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变 4小时前
听劝的西贝,遇上了“公关刺客”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yule1.html

 

预制菜风波两个月后,连锁餐饮西贝正在完成一场从公关失当到听劝调改的转变。这家行业标杆终于不再 " 沉默硬扛 ",而是 " 闭麦听劝 ",以降价、涨薪、菜品现制开启三连自救。

正当整改即将走上正轨,一场意外的隔空交锋再次打破平静。11 月 26 日,西贝合作十年的营销公司,华与华的创始人华杉发文称西贝 " 被诱入黑白颠倒的网络罗刹国,被人算计 ",暗指此前的预制菜风波是恶意攻击。此举引发罗永浩强烈回应,要求对方在当天下午六点前公开致歉。

尽管罗永浩强调 " 此事与西贝无关 ",却仍将后者重新拉回舆论场中心。这场意外交锋,是否会为西贝的整改之路增添变数?刚刚显现复苏迹象的西贝,能否在这场风波中成功突围?

发券、降价、现制,把用户拉回餐厅

面对舆论风波后的客流下滑,西贝选择了最直接的引流手段——以真金白银的优惠,将用户重新拉回餐桌。

11 月 26 日,多名西贝门店店员向《豹变》表示,目前餐厅有实付 50 元送 50 元代金券的优惠活动,且这一活动原本定于 10 月底结束,如今延期至 11 月底。具体来看,假如用户当天消费 200 元,可获赠 4 张 50 元代金券,并在下一次消费时可不限量叠加使用。此外,目前西贝在平台外卖中还推出 " 每日一道半价菜 " 活动。

事实上,风波之后,西贝的首轮自救引流,就以大额补贴吸引了一波消费者。9 月 24 日,西贝在全国门店同步启动 " 请您吃饭 " 活动,活动期间消费者到店消费即可领取无门槛 100 元代金券,次日生效且全国通用,优惠持续至 10 月 8 日。

无门槛优惠迅速改善了门店客流低迷的状况,不少消费者抱着尝鲜或 " 薅羊毛 " 的心态走进门店,成为西贝挽回用户的第一步。

没等消费者消化完首轮福利,西贝的优惠活动无缝衔接。10 月 9 日起," 每满 50 元送 50 元 " 的代金券政策上线。到了 11 月,优惠模式进一步升级,除了延续满赠,还新增线上团券通道,50 元可团购两张 50 元代金券,单日堂食限用一张。

连番的优惠攻势,重回西贝的消费者正在形成 " 消费 - 领券 - 再消费 " 的闭环。有消费者亲测:首次消费 150 元实付 50 元,领到 100 元代金券后,二次消费 205 元仅需支付 5 元,相当于两顿饭只花了 55 元。真金白银的补贴,在短期内刺激复购,成为西贝危机管理下的重要抓手。

与送券同步推进的,还有菜品降价。一位店员告诉《豹变》,近日,西贝对全国门店的 40 余道菜进行降价,降幅多在 15% 到 20% 之间。例如招牌菜嫩烤草原羊排从 119 元降至 99 元,黄米凉糕也从 8 元降至 6 元。调整后,西贝的人均客单价降至 75 元左右,以实际行动回应了消费者 " 价格虚高 "" 性价比低 " 的核心诉求。

价格调整之外,西贝为弱化预制菜标签,升级了明档 " 现制 " 的要求,将中央厨房的部分加工环节移至门店现场完成。为此,西贝目前取消了沿用多年的 " 沙漏计时 ",有店员表示,堂食的炒菜较快,大盘鸡、酸菜等需要用高压锅的菜品,可能需要 25 — 30 分钟左右," 最慢大概能在 30 分钟内上菜 "。

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如今西贝的客流似乎正在回暖。据《界面 . 新闻》报道,西贝全国门店客流逐渐恢复至风波前,个别门店甚至在周末出现排队等位的情况。

打出整改两张牌,流血补贴难以持续

西贝的整改打出了两张牌——降价和涨薪,一边是降价让利吸引用户,一边是给员工涨薪稳定军心。

创始人贾国龙员工大会上宣布,9 月起为一线员工平均每月涨薪 500 元,并正式纳入固定薪酬体系。此后,新增工匠精神津贴、服务标兵津贴、额外发放奖金等措施,并针对遭受网络暴力和极端辱骂的员工,设立专项 " 委屈奖 " 等。

在餐饮业普遍追求降本增效的当下,西贝一边降低利润、一边增加用人成本的打法,看似矛盾却内含逻辑。一方面,面对消费者质疑,通过降价,表明态度,在餐饮行业经历洗牌的周期,拉回客流保住基本盘。另一方面,在服务行业,员工的情绪直接影响顾客体验,西贝深知,降价能把顾客吸引进店,但能否留住顾客取决于服务质量。

