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响原创 · 作者|吕玥
" 完了,我崽考试又不及格!" 在快手一位用户晒出自家火崽崽的成绩单,配文里满是哭笑不得," 这分数看得我眼前一黑,总算懂了我爸妈当年的心情。" 而在另一个角落,则有 " 老母亲 " 欣慰地分享:" 每天睁眼第一件事就是送崽上学,风雨无阻,今天它终于升初中了!"
这些让人会心一笑的瞬间,都源于快手里那个可爱的 " 火崽崽 "。它是内嵌在快手中的一款虚拟社交养成宠物,用户通过每日登录、浏览视频、与好友互动等行为获取 " 火花豆 ",可以和好友共同喂养和装扮一只专属的虚拟宠物。

自 2024 年 6 月正式上线,这只小小的 " 火崽崽 " 已从一个聊天框里的可爱宠物,迅速成长为一个现象级的原生 IP,目前火崽崽已有近 6000 万用户,其中超七成是年轻用户。它不仅积累了庞大的年轻用户规模,更在站内催生出一个充满生命力的生态:从自发晒崽、到有 " 家长群 ",再到给自发给崽崽 " 相亲 "" 办婚礼 " 等等,用户们的热情远超预期。
在年轻人争相养崽的背后,我们也十分好奇:在短视频平台里,为何要投入精力做一只虚拟宠物?市面上虚拟宠物层出不穷,为何这个看似简单的 " 合养 " 玩法,能持续点燃如此多年轻人的热情,甚至成为一种新的社交习惯?
从续火花到养 " 孩子 ",
火崽崽有何不同
从 QQ 宠物、电子宠物机到风靡一时的 " 旅行青蛙 ",再到如今各类平台中为了任务奖励而设置的虚拟农场、养成小鸡……对 90 后和 00 后来说,在数字世界 " 养点什么东西 " 早已不是新鲜事。
这些虚拟宠物纵然形式各异,本质其实类似:要么是纯粹的 " 个人养成游戏 ",玩法简单且重复;要么是 " 广场式轻社交 ",好友或是陌生人的宠物偶尔串门、帮忙或 " 使坏 ",互动虽有,不过社交关系很浅。
但火崽崽完全不同。
首先它不是一场 " 单人游戏 ",而是建立在快手真实社交关系之上的 " 共养行为 "。用户无法独自拥有一个火崽崽,它必须由两位互相关注的好友共同孵化、共同抚养。这个 " 合养 " 模式精准地嵌入快手长期沉淀的熟人关系网络,使虚拟宠物的生命轨迹与一段真实关系的温度同步波动。
其次,火崽崽的诞生也并非凭空捏造了一个新需求。从其名称就能看出,它其实来源于快手已经有的 " 火花 " 体系:用户与朋友互动聊天后,系统会自动点亮火花图标,象征关系的紧密度。
火崽崽产品团队的曦微发现,许多人为了维持这份象征意义,还会主动做任务去 " 养火花 "。火花虽代表亲密,却过于 " 数值化 ",缺乏让人情感投射的空间。于是团队便将这串抽象的互动数值具象化为一个 " 可成长、有表情、有状态 " 的小生命——火崽崽。
从 " 数值 " 到 " 生命 ",用户的互动行为被赋予了情感意义,每日的互动也从机械性的完成任务,变成了履行责任与付出爱。就比如在火崽崽上线后,有不少用户自发创造了 " 合养契约 ",大家会郑重其事地写下双方的 " 养育条款 ",这正是用户在情感被激活后自然涌现的社交仪式感。

