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日报 7小时前
瑰宝归桑梓 文脉续“乐”章 | 乐嘉荃旧藏捐赠仪式暨瑰宝重光——乐氏家族文物捐赠纪念图片展在贵州省博物馆举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日前," 为明天收藏今天 " 乐嘉荃旧藏捐赠仪式暨瑰宝重光——乐氏家族文物捐赠纪念图片展在贵州省博物馆举行。乐氏家族后人远渡重洋,将十八件套家族旧藏带回故乡。

" 黔中才子世家 " 的百年传奇

乐氏家族自清同治年间扎根贵阳,五代人以厚德传家、文教济世,成就了 " 黔中才子世家 " 的美誉。

这从当时广为流传的民谚 " 华家的银子,高家的谷子,唐家的顶子,乐家的才子 " 中可见一斑。其中,乐嘉荃与兄长乐嘉藻,以笔墨书香和学识风骨,为乐家的 " 才子 " 之名写下了最生动的注脚。

△摄于 1911 年的乐嘉藻、嘉荃兄弟子侄合影,左起:乐森琏 ( 字叔慎,嘉荃三子 ) 、乐嘉荃、乐森璧 ( 字伯恒,嘉荃长子 ) 、乐嘉藻、乐森玟 ( 字伯健,嘉藻长子 )

△此次捐赠的乐嘉荃《浪淘沙词》书屏

乐嘉荃工于诗词创作,精研书法艺术,是清末民初黔中地区文人收藏家的典范。他著有《湘梦楼诗稿》《寿红轩诗稿》《抱壶庵词稿》等诗词集;其《乐嘉荃寿红轩日记》现收藏于贵州省博物馆,记录了清末民初贵州的社会生活细节,是研究该时期贵州社会风貌的珍贵史料,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与学术意义。

兄长乐嘉藻为光绪年间举人,曾参加康有为、梁启超发起的 " 公车上书 ";儿子乐森璕系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曾担任北京大学地质系主任,1955 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首批院士;孙女乐黛云被誉为 " 北大的国宝 ",是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奠基人 …… 乐氏家族五代人才辈出,在教育、学术、医学、文化等多个领域成就卓著,在贵州文化史上铸就了熠熠生辉的 " 乐氏家族百年文脉 "。

贵州文化学者李芳、厐思纯在《乐家才子的故事》一文中写道," 贵阳乐家才子,第一代以乐嘉藻、嘉荃为代表,第二代以乐森璧、森璕、森琅、森玮为代表,第三代以乐光熙、光尧、眉云兄妹及乐黛云为代表,第四代以乐钢等人为代表,他们都以卓越的贡献服务于社会,为贵阳乃至贵州争得荣誉,成为乡人学习的榜样,受到社会各界的尊重。"

乐氏家族跨越五代的文脉传承与卓越贡献,不仅成为贵州文化史上的璀璨篇章,更留下了大量承载家族记忆、学术价值与艺术底蕴的珍贵文物。这些凝聚着家族精神与时代印记的瑰宝,既是后人追溯文脉的鲜活载体,也是公众触摸贵州文化厚度的重要窗口。

十八件(套)海外珍藏回归故里

贵州省博物馆保管部工作人员安琪介绍,今年 6 月,经贵州文史馆特约研究员李峰牵线搭桥,清代贵州文化名人乐嘉荃先生后人乐苹女士与博物馆取得联系,表达了捐赠一批珍贵文物的意愿。

△捐赠仪式现场,贵州省博物馆向乐苹(中)、汤丹(右)颁发捐赠证书。

"11 月中旬,乐苹女士特意从美国飞到贵阳,将家族珍藏的一批文物无偿捐赠给家乡人民。" 安琪说,乐黛云之女汤丹也跨越重洋,带来一件乐嘉荃绢本手迹," 本次捐赠的这些珍品展现了乐氏家族精雅的审美趣味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让散落的黔地文化星辉再度闪耀。"

△此次捐赠的乐嘉荃先生珍爱的七方藏印

本次捐赠文物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乐嘉荃先生珍爱的七方藏印—— " 稼泉 "" 息园 "" 稼泉曾观 " 等,与省博物馆所藏一级文物宋代写本《放光般若波罗蜜经卷》上的钤印完美契合。这一发现,如同解开了一把 " 历史密码锁 ",构建起一条完整的文物递藏链条,为研究贵州文化脉络提供了独特而珍贵的实物佐证。

安琪介绍,在馆藏的多幅书画和古籍上,亦可见乐氏家族的藏印。如清代陈撰画作《九秋图》便钤有乐嘉荃的 " 稼泉曾观 " 鉴赏印、乐嘉芹的 " 黄平乐嘉芹鉴定真迹印 " 与 " 丹臣心赏 " 鉴赏印,以及 " 乐氏旧藏 " 收藏印;清同治刻本《隶释》则钤有乐嘉藻的 " 黄平乐嘉藻印 ",曾为乐嘉藻先生藏书。这些印记不仅印证了文物的流传有序,更让公众感受到文化传承的生生不息。

△钤有乐家印章的清代陈撰画作《九秋图》

乐苹说:" 父亲生前最大的心愿,就是让这些浸着家族岁月的文物,能真正回到故土的怀抱。对它们而言,回到故土才是最好的归宿。如今,这个愿望终于成真了。它们,回家了。"

近 60 张图片展现乐家家风与治学

在捐赠活动举行的同时,贵州省博物馆还同步推出了专题纪念展《瑰宝重光——乐氏家族文物捐赠纪念展》,通过展览的形式,让公众更清晰地了解文化世家的精神谱系。

△乐氏家族文物捐赠纪念图片展

该展览包括 " 家声远播 文脉肇兴 "、" 寿红轩主 鉴藏春秋 "、" 印归故里 藏启千秋 " 三个单元,通过近 60 张图片展示了乐嘉荃的书法手稿、乐嘉藻的著述文献、乐森璕的学术著作以及家族收藏的书画墨迹、瓷器雅玩等,让观众领略到乐氏家族的家风延续与治学风采。

" 展览以影像为桥,将文物背后的故事与情感相连,观众可从这些高清图像中,直观感受到一个文化世家的精神积淀与艺术追求。" 安琪说。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刘健 文 / 图

编辑 周欢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乐嘉 博物馆 贵州 贵阳 医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