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为指南者留学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从 2002 年的1150 元到 2020 年定格在2170 元,雅思在中国大陆的涨价史延续近 20 年。
每一次调价都见证了留学市场的高歌猛进,也让 " 考雅思 = 烧钱 " 成为考生共识。
但在几天前,雅思突然官宣普通类考试费降至 1990 元,转考退考费同步下调,打破了 " 只涨不跌 " 的神话!

令屠雅勇士们,既 " 惊喜 " 又 " 惊吓 "!
1
主动降价,雅思绷不住了
说起来,雅思进入中国大陆后,便开启了稳步的涨价之路。
2002 年 4 月,报名费从 1150 元上调至 1250 元,正式拉开涨价序幕。
2018 年,学术类考费从 1960 元提升至 2020 元,复议费也从 1000 元涨至 1400 元。
2020 年,学术类考费再次上调至 2170 元,此后五年保持稳定,直到 2025 年末的降价公告打破僵局。

中国港澳台地区的涨价节奏更为密集:2024 年 4 月三地学术类考费集体上调,香港涨至 2500 港币、澳门 2830 港币、台湾 7700 新台币。
2025 年 3 月,港澳地区再次加码,纸笔考费分别涨至 2650 港币、2990 港币,机考费用也同步上调。

虽然考一次雅思只要两千多,但问题是很少有人一次就考出理想的分数,据统计多数考生需 2.8 次才能考出目标分数。
雅思有多 " 碎钞 "?国内考生的平均备考成本高达 6500 元,再加上教材、培训等费用,雅思绝对是留学申请中一笔不小的开支。

看完考生们的真实账单,答案会更具象:有人为冲分报了 5 万的高端培训班,后续又辗转中国香港、泰国赴考,总花费不下 8 万。

有人前前后后考了 5 次仍未达标,还不算前期报班开销,无奈花 2 万转投托福阵营重新起步。
还有考生原本规划 2 万内搞定雅思,结果大陆考场 6 战失利后,又冲去亚太地区再考 2 次,最终总花费超 3 万,远超预算的结果让他满是沮丧。

2
雅思降价,学费却飙升
与雅思费用的 " 重返 8 年前 " 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各地区留学费用的疯涨,英国学费以 " 每年 3%-5%" 的固定涨幅持续攀升,港新更是涨得一骑绝尘!

V
S

以我们的老朋友 UCL 为例,5 年时间同一专业学费直接翻了一番:20fall 某专业学费是 £ 20110,当时汇率 8.5,大约人民币 17w 多,现在 2025 年,学费涨到 £ 36500,再加上 9.3 的汇率,折合人民币 34w ……
五年暴涨 17 万只是一个缩影!2024/25 学年,UCL 国际生的学费在 £ 28,100-41,000 之间,相较于上一年的 £ 26,200- £ 38,300,大约上调了 7%-9%。
更不要说一些热门专业,例如金融学理学硕士,2025 年最新学费为 48250 磅,2023 年学费为 38000 磅,每个申请季都在涨,2 年直接暴涨 10 万,什么概念?

再看港新,有过之而无不及,香港八大院校硕士学费近 3 年平均涨幅达 15%-20%。商科专业学费已普遍突破 40 万港币,部分文科专业学费也快突破 20 万大关了。

今年港大商学院最低的 39.8w、港中文商学院最低的 30w,贵不贵你自行体会!
除了商科,工科专业也在涨,港大工程学院多个专业学费统一上调 5.5w,其中包括创新设计与科技、工业工程与物流管理、能源工程理学硕士等,学费从原先的 32w,清一色站上了 37.5w 港币。

相较于中国香港和英国学费的飙升猛涨,新二所的涨幅会更温和但绝不算亲民。
工科专业的学费平均在 3.5 万新币,商科学费则高达 5 万新币,客观说留学成本也不输英国。
新国立计算硕士在 26fall 的学费达到 67,144 新币,相当于一年增长了约 3.2 万元。
南洋理工的区块链理学硕士也升至 63,220 新币,年涨幅约 2.1 万元。
更令人悲伤的是,从当前行业背景与供需逻辑来看,短期内一年硕学费下降的可能性极低,但抢人的行动却绝不会止步!
一边疯狂涨价,一边猛收中国学生,钱包和 offer 全被拿捏得死死的!