值得一提的是,用户们自行发布的 " 合养契约 " 流行开来,产品团队也随即将其产品化,满足了用户对仪式感的需求。事实上,这种对用户情感细节的敏锐捕捉,贯穿了火崽崽产品迭代的始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 " 听劝 " 哲学。
与许多依赖数据模型和主观判断的产品团队不同,火崽崽团队将 " 前置调研 " 和 " 倾听用户 " 置于核心位置。从最初的形象设计到后续每一次玩法的变化或者增减,团队都会先听用户的看法,再去思考怎么做。
一个代表性的事件是在火崽崽上线后的第一个暑假。严格的 " 连续互动 " 机制让许多因开学变忙的用户无暇照看宠物,导致火崽崽 " 死亡 "、资产清零,站内充满了用户的哀嚎和不舍。团队认真考虑这一问题,将聊天中断后的宠物状态优化为更人性化的 " 生病 ",只需回来治疗即可恢复。
今年开学季,很多大学生党焦虑 " 开学了,火花要断了 ",团队看到用户的心声后,官方账号发布这条 " 救星 " 般的规划优化视频后,1 小时内被分享了 44 万次,并冲上了快手热榜第一名,单条视频就带来了近 18 万用户通过 " 分享 " 进入火崽崽。这一变化不仅避免了暑期结束后流量下滑的问题,反而还带来了一个活跃度新高峰。

除此之外,火崽崽在玩法上也有值得称道的巧思。团队采用 " 重 " 与 " 轻 " 结合的策略,解决虚拟宠物普遍面临的两难:过简单会腻,过复杂会累。
" 重 " 的部分,是那条清晰而漫长的成长主线——上学。这是个非常贴近现实生活的玩法,从幼儿园到高中,用户需要投入时间和互动积累,送崽崽去上课、提升五项能力值、辅导功课、参加考试,还有 " 家长会 " 去争夺荣誉勋章。这条主线为用户提供了稳定的长期目标和深厚的成就感,是维系核心用户情感与活跃的关键。

与之互补的,则是各种 " 轻 " 快的节假日活动,比如每年的寒暑假,还有春节等各类节日。这些活动周期短、玩法新颖、奖励直观,还可能会有稀缺装扮。更具 " 限定感 " 的特别策划,能有效唤醒沉默用户,吸引更多休闲用户参与,在短期内制造爆发性的热度与话题。

当虚拟宠物,
在内容平台里生成 " 社交场 "
其实在很多平台里,无论是养小鸡还是养其他动物,虚拟宠物往往是一个被工具化的入口。它们通常都被设计为 " 做任务—拿奖励 " 的逻辑,用户的行为自然也是功利性的——冲着奖励来,也因奖励吸引力下降而迅速离开。
但在快手,一方面火崽崽从诞生之初就是基于亲密关系形成,对用户而言,养一只 " 崽 " 的动机本就不是功利性的任务奖励,而是出于对一段关系的珍视与维系。

比如在用户小月的 " 崽崽天团 " 里,每只崽崽都有专属身份:和自己小号养的 " 月月 " 取自自己的小名,和对象养的 " 豆丁 " 软萌可爱,和朋友合养的 " 加梨 " 是两人网名首字的创意结合。这个虚拟的崽崽也让她与朋友、恋人之间多了无数专属话题。
另一方面,作为生长在短视频内容平台里的虚拟宠物,火崽崽天然被赋予了强 " 内容属性 ",它会被表达、分享、讨论,甚至能激发用户进行二次创作的素材与话题。这使得火崽崽得以突破传统虚拟宠物的局限,从一个单纯的养成对象演进为一个可以不断填充内容、赋予新意的活态 IP。
为此,火崽崽团队给予了用户极大的自由度,让玩法有充足的 " 留白 "。
在快手,你会看到用户不仅会分享自己给崽崽的创意装扮,还自行理解并赋予了火崽崽性别特征,甚至为它们相亲,在群里操办起热闹的 " 婚礼 ",模拟完整的婚宴流程,这些充满想象力的行为完全超出了火崽崽团队的想象。
用户的深度参与,持续丰富着火崽崽的内涵和情感厚度。团队自然也不会完全放手或旁观。在用户共创的基础上,他们巧妙地扮演着 " 策展人 " 和 " 放大器 " 的角色。
首先是火崽崽的官方账号,始终在以亲切活泼的语气与用户直接沟通,及时玩梗造梗,让 " 官方 " 不再是冷冰冰的公告板。同时,运营团队还主动策划如 # 这样的话题活动,广泛联合粉丝群体与火崽崽受众相符的泛生活、萌宠、颜值等垂类的达人们做种草。话题相活动期间视频总播放量高达 3.48 亿,突破圈层吸引了不少新玩家前来。
广受用户喜爱的装扮功能,则是因为团队在调研时发现用户会自发给虚拟宠物 "P 衣服 ",所以一上线就做了装扮功能。而团队坚持由设计团队把控质量,避免自定义装扮导致的风格混乱," 这样能保证每一套皮肤都精致可爱,用户才会有收集欲。" 据火崽崽体验设计师讲讲介绍,如今,火崽崽已有 70 多种基础装扮,自由组合能产生十几万种样式,满足用户 " 晒娃 " 需求。
由于不少用户们自发以火崽崽为主角创作 AI 大片、分享温馨的养育日记,或者是记录一些自己的奇思妙想,快手也对这些与火崽崽相关的优质 UGC 进行了流量助推,进一步激励用户做自来水传播。火崽崽运营凤梨也向我们分享,目前已有用户因为坚持分享火崽崽相关内容而快速成长为了万粉达人。

