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了整整 48 天后,原本应于 10 月 3 日公布的美国 9 月非农报告,终于出炉了。
至少表面上看,数据非常强劲。
新增就业人数 11.9 万,较预期的 5.1 万人翻倍,更远高于达拉斯联储估算的 3 万人 / 月就业平衡水平。
这份数据直接打破了市场对 12 月美联储立即降息的普遍幻想,也是美股在当天高开低走的主要因素。
但态度的转变,并不坚决。

后续的变动,依然存在,而且很大。
因为负面信号同样突出。
最核心的就是:失业率意外升至 4.4%,同时 7 月与 8 月的新增就业人数遭遇大幅下修,尤其是 8 月数据从正增长下修至负增长,两月累计下修 3.3 万人,削弱了单月数据向好的说服力。
简单来说,政府停摆了一个月之后,就业人数上升,失业人数也上升。
这种魔幻剧情的出现,导致相当一部分人觉得数据是不是造假了。
假,当然不可能是假的。
但想要看得真,也不能只看表面上那些。
一、数据为何背离?
非农爆表的核心驱动力,主要有三个。
1. 服务业回暖。
服务部门贡献了 8.7 万新增就业,占比高达 73.1%,仍是绝对的主力。
尤其是休闲酒店业,新增 4.7 万人,扭转了 8 月的收缩态势,与 9 月美国餐饮消费指数环比回升 1.2% 直接相关,劳动节假期带动旅游出行回暖,万豪酒店等企业单月招聘量环比增长 23%。
常青树医疗保健行业单月新增 4.3 万人,与过去 12 个月均值 4.2 万人基本持平。
这背后是美国老龄化加剧带来的刚性需求,65 岁以上人口占比已达 17.7%,慢性病管理、康复护理等服务需求持续扩张。
2. 政府部门就业托底。
政府部门 9 月新增 2.2 万人,较 8 月的 -1.8 万人大幅提升,主要集中在教育领域。
新学年开学推动公立学校招聘需求释放,单月新增教师 1.9 万人。
从历史数据看,政府部门就业通常占非农总量的 15% 左右,此次却贡献了 18.5% 的新增岗位,成为超预期的重要推手。
这与 2024 年联邦政府财政支出增速 5.3% 形成呼应,基建法案配套的地方政府项目逐步落地,带动了相关行政和服务岗位需求。

3." 前低后高 " 的数据修正。
8 月数据下修的核心原因是调查回复率过低——美国劳工统计局(BLS)披露 8 月非农调查的企业回复率仅 75.6%,为 2000 年以来同期的最低值。
8 月正值美国政府停摆,联邦统计机构员工休假导致数据搜集延迟,约 1.2 万家企业的用工数据未能纳入统计,这些数据在 9 月集中补报,直接推动 9 月机构调查新增岗位增加约 3.8 万个。
同时,地方政府在停摆结束后紧急招聘 1.9 万名教师,这部分岗位本应分摊至 8~9 月,却全部计入 9 月数据,进一步放大了环比波动。
更关键的是,9 月数据搜集率达到 80.2%,样本覆盖度提升使得数据更贴近真实情况,出现了 " 补报效应 " 报复性反弹。

当然,如果要更深入些,还有第四点。
4. 统计口径上的差异。
9 月非农数据的背离,还体现在机构调查(11.9 万人)与家庭调查(25.1 万人)的差别上,这源于美国劳工统计局(BLS)两套统计体系的根本性差异。
机构调查(CES)聚焦的是 " 岗位数量 ",样本覆盖约 14.5 万家企业和政府机构,统计的是 " 付薪工作岗位 "。
缺陷是不包含农业就业、自雇者、无薪家庭劳动者和非法移民,而这些群体却在 9 月呈现爆发式增长。
零工经济平台 Upwork 的数据是,9 月自由职业者新增注册量环比增长 18%,其中农业季节工、网约车司机等群体占比高达 63%。
家庭调查(CPS)关注的是 " 就业人数 ",通过电话调查 6 万户家庭,只要被调查者在调查周内有过 1 小时以上有偿劳动,就被计为就业。
这一口径恰好覆盖了机构调查遗漏的群体:9 月家庭调查中 " 自雇者 + 兼职零工 " 合计新增 16.8 万人,占家庭调查新增就业的 66.9%。
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9 月 " 多重 jobholder"(同时从事多份工作者)人数达到 890 万,较 8 月增加 42 万人,创 2020 年以来单月最大增幅。
这一人群在家庭调查中仅统计为 1 个就业者,但在机构调查中会被重复统计为多个岗位。
若按平均每人持有 1.2 份工作来算,那么 9 月份机构调查因 " 多岗重复统计 " 而虚增的岗位约为 7.4 万个。

