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知识局 1小时前
英国工业快被英国卖光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作者:绯红之猪,制图:桐,校对:朝乾,编辑:Alicia,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最近,又看到个超出人类想象的事儿,一条鱼可以值多贵?28 万英镑!

好家伙,你这鱼是金子做的还是银子做的?

多次延期、成本预计高达 460 亿英镑的英国欣克利角 C 核电站,竟花费 7 亿英镑用于保护鱼类,被多家英国媒体爆出平均每年仅能拯救 0.083 条鲑鱼、0.028 条海鳟和 6 条河七鳃鳗。

换算一下,7 个亿的英镑砸下去,大约 12 年可以拯救 1 条鲑鱼的生命,30 年才能保护一条海鳟 ……

花费过多,成效不大,被当反面案例了

(图:EDF<2025 年核能监管审查报告 >)▼

为了驱赶鱼群不被吸入到冷却水系统,英国花费 5 千万英镑整了个 " 鱼类迪斯科 " 系统(声学驱鱼)。

大概就是这么一套操作

(图:EDF)▼

事实上,英国在工业上这么拉胯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包括 HS2 高铁工程在内的抽象事迹真是班班可考。

曾经地表工业实力最强的国家英国,在去工业化的路上一路狂飙,有望成为全球七大工业国(G7)中首个不能炼铁的国家。

今年 4 月,英国本土最后两座炼铁高炉关闭。这两座位于英格兰林肯郡斯肯索普的高炉为英国钢铁公司所有,近年来因亏损严重而决定在 4 月份停炉。

英国钢铁公司的控股方,是我国河北的一家民营钢铁企业——敬业集团。为了保住 " 大英帝国 " 的最后荣光,英国议会以极高的效率立法 " 接管 " 了英国钢铁公司,但这两座炼铁高炉的前景依旧不明朗。

不仅仅是钢铁行业,英国的工业家底,现如今已经越来越少了。

一、英国特色的无底洞

2020 年 3 月,河北敬业集团正式宣布以 7000 万英镑的价格收购英国钢铁公司 100% 股权,入主了这家历史悠久的钢铁企业。

早在 2007 年,印度塔塔集团就曾收购英国钢铁公司,随后又在 2016 年以仅 1 英镑的价格将其售出。直到被敬业集团收购前,英国钢铁一直处在破产、找买家的状态。

敬业集团收购后,累计投入了近 12 亿英镑,但由于美国钢铁关税、英国电费高企等因素叠加,英国钢铁至今仍陷于亏损状态,平均每天要亏损约 70 万英镑。

也就是说,眼睛一睁一闭,就要白白烧掉将近七百万人民币,就算是家里有矿也遭不住这么造。

这家位于斯肯索普的钢铁厂拥有四座炼铁高炉,分别以英国历史上的四位女王命名:维多利亚、玛丽、安妮和贝丝(伊丽莎白的昵称),目前还能炼铁的是贝丝与安妮。

由于亏损严重,敬业集团原计划关停这两座高炉。但高炉可不是说关就关的,关停后,冷却凝固的铁水和炉渣会堵住高炉底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所以,高炉得 24 小时烧着,即使短期不用,也需要下少量原料焖炉。但这两座高炉都是 20 世纪 50 年代建成的,技术过于老旧,又是污染物与二氧化碳排放大户,放在中国肯定属于 " 落后产能 ",早就被淘汰了。

但这可是英国最后两座还能用铁矿石炼铁的高炉,这就有了特殊意义。英国政府接管后,如何处理这俩烫手山芋,仍然是个难题。

高炉是用来把铁矿石炼成生铁的。但生铁存在很多缺点,一般不能直接用,还得继续炼成钢。

而炼钢除了生铁外,还可以用废钢铁,相当于回收利用。所以,如今英国并不是完全不能炼钢,准确说,是即将失去用铁矿石炼铁的能力。

2024 年,全英国炼出来约 400 万吨粗钢,大致相当于我国唐山市不到半个月的产能。曾经的世界最强工业国落魄至此,实在是令人唏嘘。

英国钢铁产量越来越拉胯了▼

1950 年,英国制造业在 GDP 的占比还有 35%,到了 2022 年就只有不到 10% 了,几乎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中最低的。