至此,火崽崽已不仅是一个可互动的虚拟宠物,也不仅是用户亲密关系的载体,而是逐渐构建起了一个自然生成的 " 社交场 "。
价值、未来与温度:
一只 " 崽 " 能走多远?
当火崽崽从一个小宠物变成一种站内文化、一个社交场,我们也有必要去思考:它到底在平台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以及它未来的生命线会通向哪里?
对平台而言,最直观的价值当然是用户活跃度和粘性提升。用户每天为了照顾崽崽而打开应用,为了完成任务而增加互动频次,为了结婚、办家长会、参与活动而拍摄视频、分享内容。它带来的不仅是用户登录次数的增长,更是实实在在的社交粘性的增强。
在一个内容平台里,能够同时驱动用户去创作、互动、分享、观看并不容易,而火崽崽恰好承担了这样的角色。就今年暑假来看,据快手官方数据,火崽崽相关视频内容的总播放量高达 10.4 亿,总分享量大涨 130%,平均每条视频获得的分享数是去年的 11 倍。同时爆款也层出不穷,播放量超过 500 万的 " 爆款 " 视频数量达到了 61 条,是去年的 3 倍还多。

对用户而言,它的价值则更为柔软但也更为深刻。火崽崽满足了年轻人对 " 记录 "" 炫耀 " 和 " 纪念 " 这三重线上需求,也提供了一种具备 " 确定性 " 的情感慰藉。在真实关系里,人往往是不可控的,可能忽冷忽热、可能缺席、可能忙碌,但崽崽不会。只要你愿意,它就在;只要关系还在,它就会继续成长。
有用户也向我们分享了这样的小故事:在和好朋友吵架后谁都不愿先开口,但为了火崽崽能继续长大,两个人顺理成章地重新说上了话并且和好如初。崽崽就像是关系之间的一个温柔缓冲区,它不说话,但在场。
你会发现,火崽崽成为了一个温暖的 " 关系链接点 " ——它是朋友间心照不宣的 " 共同话题 ",是不忍让其生病的 " 和好台阶 ",是两个人情感的 " 可视化见证 ";它不再是一个用完即走的工具、或是老套的游戏,而是深度融入了用户的关系进程,成为了关系的一部分。
而这其实也是火崽崽有信心避免传统虚拟宠物 " 快速过气 " 的核心原因所在——只要真实的情感关系在,它的生命力就在。基于这样的关系厚度,团队对于火崽崽未来的发展潜力也很有信心:" 我们的长期目标,是希望火崽崽能成长为像‘宝可梦’那样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民级 IP。"
整体来看,火崽崽并没有带来什么惊天动地的创新,它只是为这种情感找到了一种温暖又可爱的载体。但正是因为它回应的不是 " 宠物养成需求 ",而是 " 关系需求 ",那些关于火崽崽的小记忆、小任务、小瞬间,或许都会成为其走得更远的支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