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世汽车 11-24
禾赛科技连发三大核心成果,ATX焕新版在手订单已超400万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在智能驾驶感知层技术竞速中,激光雷达始终是核心赛道。2025 年 11 月 24 日,禾赛科技举办技术开放日,集中发布了基于 RISC-V 架构激光雷达专用高性能智能主控芯片费米 C500、全球唯一「光子隔离」安全技术以及 256 线安全激光雷达 ATX 焕新版三大核心成果,不仅补齐了其全栈自研的最后一块拼图,更从芯片底层、安全技术、产品落地三个维度,勾勒出激光雷达行业技术演进与市场渗透的清晰脉络。

累计交付 1.85 亿颗,全栈自研完成最后一块拼图

激光雷达的竞争,早已从整机制造延伸至核心芯片的自主可控。而禾赛科技此次推出的费米 C500 芯片,补齐了其第四代芯片平台全栈自研的最后一块拼图。

图片来源:禾赛科技(下同)

这款基于 RISC-V 架构的激光雷达专用高性能智能主控芯片,实现了功能安全与网络安全的双重突破——作为全球首款片上融合双重安全认证的激光雷达专用主控芯片,它单芯片集成 MCU、FPGA、ADC 于一体,从硬件层面直接满足车载场景对可靠性和信息安全的严苛要求。更值得关注的是,费米 C500 内置点云智慧引擎 IPE,搭载 256-core 波形处理核,能够智能滤除环境噪点,让激光雷达在复杂天气条件下仍能输出高精度感知数据。

禾赛对芯片化路径的坚持,源于其多年前的判断:芯片化收发架构是激光雷达的唯一终局,一流的激光雷达企业必须具备一流的芯片研发能力。

回溯其研发历程,早在 2017 年,禾赛便启动激光雷达专用 ASIC 芯片研发,历经四代芯片平台迭代,如今已成为行业内唯一实现激光器、探测器、激光驱动器、TIA 芯片、ADC 芯片、数字信号处理器和控制器七大关键部件全栈自研的企业。这一布局的成果已充分显现。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11 月,禾赛已有 16 款自研芯片获得 AEC-Q 车规认证,自研芯片和半导体器件累计交付量达 1.85 亿颗,位居全球第一。

全面布局激光雷达,适配多类型场景

行业内关于数字激光雷达与模拟激光雷达的分类争议,影响着市场对技术路线的判断。对此,禾赛科技给出了明确的观点:所有激光雷达本质上都是数字激光雷达。

究其原理,当前所有激光雷达的工作流程中均包含模数转换环节,最终输出的都是数字信号,这一特性与数码相机的工作逻辑高度相似。而行业主流的 APD、SiPM、SPAD 三种激光探测技术,并无绝对的技术优劣之分,仅是适配场景不同,如同新能源汽车的纯电与增程路线,核心是匹配用户需求。

基于这一认知,禾赛并未押注单一技术路线,而是实现了全技术布局。据其官方信息,在 APD 领域,其 Pandar 系列深耕 L4 级自动驾驶高性能激光雷达市场,全球 TOP 10 Robotaxi 企业中有 9 家将其作为主激光雷达,该系列在无人驾驶领域的市占率超 60%,累计贡献营收超 30 亿元;在 SiPM 领域,AT 系列成为 L2 级车规级主激光雷达的主流选择,AT128+ATX 合计量产交付约 200 万台,市占率接近 50%;在 SPAD 领域,禾赛的布局更具前瞻性—— 2020 年启动技术研发,2023 年底战略并购瑞士芯片设计公司 Fastree 3D,使其成为全球 SPAD 数字激光雷达专利储备最早、最深厚的企业。

2022 年,禾赛推出全球首款车规量产上车的 SPAD 数字激光雷达 FT120;2025 年,其最新发布的 800 线 SPAD 数字激光雷达 ETX,成为全球测距最远的车规级超远距激光雷达,专为 L3 有条件自动驾驶及 L4 级自动驾驶设计。据悉,ETX 搭载国内首款自研远距激光雷达 SPAD-SoC 芯片,可适配舱内挡风玻璃后安装场景,在视窗高度仅 32mm 的前提下,实现 400 米(@10% 反射率)超远测距,角分辨率最高达 0.05 ° x 0.025 °。而于今年发布的 FTX 作为第二代纯固态车规级激光雷达,升级纯固态电子扫描技术,实现水平视场 180 °、垂直视场 140 ° 的全球最广视野,进一步完善了 SPAD 技术的产品矩阵。