3
雅思降价,谁在受益?
所以对比学费涨到让人难以接受,雅思此番主动降价算是大派福利?NO,10 年涨价 8 次却在此刻 " 让利 ",是因为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

市场分流:新兴考试瓜分份额

托福和雅思,曾经的 " 语言双雄 ",早已被多强混战取代。
PTE 凭借 1750 元的低价、24 小时出分的优势,2024 年中国大陆考生人数同比增长 78%;多邻国以 49 美元的定价、在家考试的便捷性,成为应急申请的首选。
托福虽定价 2100 元,但改革后 "90 分钟考完、生活场景题型占比高 " 的特点,吸引了大量短期冲刺型考生。
另一方面,2024 年雅思在大陆的考生占比从 2019 年的 72% 降至 68%,雅思的传统优势不断被稀释,降价或是无奈的 " 救世之举 "!

信任危机:技术故障重创口碑

说完外患再说内忧,还记得上周我们说到雅思机考大乌龙吗?(事件详情可以看这里:" 退费 1.4 亿,涉及 7 万人!" 雅思爆出惊天大乌龙,10 年涨价 8 次狂割韭菜,凭什么牛津、剑桥都死磕它?)
系统故障导致近 50 场考试成绩误判,考生成绩偏差 0.5-1.5 分,有人因这 0.5 分错失全额奖学金,有人被迫多考三次多花 1.5 万元,甚至有考生因成绩误判改变人生轨迹。

尽管官方推出 " 全额退费 + 成绩重评 " 方案,但对于已错过申请截止期的考生,损失无法挽回。
社交平台上雅思成绩误判话题,阅读量突破 2.8 亿,雅思的权威性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双重压力下,雅思选择了降价破局,既用真金白银的优惠吸引价格敏感型考生,又试图通过 " 让利 " 缓解舆论压力,重建考生信任。

考生受益,但录取难度更高了

与雅思 " 降价格 " 相对应的是,托福正在 " 降难度 "!
2026 年新托福上线,取消复杂综合任务、缩短考试时长,让考生平均出分时间从 3-4 个月缩短至 1.5-2 个月,B2 水平考生冲 C1 的通过率提升 35%,精准吸引基础薄弱、时间紧张的考生群体。
一个降价格一个降难度,看似考生成了最大赢家,但结局却是明降暗升,顶尖院校的筛选标准一再升级。
今年 NUS 法学院突然宣布,法学硕士(LLM)语言录取要求从雅思 7.0 上调至 7.5,直接对标牛津、剑桥。
除了雅思 7.5 硬门槛,官网透露:所有入围申请者还需在 11 月 -1 月接受额外的语言能力评估。
NUS 法学院的语言提分操作并非个例。港新留学申请热度居高不下,顶尖院校的语言门槛正集体收紧,法学项目尤具代表性。
香港大学 MCL 项目语言要求原本低于 LLM 项目,今年起两者标准统一上调:雅思需达到 7 分,且单项不低于 6.5 分。
JD 项目的语言要求更是全面升级,从过去 " 写作 7.0、其余单项 6.5" 的标准,调整为所有单项均需达到 7.0 分。
即便是向来对语言成绩相对宽松的香港城市大学,近两年来法学硕士的实际录取水平也明显提升。从今年的录取画像看,雅思成绩普遍达到 7.0 分甚至 7.5 分,较以往 6.5 分的常见门槛有了显著提高。

另一方面,语言成绩的 " 筛选功能 " 被弱化,院校更看重考生的学术能力、科研经历、文书质量和面试表现。
语言成绩的 " 含金量 " 成为 " 达标线 ",新的竞争焦点在不断出现。顶尖院校想要的,从来不是一个 " 达标 " 的语言分数,而是具备扎实学术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申请者。
最后,说说备考规划中,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关键点:语言成绩的有效期。
多数院校要求语言成绩有效期为 2 年,香港大学 2026fall 新规,将授课型研究生的语言成绩有效期从 " 提交申请前两年 " 改为 " 入学前两年的 9 月 1 日之后 "。
这意味着,2026 年 9 月入学的考生,必须提供 2024 年 9 月 1 日之后考取的成绩,提前 " 囤分 " 的考生可能面临成绩作废的风险。
因此盲目提前考试不仅可能浪费时间和金钱,还可能因政策变动导致成绩失效。
建议在申请截止日前 6-12 个月投入考试,既保证成绩有效,又能及时根据院校政策调整考试类型。
END
▼
需要一对一留学规划指导
扫码获取专属顾问咨询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