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 " 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 " 的重要指示精神,主动应对全球传播生态结构性变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11 月 23 日,《国际传播研究》新刊于暨南大学国际传播研究院 2025 学术年会正式首发。广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李宜航出席会议并作《国际传播研究》集刊正式发布主旨发言。


本次学术年会作为《国际传播研究》集刊首发的重要平台,获得多方鼎力支持。会议由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指导,暨南大学国际传播研究院主办,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国际传播研究》编辑部、大数据与国际传播重点实验室协办。会议主题为 " 智能时代的全球传播变革与中国叙事创新 "。广东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林如鹏,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副院长范大祺,暨南大学党委书记孙彧等出席会议。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支庭荣主持会议。

寄语凝共识:锚定国家战略,赋能传播创新
林如鹏在致辞中指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体现,本次学术年会的召开体现了新闻传播学科回应时代命题的担当。在服务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需把握三个核心:一是强化 " 理论根基 ",深入研究智能时代传播规律,构建中国特色国际传播自主知识体系;二是夯实 " 人才支撑 ",优化课程体系,将中国叙事能力、智能传播技术、跨文化沟通素养纳入核心培养目标;三是激活 " 实践动能 ",推动高校与政府、媒体深化合作,在重大国际议题与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中锻炼队伍。期待与会专家学者紧扣 " 智能时代传播变革 " 这一核心议题,直面当前面临的挑战与难题,让思想碰撞催生更多创新思路与解决方案。

孙彧代表暨南大学向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国际传播进入 " 提质增效、守正创新 " 关键阶段,作为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学府,暨南大学始终肩负 "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洲四海 " 的使命。近年来
,暨南大学立足 " 侨校 + 名校 " 发展定位,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作为核心使命之一,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在推动中国故事、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暨南大学将发挥侨校优势,为国际传播工作贡献暨南智慧和暨南力量。

李宜航指出,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载体,正处在 " 再造一个新广东 " 的关键阶段,既要当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更要成为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 " 重要窗口 " 与 " 关键枢纽 "。《国际传播研究》集刊的发布是广东社科界以学术自觉回应全球传播生态变革的重要实践,标志着广东省在国际传播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一个 " 学术引领实践、实践反哺学术 " 的系统工程从蓝图走向现实。李宜航对集刊未来发展提出三点期望:一是坚守政治底色,把准方向坐标;二是深化校地协同,激活融合动能;三是聚焦实战导向,彰显广东担当,全力将该集刊打造成为服务国家国际传播战略的全新高水平学术阵地。

学界代表为《国际传播研究》集刊送上诚挚寄语。各位专家学者立足全球传播生态变革的时代背景,肯定了集刊创刊的战略价值与学术意义,认为其为建构中国特色国际传播自主知识体系搭建了重要平台。寄语中既饱含对集刊坚守政治底色、严把学术质量的期许,也提出了深化跨学科融合、推动理论与实践互促、搭建中外学术交流桥梁的殷切希望,鼓励集刊以高质量学术成果回应中国之问与世界之问,成为彰显中国智慧、发出中国声音的高水平学术阵地。




新刊立标杆:深耕国际传播,彰显广东担当
《国际传播研究》集刊由省社科联与暨南大学携手打造,从诞生之初就深植 " 学术 + 实践 " 的双重基因。集刊编委会阵容强大,集结 27 位全国各大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研究方向涵盖新闻学理论、大众传播学、媒体融合、数字传播、财经新闻等核心板块,兼具深厚的学术积淀与对行业前沿的敏锐洞察。编委会专家深度参与选题策划、内容审校与学术把关,以深厚的学术积淀与专业视野,为集刊内容质量筑牢核心保障。

此次发布的《国际传播研究》(第 1 辑)共收录 16 篇文章,汇聚了国内顶尖专家的智慧结晶,内容兼具学术深度与现实观照:既有对 AI 赋能国际传播、智能体重构传播体系等技术前沿的探索;也有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传播的典型案例剖析;既关注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的全球表达,也聚焦 " 全球南方 " 与 " 一带一路 " 的传播创新,与广东的国际传播实践同频共振,为破解国际传播难题提供了重要学术支撑。

《国际传播研究》内容概览
今年以来,省社科联以 " 走在前列 " 为总目标,联合省内高校与科研机构系统谋划,有组织地创办了 13 本特色学术集刊,构建起多学科协同、全链条规范的学术集刊矩阵。与此同时,省社科联配套出台了《省社科联学术集刊管理办法》,坚持 " 成熟一本、推出一本 " 的原则,确保每本集刊都起步于高起点、成长于规范化、发展于精耕细作。这一举措有效激活了我省社科界的思想活力与学术动能,争取为地方社科事业服务国家战略探索出新路径,彰显广东在全国发展大局中 " 走在前、作示范、挑大梁 " 的责任担当。
会议期间,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暨南大学国际传播研究院 " 海外社交平台国际传播效果评价体系及指数研究 " 合作签约仪式、暨南大学国际传播研究院项目发布会、专家圆桌对话、学者主旨演讲等活动顺利举行。来自全国的 70 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