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谁会热衷这些小滑雪场呢?
随着国内滑雪场陆续开板,2025-2026 雪季正式开启。
劲旅君前两天赴东北考察时,在吉林长白山池西区偶然发现两家小滑雪场:小禾滑雪场和南山滑雪场。
之所以说它们 " 小 ",是相较于同区域的吉林市北大湖、松花湖,长白山万达,通化万峰等等巨无霸,这两家滑雪场无论从雪道规模,还是接待人数上,完全不在一个量级。小禾滑雪场只有一条初级道和一条中级道外加两条魔毯。南山滑雪场亦只有 700 米的雪道和 2 条魔毯。两家小滑雪场日最大接待量也只有几百人。
劲旅君随即向其相关负责人提问:大长白山地区头部滑雪场的虹吸效应如此强大,咱这小滑雪场的客源是不是都被吸引走了?
谁知对方听后摇头笑言,事实恰恰相反。
小禾和南山这类大长白山地区的小滑雪场,不但没有被头部巨无霸们压垮,这两年反而客流量猛增。
到底是谁会热衷这些小滑雪场呢?" 当然是来自全国各地想要学习滑雪的年轻人呗。" 其相关负责人表示。只不过为什么这些年轻的初学者纷纷放弃头部滑雪场,反而一头扎进当地小滑雪场呢?
01
想要学滑雪的年轻人纷纷放弃头部滑雪场,不是顶级雪道不好,也不是存在啥潜规则,而是作为初学者自己现阶段根本消化不了。
头部滑雪场最大的卖点是什么?
雪道足够多且类型丰富。每一家头部滑雪场都会在入口配一个硕大的地图,上面用密密麻麻且不同颜色的线条标明自己有多少条高中低级雪道,雪场占地面积有多大,以此来彰显自身雄厚的实力。
不少想要学习滑雪的年轻人乍一看到这一地图会非常兴奋,脑海中已经幻想出自己潇洒驰骋在各条赛道上英姿飒爽的身影。
然而等他们真正踩着雪板进入雪场之后,却发现现实与想象之间存在巨大的落差。
由于是初学者,受到能力限制只能待在初级雪道学习,导致滑雪场 99% 的中高级雪道、魔毯和缆车设施其实都跟自己没有任何关系。
而且由于前往头部滑雪场打卡游玩的人占比更高,即便在初级雪道上,很大一部分人都不是在学滑雪,而是在戏雪体验和打卡拍照。
这就使得真正想要认真学习滑雪的年轻人其实在这里的体验感要跟自己期待的效果有一定差距。
事实上,头部滑雪场是存在一个隐性准入门槛,想要在这里体验到滑雪的快乐,必须要有一定的滑雪基础。否则就算你进去了,大概率也是享受不到这里优质的雪道资源及配套服务,更有甚至还会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
毕竟看着周边其他年轻人从中高级雪道轻松自若的呼啸而下,不仅能够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还能拍出美美的视频和大片时,自己还在笨手笨脚的在初级道踉踉跄跄,也是着实让很多年轻人有些心里压力。
02
反观小滑雪场的门槛就低很多了。来这里 99% 的年轻人都是初学者,大家的滑雪水平半斤八两,谁也不用笑话谁。
这里雪道以初级和中级为主,换句话说 99% 的雪道及设施自己都能充分体验。更重要的是,虽然是小滑雪场,但是和大滑雪场同样都共享黄金纬度带的粉雪资源,风景也不差,硬件设施也够新,何乐而不为呢?
不仅如此,在国内大经济环境变幻莫测的当下,对于初学者而言,选择小滑雪场的花费要比头部滑雪场低一大截。
首先,小滑雪场的门票大多要比头部滑雪场便宜;其次,小滑雪场周边住宿、餐饮等滑雪硬成本也更低;再次,小滑雪场配备的师资团队却不比大滑雪场差,这里相当于是滑雪者的 " 幼儿园 ",老师们(教练们)在教学时反而会更有针对性和耐心一些。
劲旅君了解到一个小细节,大长白山区域小滑雪场的教练预约率要远高于大滑雪场,年轻的初学者们在教练费上的花销甚至远高于门票和其他消费。综合计算下来,一名初学者在小滑雪场的学习成本只有大滑雪场的 1/2 或者 1/3,这让不少会算账的年轻人果断选择前者。
值得注意的是,大批年轻人涌入吉林小滑雪场背后,深层次的逻辑是中国滑雪市场供需两端开始出现明显的分化:
一方面,滑雪发烧友和滑雪打卡游群体撑起国内各大头部滑雪场,并缔造出北大湖、松花湖这类滑雪人次突破百万的顶尖存在。另一方面,初级滑雪者、小白滑雪者不再一味追求头部滑雪场的明星光环,反而开始向中小部滑雪场迅速分流。
越来越多爱上滑雪的中国年轻人们开始更加清楚自己在当下阶段想要的到底是什么,然而再根据自己的真实需求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滑雪场。
国内大中小滑雪场们也不再一味的见客就拉,它们也在进一步聚焦自己的客群画像,校准自己的市场定位,有组织有计划的精准引流。例如,小禾滑雪场就公开打出 " 这里是初级雪友的专属天堂 " 的营销口号。
这是中国滑雪市场在后冬奥时代开始走向成熟的一种表现。
03
面对国内滑雪市场的出现的这种巨大变化,已经有动作快的冰雪目的地开始调整发展思路。
2025-2026 雪季,长春率先在国内率先高调提出一个新口号——学滑雪,到长春。
长春为什么要将目标聚焦在 " 学滑雪 " 的年轻客群呢?
