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18小时前
360亿美元!港交所成全球融资额最多的交易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2025 年 11 月 27 日,安永发布了 2025 年《中国内地和香港 IPO 市场回顾及展望》报告。

报告显示,中国内地和香港 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活动在全球呈现增长态势,A 股和香港市场全年 IPO 数量和筹资额占全球总量的 16% 和 33%。其中,香港交易所(下称 " 港交所 ")以全年 360 亿美元融资额跃居全球交易所榜首。

全球市场中,IPO 数量与去年基本持平,但筹资额相比去年增长。2025 年,中国企业在全球十大 IPO 中占据五席,数量较 2024 年有所增长,所属行业分布于汽车、矿业、能源及先进制造。

A 股新股平均回报率达 253%

报告显示,2025 年,A 股 IPO 市场在稳监管与优结构的背景下实现了温和增长,IPO 平均筹资额同比增幅超过 50%,升至 10 亿元。同时,得益于超大型 IPO 带动,百亿 IPO 筹资额占比大幅攀升。

此外,近两年,A 股新股发行市盈率持续下滑,逐渐回归理性,今年达到近五年低点。同时,上市首日未出现破发,平均回报率达 253%,与 2024 年持平。

从行业结构看,工业、科技与材料行业列 A 股 IPO 数量前三位,能源行业在今年跃升至融资规模前三。

报告显示,科技创新成为今年申报企业的显著核心特征。安永北京主管合伙人杨淑娟表示:" 纵观过去五年,A 股 IPO 市场完成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优先’的转型。在经历 2021 年高位运行后,市场通过阶段性调整实现了结构优化,标志着已进入一个更加成熟的发展阶段。今年,A 股 IPO 的新股发行数量与融资规模均同比增长,但其核心已从过去的数量驱动,全面转向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导向、以制度包容性为支撑的高质量发展新范式。"

内地企业主导香港 IPO 市场

2025 年,香港 IPO 市场迎来强势复苏,IPO 筹资额时隔四年再度突破 2,000 亿港元,重回近五年第二高峰。

港交所的融资规模,超越纽约、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位居全球第一位。大型 IPO 项目上市成为推动港交所崛起的关键因素,其中来自中国内地的 A+H 及 A 拆 H 企业贡献突出。安永预计,2025 年全年超过 20 家 A 股公司在港交所首发上市,合计募资超过 1700 亿港元。

报告显示,大型 IPO 密集释放助推平均融资规模较去年增长 137%,达到近五年来第二高位。十大 IPO 筹资额中,工业与零售消费行业占主流,主要为新能源汽车与电池、先进制造等热门赛道。

安永大中华区上市服务主管合伙人何兆烽表示:" 当前,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已进入互补发展阶段,两地市场协同发力、共同服务国家战略全局。今年上半年国际资本持续涌入香港市场,南下资金加速流入,推动港股投资者结构从‘外资主导’转向‘内外资双轮驱动’。虽然面临阶段性震荡,但港股整体呈现上行趋势,并在龙头企业、市场政策、外部环境多重作用下实现规模增长与结构升级。"

行业结构上,新消费与硬科技成为推动港股上市活动的 " 双引擎 "。" 科企专线 " 等政策落地,为更多高潜力科技企业提供了快速上市通道。安永大中华区 TMT 行业联席主管合伙人李康表示:" 当前,港股诸多改革举措展现了制度灵活性和创新包容性,可以从上市、交易、产品及资金流动等多个维度,提升港股市场的活力和竞争力。今年,参与港股 IPO 的基石投资主体趋于多元化,集中展现了港股的国际吸引力。"

报告预测,港股 IPO 市场预计将保持热度,但增长节奏趋于稳健,呈现结构性深化特征。在上市主体方面,A+H 模式预计持续火热,同时中概股回归与科技公司将共同构成重要的上市来源。

针对拟上市企业,何兆烽建议企业主动拥抱科技,构建面向未来的业财治理体系。面对企业财务数据收集烦琐、外部监管审核趋严等风险,企业应考虑业财一体化系统建设,将打通业务与财务数据流作为 IPO 筹备的优先事项,从根本上确保数据同源、同步与流程透明。并且构建可追溯的数据证据链,加强数字化转型和智能财务建设,主动向投资者展示数智化治理能力。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ipo 融资 港交所 a股 香港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