显然,9 月非农数据确实强化了美国经济 " 软着陆 " 的预期,但细分指标揭示的结构性问题同样明显,中长期风险仍在累积。
二、繁荣下的隐忧
风险点体现在哪?
最主要的是劳动力市场供需两端出现结构性失衡。
9 月劳动参与率升至 62.4%,意味着 50 万劳动力进入就业市场,但劳动力供给增速(0.3%)却超过了岗位增速(0.08%),反而直接推高了失业率。
具体来看:
新增劳动力中,35 万为 16~24 岁青年,该群体失业率高达 8.7%,显著高于整体水平;
劳动力供需缺口已由正转至 -20.3 万,为 2021 年 5 月以来首次,供给过剩导致企业议价能力增强,压制薪资增长。
这至少造成了三个问题。

其一,劳动力市场冷热不均加剧。
9 月美国人平均失业持续时间升至 21 个星期,21% 的失业者需要超过 27 周才能找到新工作。
这意味着劳动力市场的 " 流动性 " 在下降。
虽然新增岗位不少,但匹配效率降低,导致 " 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 " 的矛盾加剧,进一步放大了数据背离。
医疗保健、休闲酒店业合计贡献 8.1 万新增岗位,占比 68.1%;而运输仓储业减少 1.2 万人,商业服务业减少 0.9 万人,制造业仅微增 0.3 万人。
这种分化与美国经济结构密切相关,服务业占 GDP 比重已达 80.2%,而制造业占比仅 8.4%,就业增长高度依赖消费端。
从区域看,佛罗里达州、得克萨斯州非农新增分别增长 2.1% 和 1.8%,东北部工业州却持续疲软,密歇根州、俄亥俄州就业增速仅 0.3% 和 0.5%,反映产业布局差异带来的就业分化。

其二,就业质量与数量出现反向背离。
岗位增长集中在低薪行业,拉低整体薪资水平:
新增岗位中,休闲酒店业(时薪 32.1 美元)、零售贸易(时薪 31.8 美元)合计占比 57.2%;
高薪行业中,制造业仅增 0.3 万(时薪 38.2 美元),信息业减少 0.5 万(时薪 45.6 美元)。
低薪岗位扩张、高薪岗位收缩,使得就业人数增长 11.9 万的同时,总薪资支出仅仅增长了 0.7%,平均时薪增速下降到 0.2%,休闲酒店业甚至出现 0.1% 的环比负增长。
同时,兼职岗位占比也来到了 23.7%,临时帮助服务就业新增 0.8 万人,占私人部门新增岗位的 8.2%,这类岗位通常缺乏福利保障且稳定性差。

其三,数据真空期的经济误判风险。
政府停摆导致 10 月非农报告取消,10 月和 11 月数据将合并于 12 月 16 日发布,而美联储 12 月议息会议在 12 月 9~10 日召开,这意味着决策层将面临 " 数据真空 " 困境。
当前私营部门数据已经出现疲软迹象:10 月 ADP 就业仅新增 8.3 万人,低于预期的 10 万人;挑战者企业裁员人数环比增长 17%,科技和零售行业裁员占比达 62%。
若这些信号持续,9 月的强劲数据很可能就是昙花一现,货币政策误判风险显著上升。

三、尾声
基于以上这些,美联储内部的鹰鸽分歧进一步加剧。
鹰派强调就业韧性支撑通胀风险:为支撑劳动力市场降息可能延长通胀高企,当前利率应保持适度限制性。
鸽派则聚焦失业率上升和数据的滞后性:劳动参与率提升带动的失业率升至 4.4%,显示劳动力市场趋于平衡。
10 月私营部门数据疲软和信贷条件收紧(商业银行贷款增速降至 4.1%),已对经济构成下行压力。
再结合 FedWatch 工具和各个部门的表态,目前对 12 月的政策预期大约是这样:
基准情景(概率 60%):维持利率不变。美联储将以 " 数据缺失 " 和 " 内部分歧 " 为由暂缓行动,等待 12 月 16 日合并数据发布后再做决策。这与 10 月会议纪要中 " 多数委员倾向于维持利率不变 " 的表述一致。
鹰派情景(概率 25%):加息 25 个基点。若 11 月通胀数据超预期,不排除重启加息。但从当前利率期货定价看,这一概率已较上月下降了 15%。
鸽派情景(概率 15%):降息 25 个基点。需满足 11 月 ISM 制造业 PMI 跌 48、初请失业金人数连续三周超 22 万人等条件,目前来看触发概率较低。
……
总而言之,9 月非农的意外强劲更可能是短期反弹,而非趋势逆转。
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信贷条件收紧的滞后效应、以及全球需求放缓的压力,仍将在 2026 年逐步体现。
软着陆,远比想象中更难实现。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