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1 月 28 日 星期五|
NO.1 券商资管 " 公募热 " 退潮:年内三家撤回,仅剩国金等批文
昔日火热的券商资管 " 抢公募 " 赛道,如今明显退潮。证监会最新公示显示,国投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证资管)已从 " 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审批 " 名单中消失。年初至今,已有广发资管、光证资管、国证资管等 3 家机构相继暂停申请公募牌照,目前仍在排队候批的仅剩国金资管 1 家。
点评:券商资管 " 公募热 " 显著降温,年内三家机构撤回申请,仅国金资管仍在候批,反映行业对公募牌照的理性回归。这一趋势或令券商资管业务更聚焦主动管理能力,推动差异化竞争。对公募行业而言,新入局者减少或缓解同质化压力,存量机构需强化核心竞争力。整体来看,市场对金融牌照的盲目追逐降温,或促使资金更关注业务实质,有利于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NO.2 跨境并购总规模同比翻倍,中资券商积极布局
据 Wind 统计,自 2024 年 10 月初至今,中国企业共披露了 182 起出境并购事件,总金额为 1772.47 亿元。其中,2025 年内披露了 142 起,总规模为 1568.54 亿元,同比翻倍。跨境并购不断升温,也为券商带来了业绩增量。据了解,多家券商正在抢抓跨境并购带来的业务机遇。比如,中金公司表示,将根据企业需求提供更定制化的服务,尤其在推荐优质标的、研判潜在交易风险和处置方式等领域贡献重要价值;中信建投则在今年上半年加强了跨境业务团队建设,安排人员赴香港并购组挂职交流,推进港股及跨境项目开发。不过,据了解,达成跨境复杂交易的能力仍是不少中资券商的短板。
点评:2025 年跨境并购规模同比翻倍,中资券商积极布局相关业务,中金、中信建投等头部券商通过定制化服务和团队建设抢占先机,但复杂交易能力仍是行业短板。该趋势将直接提振券商投行业务收入,尤其利好具备跨境服务能力的头部机构,同时推动金融、科技等并购活跃板块估值重塑。对 A 股整体而言,跨境并购升温反映企业全球化加速,或为市场带来新的投资主题和结构性机会,但需警惕海外政策风险对情绪的扰动。
NO.3 年内新成立指增基金数量同比增长超 400%
今年以来,指增基金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目前,年内新成立指增基金产品数量已达 160 只,同比增长超 416%。在受访人士看来,政策的引导支持、指数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投资者需求的增加等多方面因素,共同驱动指增基金的迅速扩容。未来,各家公募机构需做好充分准备,以应对赛道竞争加剧带来的挑战。
点评:年内指增基金数量激增超 400%,反映市场对被动投资策略的强烈偏好。政策引导与指数体系完善为行业扩容提供支撑,公募机构面临差异化竞争压力。这一趋势或将重塑资管行业格局,促使资金进一步向头部指数产品集中,同时提升市场整体定价效率。投资者需关注基金公司投研实力及费率结构,以应对赛道拥挤带来的潜在收益波动。
NO.4 多家基金公司撤销监事会
继英大基金成为公募行业内首家撤销监事会的基金公司后,近日,益民基金、方正富邦基金、招商证券资管等中小型公募机构纷纷跟进,撤销监事会,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监事会职权。在业内人士看来,基金公司撤销监事会是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的内部优化,但背后也有更深层次的考量,那就是在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下,简化工作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未来,随着券商、银行等股东方陆续撤销监事会,或有更多基金公司跟进。
点评:多家基金公司撤销监事会,是行业优化流程、降本增效的缩影。此举优化治理结构,降低运营成本,对中小型公募公司股价形成支撑。资管板块或迎治理效率提升预期,推动行业整合加速。整体来看,此举反映金融业精细化运营趋势,短期或提振市场对资管板块信心,长期则需关注治理效能与风险平衡。随着券商、银行股东方跟进,行业治理模式变革或成新常态。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