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易生活 8小时前
行业先驱变“先烈”,AI硬件为何如此难做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 跨出一步是先烈,领先半步是先驱 " 这句话,在科技创新领域堪称是至理名言,远有摩托罗拉的卫星通信项目铱星计划,近有 Meta 宏大的元宇宙愿景。

如今 AI 硬件领域的头部玩家 Rabbit 似乎也将步前辈的后尘,成为新的 " 先烈 "。

01

不久前 Rabbit 创始人 Jesse Lyu 在接受采访时承认公司遭遇财务压力,原因是由于监管问题导致其进军印度市场的计划受阻,使得公司财务预测遭遇 " 大幅偏差 ",但不影响在 2026 年推出下一代 AI 硬件。可近日一篇来自海外媒体的报道显示,Rabbit 面临的财务困境或远超预期。

相关报道中显示,Rabbit 的员工自今年 7 月以来就陷入了欠薪状态,以至于部分员工与外包团队不得不用罢工来抗议。这似乎也解释了为何他们的首款产品 Rabbit R1 真正开始销售、并出现负面舆情时,Rabbit 方面居然无动于衷。当时可能不是 Rabbit 不想扑灭负面舆论,而是内部动荡导致他们无暇他顾。

遥想一年前的 CES,作为首批亮相的 AI 原生硬件,Rabbit R1 成为了此次展会中最为耀眼的存在。彼时这个售价仅 199 美元的橙色小方块号称要 " 取代所有 App",从而改变用户与应用程序的交互方式。Rabbit R1 在开放预订首日即售出一万台,到了正式上市时,更是在两周内就卖出了 5 万台。

那么问题就来了,堪称是有天胡开局的 Rabbit,为何如今会走到欠薪的局面呢?

02

事实上,Rabbit R1 的理念过于先进可能是关键。在 Jesse Lyu 口中,Rabbit R1 是一种 " 与手机完全不同 " 的东西,当下开发者基于流量逻辑、试图尽一切可能将用户留在自己的 App 上,而不是更有效率地帮助用户实现任务意图,Rabbit R1 则提供了一种更健康的交互范式。

点外卖、订酒店、制订出行计划、翻译文件、解读画面等任务,用户通过 Rabbit R1 就能一句话搞定。为了赢得海外消费者的青睐,Rabbit 还特意找来以极简风格出圈的瑞典硬件设计公司 TeenageEngineering 合作,为 Rabbit R1 打造了那个极为吸睛的橙色小方块造型。

然而遗憾的是,Rabbit 高估了自己的供应链整合能力以及 AI 大模型调校水平,以至于他们根本就无法实现在 CES 上所描述的愿景,甚至用 "PPT 诈骗 " 来形容都不为过。在相当多用户的实测中,曾被 Rabbit 吹得天花乱坠的 Large Action Mode 根本是个空架子,尽管 Rabbit R1 确实能做到点外卖、预订餐厅,可根本就不是一句话就能做到,而是要与 AI 反复拉扯、多次确认。

即使抛开超低容量的电池、性能孱弱的主控,Rabbit R1 的表现一点也不符合外界对于 AI 原生硬件的预期,才是其高开低走的根源。Rabbit 一炮而红是该公司敏锐洞察到了越来越多用户认识到 " 手机依赖 " 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以就针对性地拿出了 Rabbit R1。

可是 Rabbit 虽然发现了不少人开始反思手机对人的异化,却没有注意到这类消费者其实是 " 既要又要 ",也就是既想摆脱手机依赖,又需要一台性能在线、功能丰富的移动计算设备。而肯花钱探索新鲜事物的消费者想要的是一个长得不像手机的 " 手机 ",而 Rabbit 显然还缺乏打造这种产品的能力。

03

Rabbit 的快速陨落,反映的是 AI 原生硬件打开大众消费市场的难度要远超创业者的预期,甚至整个业界还没想好接棒智能手机的下一个通用计算设备到底是什么形态。如若不然,OpenAI CEO 山姆 · 奥特曼在日前的采访中也不会说出 " 用户将会想要它 "、" 就像坐在湖边山间的漂亮小屋里 " 等云山雾绕的词汇,来形容他们的首款 AI 硬件产品。

山姆 · 奥特曼在谈及 OpenAI 正在打造的 AI 硬件时也使用了这样的描述," 在使用它的过程中,用户不会感到任何压迫感,能够几乎不经思考地即时使用,将位于复杂和简单之间的某个地方。"

看到这里想必许多朋友就会发现,其实即使是如今的 AI 业界领头羊,可能也不知道适配 AI 的原生硬件到底该是什么样。

现实也确实如此,从 ChatGPT 横空出世至今已经过去了三年时间,可真正算得上打开市场的还仅仅只有 AI 玩具。这是因为玩具提供的陪伴价值难以量化,并且作为受众的儿童也只是需要一个玩伴而已。相较之下,Rabbit R1 的 " 一句话点外卖 " 等卖点却有直观的评判标准,能就是能、不能就是不能,可 AI 玩具的情绪价值显然难以量化。

更何况 AI 玩具的消费者与使用者是分离的,作为使用者的儿童缺乏话语权,至于 AI 玩具是否能够陪伴孩子,家长的看法才是关键。这也是为什么目前的 AI 玩具品牌几乎都在着力强调产品具有早教工具这一属性,诸如 "AI 海量知识,娱乐学习两不误 "、" 寓教于乐 " 才是这类产品常用的广告词。

相比于 Rabbit 的浮夸,AI 玩具企业其实要更加务实,不仅深谙如何向消费者更清晰地传递核心卖点这个诀窍,而且还选择了不会被轻易证伪的卖点。在现代社会中,工作节奏日益加快,父母因为工作繁忙往往无暇顾及陪伴孩子,这时候一个交互性足够、且提供个性化服务的 AI 玩具就成为了家长们的 " 救星 ",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他们完成部分亲子活动。

归根结底," 有用 " 其实才是检验一款 AI 硬件产品成色的试金石。毕竟 AI 硬件是要消费者花出真金白银的,与免费下载的 ChatGPT、DeepSeek、豆包、千问并不是一回事。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ces 欠薪 印度市场 供应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