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星光熠熠的世界冠军聚首、一张全景式 " 广东健身地图 ",在 11 月 20 日广东省体育局主办的 " 跟着全运游广东 " 冠军故事汇暨 " 广东健身地图 " 上线仪式,广东体育大省的形象更具象。从数字化赋能到故事化表达,从城市 " 体育性格 " 到全域健身服务,广东体育开启新叙事,助力体育与城市深度融合,产业与科技双向奔赴。

" 广东健身地图 " 上线仪式。 南 方 + 姚志豪 拍摄
冠军、教练员为广东城市 " 体育性格 " 代言
作为广东体育的 " 金字招牌 ",奥运冠军、十五运会花样游泳女子双人项目冠军王柳懿、王芊懿,奥运冠军、十五运会跳水男子团体冠军陈艾森,十五运会体操女子项目 " 五金王 " 柯沁沁四位冠军运动员,以及杰出教练员、十五运会广东女篮成年组主教练郑薇在活动中同台亮相,分享自己的体育故事、推介广东各城市 " 体育性格 "。
从小在深圳长大的双胞胎 " 姐妹花 " 王柳懿、王芊懿表示,两人在水里的默契、投身花样游泳运动,都源于深圳这座城的节奏:" 在我们看来,深圳的‘性格’是不急于定义自己,却始终在奔跑中寻找节奏。正如我们的双人花游:既有协作的默契,也有个体的张力;既有规范的节奏,也有自由的创意。"
王柳懿、王芊懿进一步分享道,深圳的体育设施既完善又开放,从社区到市级、国际级,4.6 万余个体育场地构建起了一个覆盖全域的健身网络。在这个 " 科技 + 体育 " 的融合之地,体育能够更贴近人、更服务人。

王柳懿、王芊懿。 南 方 + 姚志豪 拍摄
陈艾森以 " 广州仔 " 的视角,细数越秀山游泳场、二沙体育中心、暨南大学的汗水与荣光。他说,广州的体育性格是 " 老城市新活力 " ——有 " 一起来、更精彩 " 的包容,有国际赛场的竞技激情、" 老场馆焕发新光彩 " 的智慧,还有 " 人生能有几回搏 " 的冠军基因。
陈艾森向广大市民游客推荐越秀山体育场、珠江夜游、广州塔、天河体育中心周边商圈、珠江绿道等地点,邀请大家一起感受广州的城市性格、体育氛围。他说道:" 在我看来,广州的体育性格,是传承的力量,是创新的勇气,是包容的胸怀,是务实的作风,是敢为人先的气魄,是永不停歇的脚步。"

陈艾森。 南 方 + 姚志豪 拍摄
郑薇以女篮夺金为引,展开一幅 " 篮球与城市双向奔赴 " 的图景。她回忆道:" 我决不会忘记,5 天前全运会女篮决赛的那天晚上,座无虚席、全场爆满,沸腾的欢呼声几乎要掀翻屋顶。"
在郑薇心目中,篮球在广东不仅是一项竞技运动,更是一种深入人心的生活方式,从儿童到老年、跨越年龄界限的热爱,是广东篮球最深厚的根基。在广东," 村村有球场,镇镇有球馆 " 是实实在在的风景线,篮球激情也塑造着积极向上、开放包容的城市性格。

郑薇。 南 方 + 姚志豪 拍摄
年仅 15 岁的柯沁沁则展现出东莞体育的年轻活力。在取得 5 金 2 银的优异成绩后,她感谢东莞对自己的栽培:"6 岁那年,我被东莞体校的教练选中,从懵懂走进训练馆,到进入省队、国家队。这些年我每天对着平衡木、高低杠反复练,汗湿的体操服换了一套又一套,护掌也磨破了好几个,最终走上了全运会的冠军领奖台。"
柯沁沁介绍道,东莞不仅有雄厚的篮球实力,还托举出了举重、斯诺克、小轮车等项目的多位世界冠军。除了体育,东莞是 " 中国潮玩之都 ",以及东莞烧鹅、石龙豆皮鸡、糖不甩等各种美食,欢迎大家跟着全运游东莞。

