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领导相处,你单纯地把下棋当下棋,打球当打球,那你就算赢了,也是输了!
跟领导吃饭,也是一样,你以为吃的是什么?吃的不是饭,喝的不是酒,是人情世故,是游戏规则!
《资治通鉴》中这场历史性的饭局,要了一代名将周亚夫的命!读了令人唏嘘不已!

公元前 143 年,一代名将周亚夫在狱中绝食明志,最终吐血而亡。
周亚夫为什么会惨死狱中?
周亚夫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读完周亚夫的故事,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一个人,往往成于他的性格,也败于他的性格。周亚夫可以说就是这样一个特例。
公元前 147 年,周亚夫不满汉景帝,称病不去上班,被汉景帝免去丞相之职。
公元前 143 年,三年多后,汉景帝在皇宫宴请周亚夫。
这是周亚夫在丞相职位上被免职之后,汉景帝对周亚夫的一次重要接见。
这其中自然也是一场重大的考验。
时隔近四年,汉景帝为什么要宴请周亚夫?
这既是试探,也是考验,同时也是周亚夫最后的机会。
皇帝不会闲着没事请大臣吃饭,如果在某个时期宴请重臣,这种时机往往不是普通的聚会,而是帝王身体状况不佳,可能快不行了。
汉景帝此时,应该也是身体状况堪忧,所以这场饭局,也是对周亚夫的极为重要的考验。
汉景帝表面上是请周亚夫吃饭,但是,实际上却给他设了一个难题:赐给他一大块没有切开的肉,也没有配筷子。
周亚夫看到后,心里觉得自己好歹是有功之臣,曾经贵为丞相,现在至少还有爵位在身,这样对待自己显然不公平。
于是,周亚夫让负责宴席的人给他上一双筷子。
汉景帝看着周亚夫,笑着说:" 怎么,你还不满意?"
周亚夫这才意识到自己惹恼了汉景帝,赶紧脱下帽子叩头请罪。
汉景帝冷冷地说:" 起来吧。"
周亚夫见状,知道自己已经惹怒了皇帝,也不再多留,便小步急走退出。
汉景帝看着周亚夫离开的背影,说道:" 看他那一脸委屈的样子,这样的人,能做少主的辅佐之臣吗?"
答案自然是:肯定不行!
这时,汉景帝恐怕已经有了除掉周亚夫的想法。

不久之后,周亚夫的儿子为父亲购买陪葬品,买了 500 副盔甲和盾牌,让人搬到家里。
但是,周公子这个混球,却想让帮工白干活不给工钱。
这些帮工看到周家堂堂侯爵竟然拖欠工资,便跑到皇宫门口跪着告状。
汉景帝得知此事,发现牵连到周亚夫,于是将周亚夫抓进监狱。
但是,面对狱卒的审问,周亚夫理都不理。
汉景帝听到汇报后破口大骂,说:" 就算没有口供,也要治他的罪。"
于是招来廷尉,下旨让廷尉亲自去审周亚夫。
廷尉领会了皇帝的意思,跑去责问周亚夫:" 你为什么要谋反?"
周亚夫回答:" 我买的那些盔甲、盾牌只是陪葬品,哪里来的谋反?"
廷尉说道:" 你就算不想在地上谋反,到了地下也会谋反。"
于是,对周亚夫该上刑就上刑,该羞辱就羞辱。很明显,廷尉吃准了皇帝的心思,就是要把周亚夫弄死在监狱里。
周亚夫一开始被捕时就想自杀,夫人苦劝他,他才没有自杀。
此时,他也意识到自己不可能活着出去了,于是绝食五天,最后吐血而死。
一代名将就这样冤死狱中。
周亚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悲惨遭遇呢?
这里面有很多历史教训值得我们总结。

1,功高震主的危险
周亚夫帮助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掌控兵权,声威显赫。
后来,汉景帝又把他提拔为丞相,可以说周亚夫已经成为皇权之下的第一人。
加上他有超强的个人能力,这很容易让汉景帝缺乏安全感。
尤其是汉景帝这时候身体已经不行了,在考虑为儿子选择辅政大臣的时候,这场饭局其实是对周亚夫的试探和考验,结果周亚夫给了一张不及格的答卷。
2,性格决定命运
周亚夫为人严谨刚直,虽然在汉景帝时期经常与汉景帝唱反调,但这样的人领导往往还是比较放心的,至少汉景帝在的时候能压得住周亚夫,所以没有除掉他的意思。
但是,汉景帝眼看要走了,走之前一定要把周亚夫妥善安置,要么让他先走一步,要么留给儿子。
很显然,周亚夫的性格,也决定了他很难通过汉景帝的最后一道考验。
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周亚夫过于刚硬,缺乏迂回生存的智慧,可以说性格决定命运。
3,政治斗争的残酷性
周亚夫肯定没有谋反的心思,他儿子的事也只是一个导火索。
真正的原因是汉景帝要为儿子除掉威胁,避免尾大不掉。
像周亚夫这样的正直、刚直的大臣,虽然坚持原则,但在将来辅佐小皇帝时,很容易压制皇权。
而压制皇权时间长了,往往就会滋生不该有的心思!
臣子太强势,这是皇权所不能容忍的,所以周亚夫被除掉也在预料之中。
周亚夫身上有很强烈的性格特色,对我们普通人也有启发。

我们很多人身上也有这样的特点,做人比较有原则,比较倔,不愿意向别人服软低头,这是成事优势,也是致命弱点:
1,居安思危,低调务实。
能力很强,也要懂得收敛锋芒,保持谦逊。
即使身处顺境、春风得意,也不要过度张扬,以免引发他人的不安、嫉妒和羡慕,这些都会带来麻烦。
2,提升生存智慧,刚柔并济。
跟领导相处时,既要坚持原则,也要懂得审时度势。
周亚夫在与汉景帝相处时,过度坚持原则,无论是王皇后的哥哥王信封侯,还是匈奴的几个小部落封侯,周亚夫都投了反对票。
尤其是在汉景帝给匈奴那几个小部落首领封侯后,周亚夫更是称病不去上朝,明显与汉景帝唱对台戏,自然不会被汉景帝容忍。
在最后的考验中,周亚夫情绪管理也不到位,把情绪表现在脸上,不懂得刚柔并济。
4,理解游戏规则,保持清醒认知。
周亚夫的悲剧,很大程度上源于他的性格和对权力游戏规则的认知不足。这是导致悲剧的主要原因。
他对游戏规则的理解不够透彻。
在任何游戏中,游戏规则的解释权往往掌握在强者手中。
只有认清这个现实,才不会盲目理想化,追求所谓的公平和公正。
无论能力多强、功劳多大,都要明白谁才是真正做主的人,谁才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
周亚夫的命运,是古代君臣关系的典型悲剧。
核心问题在于周亚夫性格太过刚直,这也成为了悲剧的主要原因。
从汉景帝的视角来看,除掉周亚夫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周亚夫稍微服软,极有可能会被留下,成为辅佐未来皇帝的重要大臣。但是,他偏偏性格太过刚直。
这也提醒我们,在个人取得成就之后,一定要保持清醒认知,警惕潜在风险。在复杂的关系中,要在原则和变通之间找到平衡,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性格,让自己陷入困境。一定要把自己的生存和长远价值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争一时之气。
历史并不是要告诉我们做人要圆滑世故,而是要我们在坚守底线的同时,以更智慧的方式保全自己,甚至修正自己的处事方式,顺势而为。
你觉得是这样吗?
煮酒论英雄,读史通谋略。
关注我,每天为你分享读史感悟。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