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昨天
电子科技大学谢梅教授:破局AI时代,传媒业须从“讲故事”升级为“建构意义”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当前,传媒领域正处在 " 推动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 "" 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 ""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 的关键阶段。如何理解生成式 AI 技术重塑产业逻辑,推动传媒业态加速向 " 智能 +" 深度转型成为迫切的命题。

11 月 27 日,以 " 智媒赋能园区 融合提升价值 " 为主题的 "2025 智媒体 50 人成都会议 " 在成都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中共成都市委网信办指导,成都传媒集团、成都传媒产业集团主办。

" 作为主流媒体,无论技术如何迅猛地发展迭代,其破局的关键仍然在于如何保持新闻的速度、内容的温度以及思考的深度。" 电子科技大学中国文化产业战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谢梅教授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记者不应仅是‘讲故事的人’,而应升级为 ‘公共意义建构者’。"

在谢梅看来,当前技术发展迅猛,尤其是 AI 技术的普及,推动社会进入 " 第四次工业革命 ",教育体系日益向 STEM,即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倾斜,强调效率与可量化成果。然而,这种技术狂飙也带来了 " 人文失语 " 的危机。

在此背景之下,谢梅近年带领团队加速探索实践其 " 数字人文 " 的构想。什么是数字人文?谢梅解释道," 数字人文这一新兴交叉学科,并非简单的技术工具应用,而是将人文学科特有的问题意识、批判性思维与阐释方法,同数据科学的数据挖掘、可视化分析以及地理信息科学的空间分析等前沿技术进行深度交叉融合,从而形成的一种新型学术范式。"

她以《纽约时报》里程碑式的多媒体报道《雪崩》为例,说明融合数据可视化、交互设计与优质文字的 " 系统故事 " 如何为新闻报道带来全新的深度与广度。她还进一步向记者阐述了数字人文对新闻传播行业的重塑:记者不应再仅仅是 " 讲故事的人 ",而应升级为能够通过数据洞察趋势、解读模式的 " 公共意义建构者 "。

" 数字人文并非技术与人文的简单叠加,而是将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方法与传统人文学科深度融合的新型学术范式。通过数据挖掘、空间分析等技术,结合批判性思维与阐释方法,让新闻传播从信息传递者升级为意义建构者。" 谢梅强调。

在谢梅看来,教育目标应从培养 " 工具人 " 转向培育 " 完整的人 " ——既懂技术又通人文的 " 新型通才 "。据悉,谢梅教授领衔的电子科大中国文化产业战略发展研究中心自 2016 年成立以来,便致力于文理交叉研究。其打造的 " 国际大学生数字人文菁英训练营 " 自 2021 年启动,以项目研发为考核目标,已成功孵化出包括 " 森林瓶 "" 爱创 " 在内的多个获奖创新创业团队,共产出 30 余项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原创项目,部分成果更是受邀在 2023 成都世界科幻大会等高端平台上展示,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每日经济新闻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成都 破局 电子科技大学 ai 文化产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