柯沁沁。 南 方 + 姚志豪 拍摄
数字赋能:" 广东健身地图 " 提供一站式体育服务
如果说冠军讲述自己的家乡秀的是城市的 " 软实力 ",那么" 广东健身地图 " 的上线,则是广东以数字化手段提升体育公共服务能力的 " 硬举措 "。基于全省体育资源普查与数据采集成果的 " 广东健身地图 "1.0 版正式上线,它系统整合了全省 21 个地市的近 200 家十五运场馆、公共体育场馆、体育博物馆等资源,用户可通过便捷搜索的方式,在了解场馆相关服务信息的同时,一键导航无缝衔接各地体育场馆。
" 这不仅是一张电子地图,更是一个持续生长的体育服务生态。"广东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首页轮播的 " 广东 21 城体育性格 " 海报与 " 千里江山图 " 体育长卷,将在地理信息之外,赋予地图更强的文化属性和在地认同。
未来,该地图将逐步接入社区健身中心、体育公园、绿道步道等资源,并与 " 全运惠全民 "" 周末免费健身汇 " 等惠民计划打通,动态更新免费开放时段、赛事活动报名、消费礼包发放等信息,真正实现 " 一场赛 " 激活 " 一座城 "," 一张图 " 服务 " 千万人 "。
" 广东健身地图 " 中特别设置的 "21 城体育性格 " 板块,并非虚设标签,而是源于各地市自然资源、文化传统与体育发展路径的深度提炼。
广州以 " 老城市新活力 " 为主线,通过世界田联接力赛、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等 IP 赛事,展现国际视野与市民体育的融合;深圳以 " 科技 + 赛事 " 为驱动,打造智慧场馆、跨境马拉松等创新场景;东莞凭借篮球城市底色,延伸出举重、斯诺克、小轮车等多点开花的名城格局;佛山依托女篮决赛 " 掀翻屋顶 " 的主场氛围,展现竞技体育与城市情绪的深度绑定。
此外,中山沙溪 " 村 BA" 夺冠、河源共赢篮球联赛千队参赛、清远入选国家户外运动精品线路等案例,也都成为 " 一城一品 " 战略下的鲜活注脚。
" 赛事流量 " 背后的广东实力与产业升维
在鲜明的 " 体育性格 "、广泛的全民健身参与背后,是广东坚实的宏观经济与产业基础作为支撑。2025 年前三季度,广东省经济总量突破 10.5 万亿元,持续稳居全国首位,其中体育投资以 20.2% 的增速显著增长,显示出社会资源对体育领域的关注和投入;代表发展新动能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了 5.4% 和 6.4%,这些产业优势为 " 科技 + 体育 " 的融合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自行车公路赛的选手们通过横琴大桥进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 南 方 + 姚志豪 拍摄
今年以来,广东体育产业持续向好,体育产业正在吸引更多经营主体、拉动居民服务消费,不断优化供给,并以更完备的设施为全民健身和赛事保驾护航。
相关信息显示,2025 年前三季度,广东体育业销售收入实现同比增长 14.5%,较全省服务业平均增速高 10.3 个百分点,广东全省体育业开票户数也比增 12.1%。广东全省体育用品制造销售收入则比增 7.7%,较全省制造业平均增速高 1.9 个百分点,其中球类制造增长 14.9%,运动防护用具制造增长 17.6%。
同时,广东全省体育场馆管理行业在前三季度迎来爆发式增长,销售收入比增 80.8%。广东全省体育竞赛组织、健身休闲活动收入也分别实现同比增长 10.5% 和 5.4%。为支撑赛事顺利举办,同时进一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运动健身需求,广东全省体育场地设施的工程施工和安装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 47.9% 和 29.1%。
广东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更通过 " 体育 +" 融合带来经济拉动效应,反推区域经济繁荣。郑薇在演讲中表示:" ‘一场比赛 " 带活 " 一片区域 "。当一场火爆的篮球赛事举办时,它带来的是餐饮、住宿、旅游消费实实在在的增长,体育促进消费、推动发展,这是广东篮球在赛场之外赢得的又一面 " 金牌 "。"

据悉,东莞篮球中心单场比赛可吸引上万名观众,产生近千万元消费,其中周边消费占比达 65%;一场国家级篮球邀请赛预计吸引超 10 万人次观赛,直接拉动消费超 2 亿元。广东目前拥有篮球场地 11.28 万个,室内篮球馆超 3600 个,社区体育公园、绿道网络持续扩展。这些设施不仅是全民健身的载体,更成为区域消费的枢纽节点。
这正是广东围绕 " 赛旅融合、消费升级 " 的系统部署——通过 " 跟着全运游广东 " 推出 23 条主题线路、发放百万张免费及优惠门票,打造 " 票根经济 " 闭环;通过 " 全运冠军公园 "" 第二现场 " 观赛区等场景,打破赛事时空限制。在广东," 体育 + 文旅 " 效能显著,例如今年 7 月佛山 " 西甲 " 期间,直接拉动消费超 2000 万元,有效带动了当地文旅产业的发展。随着十五运会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体育资源共建共享,广东体育的成果正如 " 健身地图 " 所展示的一样不断惠及全民,在版图上遍地开花。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