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 青春华章 · 踏浪新质潮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网络主题活动在天津举办,活动聚焦天津智造活力,探寻新质生产力实践,展现青年与城市、国家共奋进的昂扬姿态。本次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天津市委宣传部指导,由天津市委网信办、天津市教委、天津市科技局联合主办,央视网、天开集团共同承办。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理论铸魂:
解码新质生产力内涵
活动的第一篇章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浪潮,以 AI" 时空列车 "、青年与先辈科学家的跨时空对话、解码新质生产力微宣讲为载体,生动阐释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内涵与发展逻辑。
活动上,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信创海河实验室主任龚克与大家一同 " 踏浪新质潮 "," 两弹一星 " 功勋奖章获得者于敏之子于辛参与跨时空对话,以亲身经历传递 "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 的精神火种,激励广大青年在时代科技革命浪潮中勇立潮头、担当主角。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翼解答了学生代表如何将 " 我 " 融入 " 国家 " 高质量发展的浪潮,学术 " 理论 " 如何与科技产业 " 实践 " 相结合的问题,揭示了新时代青年大有可为。

于敏院士之子于辛(左五)参与跨时空对话演出(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 父亲总说,个人是一片叶,国家是整片林——叶只有长在林里,才不会被风吹落。" 于辛在现场寄语青年,要将个人前途融入国家发展的浪潮。他引用父亲的教导—— " 青年人的肩膀,要先扛得起国家的急难 ",呼吁新一代以 " 一生献宏谋 " 的赤诚,续写与国同频的时代答卷。
张翼认为,青年时期的学习能力远超成年人,这份天然禀赋让青春阶段成为创新活力的爆发期。他表示,中国青年的青春力量有着丰富的维度:既敢闯理论创新的 " 无人区 ",又善搭科技转化的 " 快车道 ",让知识成果快速落地为发展动能。
科技赋能:
津门智造显硬核实力
天津大学脑机接口团队意念操控无人机过障碍飞行、伽利略机器狗跳跃站立互动、帕西尼灵巧手毫秒级模仿……天津正写就科技未来!活动第二篇章紧扣 " 奋楫津门 " 主题,通过短片串联起天津前沿科技案例,并邀请技术团队三位青年代表登台展示津门炫酷科技成果,以脱口秀形式呈现新质青年如何 " 造新活儿 ",优秀企业代表场景化讲述天津 12 条重点产业链背后的生动实践,使观众看到既有科技硬实力,又有人文温度与归属感的生动天津,全方位呈现 " 在天津看见未来 " 的智造新活力。

天津大学脑机接口科研团队展示通过脑电波控制无人机穿越圆圈

伽利略机器狗
天津大学医学院助理研究员、正高级工程师于海情深耕脑—机接口与神经信号处理领域多年,由她主持的国家自然青年基金项目聚焦 " 群体脑 - 机接口中的脑际神经耦合建模 ",突破传统单人脑机接口局限,将研究视角投向群体社交互动中的脑际神经影响。谈及对广大青年科研人员的建议,她鼓励学弟学妹们以广泛地阅读、思考与交流保持科研激情,用持续探索助力领域发展,彰显青年科研者的朝气与坚守。
青春作答:
双向奔赴绘发展蓝图
" 身处浪潮之中,我如何成为一朵奋勇争先的浪花?" 第三篇章抛出青春之问,以未来职业概念时装秀、青春分享会等节目形式,展现天津与青年的双向奔赴——天津成就青年梦想,青年塑造天津未来。三位来自高校科研、天开园创业等不同领域的青年分享了从课堂理论跃入时代浪潮,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要的鲜活故事。尾声,全场共同唱响《有我》,激励青年扎实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路,勇做时代的 " 弄潮儿 ",将整场活动的气氛推向最高潮。
在火热的气氛中,现场的青年代表分享了自己的青春故事和激动心情。" 我的研究聚焦于一种名为‘超临界二氧化碳’的革命性工质。它像一位‘多面超人’,拥有改变世界的不同形态。我们能用它来驱动未来核能技术的革新。" 天津大学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陈煜,向记者描述着未来火星能源基地与深海探测装备的无限可能。

青春歌舞《有我》(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11 月 18 日至 21 日," 青春华章 · 踏浪新质潮 " 活动中,全国二十余家媒体的近百名工作者与正能量网络名人,走访天津高新园区、高校实验室等创新高地,记录新能源、生物科技等领域的突破与方向。
昨日的活动既深化了青年对全会精神的理解,更凝聚起奋进力量,让新质生产力的种子在海河两岸生根结果。活动也令思想的涟漪在师生间荡漾,天津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刘琪表示,未来将更加坚定教学方向,不仅要传授理论知识,更要致力于点燃学生内心的激情。天津大学医学院电子信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赵若言表示,如今自己对家国情怀有了更深刻地认识,未来将为国家发展不懈奋斗,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