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企查查显示,昔日 " 鞋王 " 富贵鸟股份有限公司的登记状态由存续变更为注销,注销原因为宣告破产。
这家曾经拥有近万名员工、3000 家门店和百亿市值的鞋业巨头,在六年前宣布破产后,最终走完了司法清算的最后一程。
一代鞋王
富贵鸟的故事始于 1984 年。在福建石狮,林和平凑了 4 万元,联合 19 个堂兄弟创办了石狮市旅游纪念品厂。
这家小厂正是富贵鸟的最早前身,当时工厂规模很小,员工也就几十人,这些创始人既当股东又当工人,厂子主要生产人造革材质的凉鞋和拖鞋。
人造革鞋产品附加值低、竞争激烈,初期经营持续低迷,五年间 19 位合伙人中 15 人陆续撤股,只剩下了 4 位核心创始人。他们意识到 " 低端人造革产品难成气候 ",结合当时国内真皮鞋履市场的空白与消费升级趋势,最终敲定 " 转向真皮鞋类、打造自有品牌 " 的战略调整。
1989 年,工厂迎来关键转型,从生产人造革鞋转向真皮休闲鞋,并申请注册 " 富贵鸟 " 商标。这一转变恰逢中国消费者对高品质皮鞋需求上升的浪潮,凭借可靠的品质和创新设计,富贵鸟迅速占领市场。此次转型,也成为富贵鸟从小作坊向品牌企业的重要转折点。
转型后的第一年,富贵鸟就迎来了开门红,接到了来自国外的大订单,一举卖出 10 万双鞋。这一成绩让一家初出茅庐的小厂有了雄踞天下的资本。
1993 年,在全国首届鞋业大王博览会上,富贵鸟的鞋子被评定为 " 首届中国鞋王 "。自此,富贵鸟品牌一炮而红,订单、荣誉、金钱纷沓而来。
在 1998 年至 2012 年期间,其皮鞋产品多次获得 " 中国真皮鞋王 " 称号,成为全国领先的商务休闲鞋品牌。在那个年代,结婚买双富贵鸟皮鞋,几乎是很多地方新郎的标配。
2013 年,富贵鸟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巅峰时期,其市值一度逼近百亿港元。此彼时的富贵鸟,拥有多条产品线、员工近万人、门店 3000 多家,市场规模空前,堪称当之无愧的中国鞋业巨头。
然而,富贵鸟的高光并没有持续多久,就因战略失焦,盲目跨界金融等领域,导致经营状况急转直下。
公开财务数据显示,2015 年公司净利 3.92 亿元,同比减少 13.09%;2016 年净利润锐减约 59.16% 至 1.63 亿元;2017 年上半年更是出现 1088.7 万元的净亏损。
2016 年 9 月 1 日,富贵鸟正式宣布停牌。2017 年年中后,富贵鸟不再向外界披露财报数据。
富贵鸟陨落
富贵鸟的陨落不是突然的,而是一步步自找的。
当其他竞争对手都开始进行品牌年轻化时,富贵鸟仿佛还活在上个时代。2013 年淘宝双十一销售额冲到 350 亿元时,富贵鸟管理层公开说 " 电商是低价假货平台,我们不参与 "。
这种傲慢,让它错过了最佳转型期。
直到 2015 年,富贵鸟才仓促上线天猫店,页面粗糙、销量惨淡,而富贵鸟所依仗的实体店受到电商的冲击纷纷闭店。2016 年,富贵鸟新开零售门店 263 家,关闭 976 家。
渠道老化的同时,富贵鸟的产品创新也几乎停滞。
据财报显示,2015 年富贵鸟短期负债增加,而研发费用缩水一半。皮料采购成本被压缩,设计部门几年没出新款,门店里摆的还是老式三接头皮鞋。有离职员工在网上爆料:" 公司开会都在谈金融回报率,没人提鞋子该怎么改。"
这种本末倒置的管理思路,直接导致了品牌价值的流失。
不过,真正的致命一击来自它对 " 鞋王 " 身份的背叛。当鞋业市场竞争加剧,电商开始冲击线下渠道时,富贵鸟没有深耕主业,反而被资本泡沫迷了眼。
从 2015 年开始,为了刺激企业发展,富贵鸟开始通过投资 P2P 项目赚快钱,便先后投了共赢社、叮咚钱包等多项理财项目,还开了一家小额贷款公司。
这种 " 弃实投虚 " 的疯狂,很快酿出债务毒酒。
那些年,富贵鸟为关联公司提供了至少 42 亿元担保,而这些公司多数是高风险业务。2016 年金融监管收紧,P2P 爆雷,担保链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塌。2017 年富贵鸟债务危机爆发,审计发现账面 20 亿元 " 神秘消失 "。
当时,国泰君安披露的消息显示,富贵鸟至少存在 49.09 亿元的资产金额 " 可能无法收回 "。这些钱收不回来造成的直接影响是,富贵鸟自己为支持公司业务转型而发行的债券产品到期,公司却拿不出钱来支付。
主业收入持续下滑,积压的库存又占用了巨大的资金,副业投资失败导致巨额债务,三者叠加致使一代鞋王从此富贵不再。
2019 年,富贵鸟的危机全面爆发。先是当年 7 月,富贵鸟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进行破产重整,并将根据破产重整的进度安排复牌计划。仅仅一个月后,富贵鸟发布公告表示,公司收到法院民事裁定书,宣告富贵鸟破产。
2019 年 8 月 26 日,富贵鸟正式退市,从港交所的舞台上彻底谢幕。
时代叹息
富贵鸟陨落的同时,曾经火热的皮鞋市场也在急剧萎缩。
中国皮革协会数据显示,皮鞋产量从 2015 年的 46.2 亿双骤降至 2020 年的 35.4 亿双,预计 2026 年将腰斩至 17 亿双;而 2024 年运动鞋服市场规模已突破 5000 亿元,较十年前增长近超 2 倍。
滔搏运动调研显示,37.2% 的年轻人拥有 5-10 双运动鞋,皮鞋年均购买量不足 0.3 双," 除了婚礼,五年不穿皮鞋 " 成为常态。
尽管公司破产注销,可是品牌却依旧在延续生命。如今,穿梭于各大城市商圈,依然可能看到 " 富贵鸟 " 的店铺,但物是人非,此 " 富贵鸟 " 已非彼 " 富贵鸟 "。
2019 年," 富贵鸟 " 系列品牌商标及相关知识产权,通过司法拍卖,由盛悦晟 ( 厦门 ) 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 2.34 亿元竞得。2020 年 10 月,富贵鸟 ( 厦门 ) 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厦门观音山签约胡军为新代言人。
就在富贵鸟曾经的公司主体注销后,富贵鸟品牌现运营方富贵鸟 ( 厦门 ) 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声明,称富贵鸟股份有限公司破产注销,系其独立的企业行为,与该主体目前运营的 " 富贵鸟 " 品牌已无任何法律及经营上的关联,目前品牌运营一切正常。
从昔日 " 鞋王 " 到破产注销,富贵鸟的故事令人唏嘘,也给其他企业敲响了警钟。
富贵鸟成在坚守本分,败在不守本分,其所犯下的一个最大的错误,就是把资产泡沫当机会并投身其中,等泡沫退去就会发现已身无一物。
对于富贵鸟的陨落,一位网友评价道:" 我爸的富贵鸟皮鞋穿了十年没坏,但这家公司十年都没撑过去。"
产品质量没输,却输光了时代机会,曾经的富贵鸟最终在时代的滚滚洪流中黯然退场,只留下了一声叹息。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