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网 前天
驻津央企承建尼日利亚HI项目导管架 千吨级“大块头”天津造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昨日,驻津央企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油工程)传来好消息:由该公司总承包的尼日利亚 HI 项目导管架在我国首个海洋油气装备智能工厂——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制造基地建造完成,实现从图纸到实物的跨越,即将启运发往尼日利亚,为中尼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注入新活力。

助尼液化天然气产能提升 35%

作为海油工程首次以总承包商身份与壳牌合作的标杆项目,HI 项目的设计、采购、建造等全部由海油工程负责。该项目位于尼日尔三角洲南部海域 OML144 区块,离岸 50 公里、水深为 100 米,核心建设内容包括 1 座 4 层甲板上部组块和 1 座 4 腿导管架,采用 " 风电 + 太阳能 " 混合供电模式。HI 项目建成后,可为尼日利亚液化天然气 7 号线扩建工程日均输送 3.5 亿立方英尺天然气,助力该国液化天然气产能提升 35%,对尼日利亚的能源产业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提升该国在国际能源市场的地位,增强其能源供应能力和经济效益。

何为导管架?它是海洋油气开发中常用的基础结构,相当于 " 基座 ",可以将巨大的油气开采平台托举到海面上。此次建造完成的 HI 项目导管架为千吨级,总重量约 1700 吨,相当于 1300 余辆小汽车的重量。其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对建造技术和工艺要求极高。

" 在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制造基地建造过程中,项目团队精准规划每一道工序,合理安排人力与设备资源,让建造流程高效顺畅,确保一次焊接合格率达 99.7% 以上。" 海油工程壳牌尼日利亚 HI 项目建造经理李长龙介绍,他们还应用 4D 可视化管理技术,将建造过程通过动态模型呈现出来,让项目进度及质量把控环节一目了然,这样一来,能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 " 晋级 "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制造基地占地面积约 57.5 万平方米,包括 4 个智能中心、16 个总装工位及适合大型船舶停靠的码头等核心设施,主要生产制造海洋油气平台、浮式生产装备液化天然气模块等高端油气装备。

与传统的海洋油气装备制造模式相比,这里采用智能化、数字化的生产方式,引入 1 条智能全场物流线、7 条智能化生产线,配备了近 600 台(套)先进智能生产设备,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高端自主化、国产化工具相融合,将老师傅的工艺 " 植入 " 机器人大脑,并进一步优化升级,使综合生产效率较传统模式提高约 40%,产品质量也显著提升。

目前,有 8 个项目 20 个单体在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制造基地同步建设。记者在预制车间注意到,一块近 10 吨重的钢板,只需 20 分钟,就能被加工成若干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零部件;全自动焊接机器人更是能从两边同时焊接,把尺寸误差控制在 2 毫米以内。

在全球 " 深蓝版图 " 烙印 " 中国方案 "

海油工程副总裁张海涛表示,近年来,海油工程先后完成 BSP(文莱壳牌石油公司)项目、加拿大液化天然气项目、企鹅圆筒型 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等近 10 个国际重点工程项目,2024 年与壳牌续签 EFA(企业框架合作协议)。壳牌尼日利亚勘探与生产有限公司天然气板块总经理 ELIE   DAOU 认为:" 海油工程团队在尼日利亚 HI 项目执行中展现出了过硬的专业素养和较强的协作精神,双方在技术对接、进度管控、资源调配等环节配合默契,这让我们对未来的合作充满信心。"

" 十四五 " 期间,海油工程积极布局海外市场,持续深化国际总包能力建设,初步构建起 " 国内国际双循环 " 的发展局面,推动海油工程从国际工程分包商转为国际工程总包商。按照部署,海油工程锚定 " 成为全球海洋能源工程‘一揽子’解决方案国际总承包商 " 的战略定位,纵深推进全球布局,加大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的投入力度,以更高标准、更快速度、更优服务响应合作方需求;并且加强与国际先进企业交流合作,在海外项目中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实现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在全球 " 深蓝版图 " 烙印 " 中国方案 "" 中国标准 "" 中国速度 "。(记者 王睿)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机器人 尼日利亚 天津 智能制造 央企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