免,争议也必须面对。
Tim 在和罗永浩的双人对谈中曾谈及,过去互联网更偏好精英式表达,比如视频里要有漂亮的置景、讲话要侃侃而谈,给人一种精英感。但近两年,他明显感觉到做内容必须要接地气的平视化表达,比如拍 vlog 应该直接拿着相机自拍。
在今天回应相亲争议的视频中,Tim 针对网友 " 像康熙微服私访派头 " 评价进行答复时又再度解释:
" 第一我不是康熙,我什么也不是;第二我也没有微服,我平常就穿这样;第三我也没有私访,我站了一会经过的人可以看一下,乐意的人可以讲一下感想。"
对公众人物来说,如今舆论场其实是两头堵的局面,高调招恨、低调招猜疑,装高调被痛批、装低调更是大尾巴狼,早已没有绝对的安全区。
想端稳个人影响力饭碗的人,就更需要时刻分辨潮水的方向,多敏感一点,总没有坏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