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新闻网 昨天
游客26秒视频引来117万点赞 2万评论晒照片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十月下旬,一段广西来哈的游客在网约车内拍下的视频,温暖了无数人。雪夜中,游客乘坐的车辆驶过哈尔滨火车站,司机师傅一句 " 现在马上拿出手机,对准左边窗户,我给你放个小曲 ",为窗外景色配上了恰到好处的背景音乐。这段视频收获了 117 万网友的点赞,更在两万人次的评论区引发了一场温暖的接力。

网友们纷纷晒出自己在哈尔滨拍摄的照片,汇聚成一本 " 城市记忆相册 "。一张照片引爆全网晒照,哈尔滨用它特有的方式,留住了每一位到访者的心。

一张照片,一个故事

在视频的评论区,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们分享着各自与哈尔滨的故事。

一位河南游客留言:" 难怪被称为东方小巴黎。" 字里行间满是赞叹。一位上海游客分享的照片里,几位陌生年轻人正在冰雪大世界帮她调整拍照姿势,画面温馨有爱。

这些照片或许不够专业,却格外真实动人。每张照片背后,都藏着一段珍贵的记忆。

一位网友回忆起大学时光:" 看到哈站的照片,突然想起当年坐 51 路公交车去实习的日子,真想念啊。"

风景与温情,都是这座城的底色

哈尔滨最打动人的,不只有美景,还有那些暖心的人与事。

有游客感慨:" 哈尔滨的建筑被低估了。道里、道外,每条街道都有不同的韵味。中央大街的建筑,自成一派的美丽。"

" 哈尔滨骨子里有一种浪漫,那是北方特有的浪漫。" 一位网友这样写道。这种浪漫在中央大街的露天演出中流淌,在街头艺人的琴声里飘扬,在每个转角遇见的建筑细节中沉淀。

还有网友深情地说:" 东北有着深沉的过往、炽热的心灵、粗犷中的优雅、沉默中的力量。就像冰与火之歌——冰是这片土地的严寒,火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这份独特的气质,让远方的网友心生向往。一位南方小姑娘留言:" 从小向往北方的雪,哈尔滨等等我,等我长大了一定要来住上一整年。"

真诚,是最动人的待客之道

出租车、公交车、网约车司机是这座城市流动的名片。他们的热情服务,成为许多游客认识哈尔滨的第一扇窗。

龙运现代公司的五星驾驶员王振东说:" 我们每年都要接受培训,学习简单的英语对话和城市导览。遇到外地游客,我会主动介绍哈尔滨的冰雪文化、建筑历史和特色小吃,还会推荐本地人常去的早市夜市,让他们感觉不像游客,更像回家。"

这份真诚,游客们都感受到了。一位游客分享了一段有趣经历:" 哈尔滨的出租车大哥也是真能唠嗑,每一个都特别热情。有一天吃完烧烤打车回酒店,师傅问我去吃烧烤啦?我说对啊,真好吃。师傅又问我喝酒没?我说没喝。然后他沉默了一阵。等红灯的时候,他猛地拉上手刹,迅速转过头来贴脸问我‘吃烧烤咋能不喝酒呢?! ’ "

还有游客补充:" 在哈尔滨打车时,司机师傅看见我在拍照,特意放慢车速,几乎停了下来,对游客特别体贴。"

" 除了哈尔滨的美,我更爱东北的人。" 留言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从走马观花的 " 打卡 ",到深入其中的 " 生活 " 哈尔滨的走红,源于一份真诚。没有过度包装,没有刻意营销,只用最本真的城市风貌和最淳朴的待客之道,让每个来访的人都感受到被尊重、被欢迎。

一位网友说得真切:" 游客最想要的是沉浸式的体验,这正是哈尔滨最打动人的地方。" 让游客成为城市的参与者,用镜头记录属于自己的瞬间,再通过分享让温暖传递——这或许就是哈尔滨文旅最好的宣传。

如今,这个由一段视频开启的 " 人生照片 " 故事还在继续。有的游客带着美好回忆离开,有的正在准备行装到来,而哈尔滨人,始终用他们特有的热情,迎接着八方来客。

在这本越来越厚的 " 城市记忆相册 " 里,每张照片都在诉说着一段温暖的相遇。而这座城市的故事,还在继续被书写、被珍藏。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记者:杨大维文 / 摄 / 视频

编辑:刘奕萱

相关标签

哈尔滨 巴黎 上海 河南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