针对员工的内部安抚计划,恰恰与面向消费者的降价策略形成呼应:通过涨薪和福利保障,稳住员工,确保用户的服务体验;以优惠券和大幅降价,修复用户信任,引流回购;客流回升走出口碑低谷,反哺员工和产品升级。

这套危机处理的组合拳,让西贝在短时间内拉回了部分客流。尤其是家庭客群的回归,有望稳住其翻台率。毕竟,翻台率决定着盈利水平,而西贝恰恰以儿童餐为支点,成功撬动了家庭消费这一核心客群。

数据显示,2024 年尚普咨询集团向西贝颁发认证,其儿童餐累计卖出超 4000 万份,服务家庭顾客超 2 亿人次。这意味着,只要家庭客群的消费频次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西贝就有望拉回相当一部分基本盘。

然而,这种 " 大额补贴换客流 " 的模式,背后隐藏着不小的盈利压力。西贝 2023 年营收 62 亿元,食材采购占比仅 30%,远低于行业 45.2% 的平均水平,显示出具有一定的成本控制能力。但除去人工、房租等成本,持续的大额补贴和菜品降价,势必会压缩利润空间。

更关键的是,依赖补贴拉动的客流存在较强的不确定性。

从社交媒体来看,很多新客尝试西贝是因为优惠力度较大,首波引流后,不少消费者只点 3.9 元的馒头,就可以获取百元代金券,网络上还一度出现 "0 元用餐 " 的保姆级教程。不难想象,若大额补贴停止,是否继续光顾,还要看性价比。

" 现在的价格可以接受,如果是过去上百元的人均消费,可选的餐厅很多,不是一定要去西贝。" 一位来自北京消费者的表态具有代表性。

这也道出了西贝面临的两难困境:继续补贴会牺牲利润,停止补贴则可能面临客流流失,如何在补贴退坡后留住顾客,成为后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行业内卷,大考尚在

西贝的整改措施虽带来短期的客流回升,但长期来看仍面临严峻挑战。

当前,餐饮业正经历一场残酷的洗牌,曾经依靠流量红利崛起的网红餐厅,如今大多难逃 " 昙花一现 " 的命运。这背后,除了消费需求的快速变化,还有近年来房租、人工、食材成本上涨,客单价下降的双重挤压,导致行业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

体现在数据上,据美团研究院显示,2024 年用户的人均堂食单价同比下降 10.2%,近一半持续经营的餐饮商户都降低了人均价位。低价竞争虽然能带来客流,但长期来看,增收不增利的现象正在加速餐饮行业的洗牌。

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即便是西贝这样的头部品牌,也不得不通过调整门店结构、以规模换利润来应对挑战。

往年西贝的闭店数量相对稳定,大概保持 10% 的闭店率,例如 2023 年闭店 14 家、2024 年闭店 21 家。而今年仅 10 月份,西贝就关闭了北京、深圳、苏州等地近 10 家门店,闭店节奏明显加快。

虽然其在 11 月发布声明称,闭店属 " 正常经营调整 ",并强调仍有新店在筹备开业,但这并不意味着品牌没有潜在的收缩压力。

同时,9 月份的预制菜风波,将西贝长期存在的 " 高价争议 " 摆上台面——据红餐大数据显示,西贝 2024 年 83 元以上的人均客单价,超出同行 50% 以上。

在消费者普遍追求高性价比的当下,其定价显然不符合主流需求。正是标注模糊的高价预制菜,才让消费者的不满情绪集中爆发。

如今,经过两个月的积极整改,西贝的客单价已经有所下调。不巧的是,正当品牌不惜代价降价、整改初见成效时,11 月 26 日的隔空交战,再次将其拉回舆论漩涡,当晚 " 华与华西贝 " 词条冲上热搜。

作为与品牌合作长达十年的幕后营销推手,华与华此时的表态,似乎有些不合时宜。创始人华杉 11 月 26 日在社交平台公开表示西贝 " 被人算计 ",看似力挺,却再次挑起了已经淡化的风波。这番操作,为后者的整改之路增加了不确定性。

这场延续至今的风波,不仅考验着品牌对危机公关的处理能力,更给整个行业敲响警钟:公众对预制菜的接受度尚存争议,比起预制菜本身,顾客更需要的是透明、合理的定价规则。

对比之下,老乡鸡从 2024 年开始就实行菜品等级公示制度,明确告知消费者:绿色标识为餐厅现做,黄色标识为半预制,红色标识为复热预制。并且所有菜品的原料来源、加工方式,都可以在官方公众号进行溯源查询。

西贝风波发生后,这套透明机制也为老乡鸡带来一波免费宣传,印证了在强调用户知情权的当下," 透明才是最好的公关 " 这一理念。

对西贝而言,60 天的整改或许只是开始。未来,如何将透明、现制的理念转化为长期标准,避免风波后的反弹;如何在补贴退潮后保持性价比优势,都将成为其能否重回舆论高地的关键考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豹变,作者:高宇哲,编辑:刘杨,题图来自:AI 生成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罗永浩 团购 创始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