纵观战后英国工业的变迁,在工党与保守党的轮流坐庄的背景下,英国国内的企业在国有化、私有化、再国有化与再私有化之间反复横跳。

本文的主角英国钢铁公司,就是在 1967 年工党执政的大背景下,由 14 家钢铁企业整合而来的大国企。到了 1988 年,撒切尔夫人的保守党政府又主导了其私有化。

彼时,保守党政府大刀阔斧推进国企私有化进程,把制造业甚至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产业也都私有化、向资本开放。

资本的特点,是什么挣钱多干什么,什么挣钱快干什么,制造业哪有玩金融来钱快?于是英国就在脱实向虚的路上一路狂飙。

英国将伦敦打造成了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而代价是将工业革命以来建成的宝贵资产不停放血,曾辉煌一时的英国汽车工业就是其中之一。

二、被列强瓜分的英国汽车

英国的汽车工业过去还是相当强的,劳斯莱斯、宾利、路虎、捷豹、莲花、阿斯顿马丁、名爵、迷你等英国品牌,放在汽车史上也是响当当的存在。

但进入 21 世纪后,这些英国品牌基本被卖得差不多了,不少企业还被卖了好多次。

英国汽车业也曾有过强者▼

其中,劳斯莱斯和迷你(Mini)分别在 1998 年、2000 年卖给了宝马,而宾利则被卖给了大众,2008 年捷豹与路虎甚至被卖给了印度塔塔汽车。而经历过 7 次破产的阿斯顿马丁目前由加拿大和沙特财团控股。

跟我们有关的,就是莲花归属了吉利集团,名爵(MG)归属了上汽集团(背后也是一段曲折的故事)。这两年,MG 在英国卖得风生水起,2024 年卖了 8.2 万辆,约占英国新车销量的 4.18%,其中近 27.2% 是新能源车。

MG 的纯电动小车 MG4(国内叫 MG Mulan)在外网上被各种吹爆,相比之下在国内可以说是毫无波澜,只能说英国人真的没吃过什么新能源 " 细糠 "。

还有诞生于 1959 年的经典迷你,采用了横置发动机、前轮驱动的布局,成功地在比浴缸大不了多少的车身尺寸内实现了超大的空间利用率。

迷你被宝马收购以来,一直在英国牛津的工厂生产,因此还继续打着 " 纯正英伦 " 的旗号。进入新能源时代以后,迷你也推出了纯电动版本,不过并没有选择在英国生产,而是放在了宝马与长城汽车在张家港的合资企业光束汽车这边。

宝马把纯电动迷你放在中国生产、出口全球的原因,主要还是成本。一般来说,动力电池的成本能占整车成本的将近 40%,而恰好中国的动力电池拥有更强的成本优势。

如今,劳斯莱斯、宾利虽然还在英国工厂生产,但发动机、变速箱等动力总成部分却来自德国。英国这边只能做点奢华内饰,来裱糊一下所谓的 " 工匠精神 "。

一个最有名的例子,就是给劳斯莱斯车身侧面画线的老师傅。据说每一辆车身的腰线都是由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纯手工绘制。画这一条线要近 10 万美元,整个车间只有这老爷子一个人能干这活儿。

按说人手画的,怎么也不可能比机器画的还精准,但人家主打一个不准有不准的情绪价值,溢价就这么产生了。

汽车制造业的衰退,还只是英国去工业化的一个缩影。像军事工业这种国之重器,按说国家应该非常重视,但实际上也是不出意外地拉胯了。

三、那个船坚炮利的大英去哪儿了?