技术路线的全面布局,让禾赛收获了市场认可:ETX 已获多家海外头部车企和国内新势力定点,ETX+FTX 组成的「千厘眼 B」产品组合,更是拿下市面上唯一的 L3 级有条件自动驾驶乘用车激光雷达全家桶定点。

推出光子隔离安全技术提升激光雷达安全性

对于自动驾驶而言,激光雷达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是不可逾越的底线。行业内部分传统 SPAD 主激光雷达方案存在明显的安全短板:少量激光器配合数十个并行接收通道,通道间无隔离设计,易引发 " 鬼影 "、" 高反膨胀 "、" 误滤除 " 等问题,进而导致 AEB 误触发、误报、漏报等重大安全隐患,且在雨天环境下问题会进一步加剧。

针对这一行业痛点,禾赛推出全球首创的光子隔离安全技术。该技术的核心逻辑是实现物理层级的光子隔离:上百颗激光器与上百个探测通道一一对应,可独立开启的探测通道数达到传统 SPAD 方案的 10 倍,可避免通道间串扰引发的 " 鬼影 " 问题;每一颗激光器均可独立发光并具备动态曝光功能,即便在高反膨胀或雨天场景下,点云数据仍能保持极高的置信度。

禾赛联合创始人及首席科学家孙恺博士的比喻形象地解释了这一技术差异:禾赛的激光雷达如同可编程的 LED 阵列大灯,每个灯珠可独立控制;而传统 SPAD 方案则像传统卤素大灯,一次只能点亮一片。目前,光子隔离技术已搭载于 Pandar 系列、AT 系列、ETX 等主激光雷达产品,可实现物理层面的零误报,进一步提升激光雷达的安全可靠性。

ATX焕新版性能参数升级,在手订单规模超 400 万台

在技术落地层面,禾赛此次推出的 ATX 焕新版成为焦点。作为面向 L2 级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设计的小巧型远距激光雷达,ATX 自 2025 年一季度大规模量产后,已累计交付近 100 万台,成为 2025 年量产车型中最普及的标配安全件。

此次焕新版搭载费米 C500 芯片,性能实现全面跃升:旗舰配置升级至 256 线,最佳角分辨率可达 0.08 ° x 0.05 °,测距能力可达 230m(@10% 反射率),点频 3,840,000 点 / 秒,相较上一代产品翻倍。同时,光子隔离技术和点云智慧引擎 IPE 的嵌入,进一步强化了其在高反、雨雾等复杂场景下的适应能力。

市场反馈印证了产品竞争力。据透露,目前,ATX 焕新版的在手订单规模已超过 400 万台,来自多家全球头部主机厂,将于 2026 年 4 月开启量产交付。这一订单规模,不仅体现了主机厂对禾赛技术的认可,也反映出 L2 级辅助驾驶市场对高安全性激光雷达的旺盛需求。

从行业整体数据来看,禾赛的市场表现同样亮眼:2025 年 11 月中旬,其累计第 200 万台激光雷达量产下线;9 月单月产量和全球交付量首次突破 20 万台。市占率方面,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发布的 2025 年 1-9 月中国车载激光雷达装机量排行榜显示,禾赛已连续 8 个月中国主激光雷达市占率第一并继续保持高速增长,9 月市占率已上升到 47%。

据了解,目前禾赛核心客户包括某欧洲顶级主机厂、某全球新能源销量冠军车企、理想、小米、长安、吉利、长城、奇瑞、极氪、零跑、Smart、福特智趣烈马、上汽奥迪、上汽通用凯迪拉克、丰田旗下合资品牌等头部车企,更斩获前两大 ADAS 客户 2026 年全系车型 100% 标配定点。

随着 L3 级有条件自动驾驶的临近,激光雷达行业正迎来多颗时代。禾赛指出,随着安全冗余要求的提升以及相关法规的逐步完善,市场正强有力地推动汽车行业在 L3 级有条件自动驾驶车型上装载多颗(3-6 颗)激光雷达,这意味着市场需求将迎来指数级增长。而在此趋势下,禾赛显然还大有可为。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费米 激光雷达 芯片 禾赛科技 risc-v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