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新闻网 8小时前
大剧院·小剧场系列报道 从“惠民普及”到“双向奔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从 2022 年 10 月保利剧院公司正式进驻运管哈尔滨大剧院,到 2025 年 10 月的三年间,哈尔滨大剧院 · 小剧场以年均 80 场演出、2 万人次观演的频率,让 58602 名观众跨越山海走进艺术殿堂。这个承载着城市文化温度的方寸空间,既以惠民初心打破艺术与大众间的壁垒,又以市场化探索激活本土艺术生命力,为 " 音乐之城 " 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鲜活动能。

" 爱乐之城 " 市民音乐会作为哈尔滨大剧院 · 小剧场的核心品牌,脱胎于保利院线深厚的惠民基因,始终坚守双重使命:一是低价惠民,最低 30 元、最高不超 180 元的票价叠加常年折扣,让全年平均票价稳定在 80 元以内,普通市民轻松就能拥抱艺术;二是搭建沃土,小剧场相对灵活的演出场景,为哈尔滨本土艺术力量提供了专业展示平台,让高校艺术群体与哈尔滨本土民营乐团的声音得以广泛传播,让 " 音乐之城 " 的底蕴真正落地生根。

哈尔滨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营销中心负责人张跃介绍,小剧场的舞台上既有哈尔滨市爱乐室内乐团、黑龙江孙子兵法研究会军旅艺术团、哈尔滨冻梨合唱团等深耕本土多年的成熟团体,也有哈尔滨音乐学院中俄管乐团这样的新生力量。为保障演出品质,剧院对合作团体有着明确的专业要求——即便是民营乐团,成员也需具备扎实的专业演出水准或深厚学术背景,其中不乏高校导师、在职教师及海外深造归来的艺术家;而与哈尔滨音乐学院的深度合作,更成为校企融合的生动实践,让优秀学生与职业乐手同台历练,提前接轨市场检验。

哈尔滨大剧院与演出团体构建起深度联动的共生机制,以票房分成模式给予实打实的扶持,剧院主动承担运营成本风险,与乐团共享票房收益,既保障了各团体每月稳定的演出频次,更以市场为导向倒逼演出剧目贴近大众需求。哈尔滨音乐学院中俄管乐团的 " 经典留声机 " 系列,便是这场双向奔赴的成功范例。在哈尔滨大剧院的专业建议下,乐团跳出传统古典音乐的刻板框架,将 80 后、90 后的青春流行曲目融入演出,用通俗化表达打破艺术的严肃感,让西洋乐走进寻常生活。

2025 年 8 月 31 日," 经典留声机 " 系列演出的首场演出在前期票房平平的情况下,经哈尔滨大剧院精准营销助力最终圆满售罄,从《爱乐之城》《速度与激情》到《狮子王》《灌篮高手》,演出既有对电影情的致敬又有对动漫魂的呐喊,观众 " 意犹未尽 " 的热烈反馈,让剧院迅速策划推出 10 月 3 日的第二场 " 经典留声机 " 演出。国庆档这场融入趣味互动、动漫角色头套演奏、巨型道具的音乐会,将西洋乐与生活趣味巧妙融合,不仅再度实现售罄,更创下近三年哈尔滨大剧院 · 小剧场票房纪录—— 400 余个座位全部售罄,并斩获 4 万元票房,平均票价达 100 元,也让剧院萌生了将 " 经典留声机 " 系列演出推向歌剧厅的构想,让 " 欢乐惠民 " 的演出模式辐射更广泛的观众。

如今,市场化运作的理念已深度融入各合作团体的发展基因。曾经缺乏长期规划的民营乐团,会在 10 月末便主动与哈尔滨大剧院沟通次年演出计划;哈尔滨音乐学院中俄管乐团,也在市场规律的引导下逐渐打破 " 教学作息 " 的局限,向职业乐团的专业标准稳步靠拢。剧院、观众与艺术团体形成的良性闭环生态,让小剧场不再只是单纯的艺术展示舞台,更成为培育本土艺术力量、传播城市文化魅力的重要载体。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记者:于秋莹

图片由陈嘉轩提供

编辑:刘奕萱

相关标签

哈尔滨 艺术 音乐 黑龙江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