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 12小时前
“灵光”乍现,中国AI应用跑出全球速度,首个百万下载速度超ChatGPT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中国 AI 应用正跑出全球速度。继 2025 年初 DeepSeek 一夜爆火之后,2025 年末,又一款现象级 AI 应用 " 灵光 " 出圈。从 18 日上午 9 点发布后,蚂蚁灵光上线 4 天下载量突破 100 万,冲上 App Store 中国区免费榜第六,其首个百万下载速度已超过 ChatGPT、Sora2、DeepSeek 等全球主流 AI 产品。

如果说 DeepSeek 是以极低的训练成本创造高性能服务,那么 " 灵光 " 为何能火速走红?多位专家认为,它一方面打出了多模态的 " 先手牌 ",另一方面,也进一步降低了 AGI(通用人工智能)技术普惠的门槛。

频频刷新纪录

11 月 18 日,蚂蚁集团发布全模态通用 AI 助手 " 灵光 ",首批上线三大功能—— " 灵光对话 "" 灵光闪应用 " 以及 " 灵光开眼 "。

在没有预热铺垫的情况下," 灵光 " 乍现即火爆。根据官方数据,上线首日下载量突破 20 万,两天累计下载量超过 50 万,第四天就突破 100 万下载量,冲上 App Store 中国区免费榜第六,App Store 中国区免费工具榜第一,热度持续攀升。

这一增长曲线已超越多款全球现象级 AI 应用。据移动应用分析机构 Appfigures 数据,ChatGPT 上线首周下载量为 60.6 万,Sora2 用户破百万用了 5 天,灵光将这一进程压缩至 4 天。灵光内部人士透露,上线仅 4 天,灵光已紧急扩容 8 轮,重点保障 " 灵光闪应用 " 功能," 这是我们始料未及的 "。

" 灵光 " 的诞生也折射出中国 AI 研发的加速迭代。蚂蚁集团 CTO 何征宇透露,AGI 曾被视为千亿美元级别的传说,而 DeepSeek 用很小的资源投入实现同等效果后,给团队很大的信心。今年开工首日,团队连着讨论了三天,3 月立项,组建独立团队,将研发、工程、产品整合在一起,希望用最前沿的技术去做最普惠的产品。

转向 " 多模态 "

灵光为何能快速 " 出圈 "?在分析人士看来,它精准切中了 AGI 的最新趋势——多模态交互体验。

蚂蚁灵光负责人蔡伟介绍,灵光是业内首个全代码生成多模态内容的 AI 助手,支持 3D、音视频、图表、动画、地图等全模态信息输出。

广西科技大学教师、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向远之体验后告诉记者,他感到最惊喜的是," 灵光 " 可以通过自然语言快速生成 AI 应用,大大加快了 Al 普惠的进度,而且图文并茂," 有着智能时代的活人感 "。

回顾 AI 应用的发展历程,3 年前横空出世的 ChatGPT 以纯文本交互为主,此后的 Sora 则在视频生成方向成功 " 破圈 ",这些现象级应用大都在单一细分赛道领跑。而这一轮以 " 灵光 " 为代表的新生代国产 AI 应用,则普遍强调 " 全模态 " 或 " 原生多模态 " 交互。

" ‘灵光’与国内外其他 AI 助手类产品相比,有本质的区别。" 何征宇给记者打了个比方,此前的应用就好比互联网大潮刚开始时的 Email,主要以文字为主,而‘灵光’则从 email 进化到 web 模式,网页里图文并茂,有更为丰富的表达。

事实上,全球科技巨头都在抢占多模态的机遇。当地时间 11 月 19 日凌晨,谷歌发布 Gemini 3 系列模型,同样探索的是多模态理解模型,即一次性处理文字、图片与音频,而非传统模型的分步解析,Gemini 3 还跳过了实验室阶段,直接投向用户。在 DeepMind 负责人看来,搜索形态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新模型可让信息获取更普适、更有用。

在这一维度上,中国 AI 应用正展现出从 " 跟随者 " 向 " 并跑者 " 甚至部分领域 " 领跑者 " 的转变,在应用落地速度、多模态体验上实现 " 加速度 "。

实用至上

" 灵光 " 的另一大亮点在于 " 手搓应用 ",它代表的是 AGI 竞争中最核心的一条法则——实用至上。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工智能研究促进中心副主任吕鹏就对 " 灵光闪应用 " 表现出浓厚兴趣,他通过自然语言交互,用 30 秒 " 手搓 " 了一个像素画生成器,还尝试了健身计划、旅行规划,在他看来," 闪应用 " 的价值在于让普通人也能零门槛创造 Al 应用。

数据显示," 闪应用 " 也是用户使用频率最高的模块,用户生成的应用平均修改次数高达 6 轮,有用户甚至在两小时内连续修改超过 100 轮,展现出强烈的创造参与感,从 "AI 用户 " 转变为 "AI 创造者 "。

从全球 AI 竞速的视角看,这一波国产 AI 应用的集中爆发,也映射出全球竞争格局的微妙转变。与美国侧重于 " 技术驱动 " 的原始创新不同,中国 AI 产业更擅长 " 应用驱动 ",将前沿技术转化为真实可感的生产力。这不仅是技术迭代、产业链成熟与市场需求共振的结果,也标志着国产 AI 应用已经走出开发者的小圈子,真正融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新加坡 AI 领域意见领袖 Madapparambath 就认为,灵光创新了普通用户与 AI 的交互方式:" 大多数人仍认为 AI 是用来使用的东西,而不是可以主动构建的东西,但灵光彻底颠覆了这一观念。"

" 我最近能明显感觉到,AI 竞争正从基础模型比拼转向 C 端应用入口的争夺。"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战略与宏观项目主任刘典表示,AGI 正从传统的文字向全模态、能办事的方向演进,在这一进程中,中国特有的生态优势正在 AI 时代重现并发挥巨大效力。

"AGI 时代是一个要充分享用技术红利的时代。" 何征宇认为,谁能把它变成一个普惠产品,谁就能吃到更多时代红利。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蚂蚁集团 人工智能 效果 传说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