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杨浦区 "V 聚场 ",直播间、共享办公空间、微型会议室一应俱全……自从今年 7 月投入使用以来,这里正成为上海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者的新地标。在网络大 " 流量 " 背后,独具特色 " 法治锦囊 " 转化为新业态的 " 留量 " 密码。
文汇报记者在杨浦司法一线走访获悉,围绕数字经济企业从孵化、成长到出海的全生命周期需求,杨浦打造 " 一站式 + 定制化 " 法律服务新体系。
聚焦平台经济和园区企业需求,整合律师、调解、公证、法援等资源,为 " 湾谷 "" 创谷 " 法治中心及 8 个园区工作站提供一站式、综合式法律服务。在长阳创谷、湾谷科技园区建设法治服务中心,统筹职能部门配置 40 余项法治功能。开展法治 " 首席服务员 "" 驻点专员 " 机制,为企业提供合规审查、涉外维权、争议介入等一揽子服务。推出 " 在线新经济企业孵化一件事 " 等场景化审批服务,上线 " 法治体检随申码 ",为企业提供合规审查、知识产权保护等 " 法治医生 " 服务。推进涉企行政复议 " 容缺受理 "、收件审查 " 绿色通道 ",对平台封禁处罚、数据共享争议等涉数字企业案件实行 100% 容缺受理。建立 " 行政争议多元调处中心 ",推广 " 三员协同 " 纠纷化解法,实现 99% 以上行政争议诉前化解。设立数字律所、AI 公证客服等智慧法律平台,推动法律服务从 " 线下跑腿 " 向 " 线上智办 " 升级。
杨浦区举办推进会议,促成 " 上海技术交易所专利管理系统 " 试用、法律科技能力挂牌、能力培训合作签约,发布 " 法律科技 " 合作邀请函,邀请广大科技企业共同推动法律科技融合发展。推动杨浦律工委与上海技术交易所开展项目合作,举办杨浦区 " 法律科技 " 高层次人才技术交易市场法律服务能力提升专题培训;联合上海技术交易所、杨浦律工委共同研发知识产权 " 确价参考 " 大数据系统。强化顶层设计,出台政策支持,将法律科技产品研发纳入《" 长阳秀带 " 在线新经济产业集聚发展若干政策》垂类大模型应用场景 " 揭榜挂帅 " 项目。通过为项目承接单位提供资金支持,激励科技企业打造基于大模型的法律信息咨询平台。
同时,杨浦区着力打造 " 懂数字、通规则、善创新 " 的年轻律师队伍,推动法律业态向科技化、国际化焕新。实施 " 区校所联动育才工程 ",联合复旦、同济等高校开展沉浸式培训,以 UP 主名誉权、虚拟主播合约等新型案例为教材,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鼓励律所设立数字经济业务部、海外部,支持青年律师参与国际仲裁、ESG 合规等前沿领域,构建既有专业深度又有跨界广度的律师新方阵。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