这源于长春对自身滑雪资源的深刻认知。长春目前拥有六家滑雪场(天定山滑雪场、庙香山滑雪场、净月潭滑雪场、莲花山滑雪场、南溪里四季雪 PARK、长春万达滑雪场)。无论是雪道数量、落差高度,还是雪场配套、师资力量等,都是典型的中小滑雪场配置,明显无法与大长白山区域的北大湖、松花湖等顶流相提并论。
长春本地滑雪场除了继续挖掘本地客群之外,如果想要吸引更多外地滑雪客群,尤其是对滑雪感兴趣的年轻人,仅仅依靠滑雪场资源是根本竞争不过大长白山区域的巨无霸们的。那么长春本地滑雪场相较于大长白山巨无霸们的优势到底是什么呢?
对初学者友好;滑雪培训系统;冰雪游配套多;
第一点无需赘述,长春本地滑雪场虽高中低雪道均有,但以中低级雪道为主,更适合滑雪初学者;第二点则是长春的一大优势,当地滑雪场的滑雪师资力量在全国都数一数二,而且覆盖从业余到专业,从青少年到成年的全年龄人群;今年 12 月新开业的长春万达滑雪场是一家室内滑雪场,而且是国内少有配备脱挂式抱索器缆车的室内滑雪场,可以做到一年四季滑雪培训无休;第三点更是长春的独有优势,相较于直奔长白山的滑雪发烧友,来到长春的年轻人们更多是将滑雪作为冰雪旅游的体验之一,在滑雪之余吃喝玩乐更加少不了。为此长春今年新增了一批冰雪旅游项目。无论是新民大街拆除围栏的伪满老建筑群,还是新建的春京西历史文化街区,以及新晋网红的四季南河,又或者是新开业的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等,都是能够满足年轻人文旅需求的新供给。
今年长春还为冰雪旅游专门提出" 都市里的滑雪场,雪域里的都市圈 "的主题,主打一个吸引全国的滑雪小白年轻人们来这里边吃喝玩乐,边学习滑雪。
劲旅君注意到,吉林省内各地市也开始开始陆续着手细化滑雪客源,谋求与省内的北大湖为代表的头部滑雪场进行差异化发展。前不久吉林省宣布将要在省内中小学实施雪假政策,马上 12 月一大批中小学生即将出现一个长达一周的小假期。小禾滑雪场就开始对接一些中小学,吸引更多学生和家长来滑雪场学习滑雪。
对于大长白山区域的很多中小滑雪场而言,它们希望能够承接头部滑雪场更多的外溢客群,尤其是那些初学者以及小白滑雪者,然后等到他们滑雪技能学成之后,再给头部滑雪场反向输送这些优质客源,从而形成当地大中小滑雪场客源的一种良性循环。
04
对于吉林、新疆、河北这样的国内滑雪大省而言,密切关注年轻人的需求变化并不断匹配新的产品、服务、政策供给就成为赢得这场竞赛的必备手段。
吉林在这方面快了一步。
一个有趣的小细节,为了抢占初学者以及小白滑雪者的心智,长春已经为 " 学滑雪,到长春 " 进行了商标注册,并且将在今年整个雪季大肆宣传推广,堵住其他竞争对手围绕 " 学滑雪,到 XX" 的营销可能性。
随着 00 后、05 后为代表的年轻人对滑雪这项网红运动的态度愈发理性,高性价比的滑雪消费愈发成为他们选择滑雪目的地的主要参考标准。
为了让国内年轻人直观感受到吉林滑雪的高性价比,吉林在 11 月已经连开 6 场 "2025-2026 新雪季系列新闻发布会 ",披露了一连串冰雪旅游消费刺激政策,其中最受关注的一项就是 : 发放 1 亿元冰雪消费券。
消费券使用范围涵盖吉林省内的所有有运营资质的规上滑雪场、度假区、A 级景区和温泉等冰雪产品,以及重点冰雪消费场景,为游客个体消费补贴最高可享 7 折 300 元封顶政策,域外团组及雪博会现场用户可享最高 6.5 折 350 元封顶政策。
除此之外,吉林省多地市亦发布各类冰雪旅游消费刺激政策:长春推出 7500 万元的冰雪商贸消费券;吉林市给予外地游客餐饮专属优惠,重要节假日免费乘公交、城区免费停车;通化定向推出 " 疗休养 " 团队免费学滑雪政策;松原市推出 " 一张票根游松原 "" 冬捕免费直通车 " 政策 ……
简而言之,吉林希望通过在消费端和滑雪场端的双向补贴,大幅降低年轻人赴吉林滑雪的综合成本,从而挖掘更多滑雪消费增量。
劲旅君分析,未来几个雪季,国内除了头部滑雪场们保持一枝独秀之外,还将强势崛起一批小型滑雪场,它们或许客源体量不大,但胜在特色鲜明,优势突出。
例如,长春净月潭滑雪场通过引入国际知名的瓦萨滑雪节,并打造一系列全球性滑雪赛事,成为国内外小有名气的小众网红滑雪场。延边州延吉梦都美、龙井海兰江、安图长白山和平、敦化北山等滑雪场通过策划和组织多项体育赛事和冬令营活动,把冰雪与民俗一体打造,融入更多文化体验,延边的冬天同样释放出前所未有的文化热力。
中国滑雪市场供给侧也将更加丰富而多元。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