作为一个区域强国,英国的军工实力乍一看还挺全乎,航母、驱逐舰、核潜艇、导弹、战机、装甲车、自行火炮这些武器装备也还能做。

不过用《红楼梦》里的话来说,英国的军工属于是 " 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 ",意思就是外表看着还行,但是内在已经一塌糊涂。

就拿 " 大国重器 " 核潜艇来说,英国在 1998 年开始造 " 机敏级 " 攻击核潜艇时,突然发现自己快造不了了。原因是 1991 年冷战结束后地缘冲突压力骤减,接近十年的荒废使得英国设计、制造核潜艇的人才凋零,新血又补充不上来。

在美国通用动力的协助下,可算是把 " 机敏 " 级核潜艇给造出来了。然而首舰 " 机敏 " 号核潜艇在 2007 年首次海试期间就发生故障,返厂大修。

2017 年,英国皇家海军包含 3 艘 " 机敏 " 级在内的 7 艘攻击型核潜艇竟全部趴窝,无法正常出海执行任务。原因就是 " 机敏级 " 先天就全身都是病。2016 年 " 机敏级 " 的 " 伏击 " 号还在直布罗陀海域与一艘商船对撞,后续维修更是雪上加霜。

水面舰艇这块,6 艘 45 型驱逐舰 " 顶个球级 ",近年来也是故障频发而趴窝在港内。45 型驱逐舰配备了综合电力系统(IPS),简单说就是传统舰船是主机驱动螺旋桨,而 45 型驱逐舰是主机发电,再用电力驱动电动机带螺旋桨。

这套系统看上去很美好很先进,但实际运行起来完全不是那么回事。2017 年,全部 6 艘 45 型驱逐舰都因为这个综合电力系统的故障而无法出航,变成了 " 存在舰队 ",属实是现了大眼。

不仅核潜艇、驱逐舰这种先进军事装备问题频出,英国现在连火炮的炮管都无法制造,属于是贻笑大方了。

2023 年,英国军工企业 BAE 发表声明,由于生产线关闭、制造设备缺乏,已不再具备生产火炮身管的能力,未来其挑战者 -2 型主战坦克、AS-90 自行榴弹炮的火炮身管寿命一旦耗尽,就只能用库存货代替了。

要说英国工业现在比较像样的家底儿,似乎只有罗尔斯 · 罗伊斯的航空发动机还算站得稳、敲得响了。

而工业革命摇篮城市曼彻斯特、伯明翰、利物浦、纽卡斯尔等,如今被世人熟知的,似乎只有足球了。

本文开头提到的英国即将失去炼铁能力这事儿,就是英国漫长的去工业化进程的一个缩影。毕竟金融资本来钱太快、太容易,相比之下搞工业实在过于辛苦,不行还可以 " 造不如买、买不如租 " 不是?

英国的去工业化给了世界一个巨大的警示:一旦工业实力退化,想再恢复不能说毫无可能,但也是难于上青天。

参考资料:

1、《河北钢企都拯救不了!英国高炉要灭?或成 G7 中唯一无法产原生钢国家》

2、《世界钢铁协会 2024 年各国粗钢产量统计》

3、《英国再工业化之路举步维艰》

4、《一家河北县城民企,成为英国政府的眼中钉》

5、《Steel Industry ( Special Measures ) Act 2025》

6、《MG achieves strong progress in 2024》

7、《电车低价时代有望来临?高盛预测:动力电池成本有望在 2026 年下降近 50%,电动汽车拥有成本将与燃油车持平》

8、《刘云:中国决不能像美国那样重蹈英国去工业化覆辙》

9、《英攻击型核潜艇 " 全部趴窝 " 首相完全被 " 蒙在鼓里 "》

10、《综合电力系统:让战舰 " 心脏 " 动能更强劲》

11、《造不出来了:BAE 承认英国已无法生产大口径炮管,但还有国家不仅也不能造,还把生产设备都送去了印度》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