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
Introduction
从此刻开始,这家新势力造车正在朝着年销百万辆进发。
" 提前 45 天完成 25 年 50 万辆的销量目标,lafa5,D19,A10 多款新车蓄势待发,零跑明年将冲击 100 万辆的销量目标,争取更上一层楼!"

北京时间 11 月 15 日,身为零跑掌舵者的朱江明,位于朋友圈发布了开篇的一段内容。作为旁观者,从中感受到除了他发自内心的骄傲,还有呼之欲出的决心与野心。
2025,成功迈过年销 50 万辆;2026,全力冲击年销 100 万辆。这家新势力造车的蜕变速度之快,俨然令整个行业感到吃惊甚至震惊。
顺势,今天文章的标题,便是我最想说的。
身处中国车市,零跑成为了谁都无法忽视的一位劲敌,尤其是位于主流大众板块,随着旗下 A、B、C、D 系列各个车型逐步铺开,形成的集团攻势,远比想象中的猛烈,甚至一度威胁到了几家自主巨头。
看到这里,必定会有读者好奇,今天文章的主角到底做对了什么?短短几年时间,便能从深陷泥潭的 " 小透明 ",一举跃升为新势力阵营中的 " 领跑者 "?
答案,其实非常简单。

产品端,站在用户的角度,做他们真正需要的车;定价端,足够的诚意满满,用行动给消费者带去普惠;品牌端,摆正自己的定位,不主动进入舆论漩涡;技术端,尽可能的全栈自研,把关键供应链牢牢掌握手中;营销端,主打一个四平八稳,拒绝黑红也是红;渠道端,国内海外双拓展,用最高效的方式下沉与铺开。
再加之新能源政策方面的精准助攻,诸多增换购用户的潜在需求被激活,以及整个团队的配合变得愈发娴熟,占尽 " 天时、地利、人和 " 的零跑,无疑精准的抓住了这波风口,并转化为一张张实打实的订单。
而昨晚,这家新势力造车又迎来了一位重磅队员,朱江明口中的 Lafa5 正式走向台前。
关于这辆纯电两厢小钢炮,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从 9 月慕尼黑车展全球首秀,到 10 月释放静态信息,到本月初开启预售,再到最近祭出动态体验,可谓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
综合配置方面,Lafa5 继承了零跑一贯的打法,几乎没有太大的短板。无论外观造型,还是内饰设计,包括三电参数,以及智能化功能,都在同级别具备不错的竞争力。

当然,这辆纯电两厢小钢炮真正的 " 大杀器 " 还是价格:全系共推出 5 个版本,限时分别仅需 9.28 万元、10.08 万元、11.08 万元、10.68 万元、11.68 万元。
刚刚结束的广州车展媒体日,根据零跑高级副总裁曹力透露,Lafa5 的小定情况十分不错。而结合上述最终定价,以及产品力来看,只要制造端不出太大偏差,月销破万具有很大的概率。
换言之,Lafa5 又将成为零跑阵营中的一位 " 走量担当 ",为明年冲击 100 万辆继续添砖加瓦。
至于这家新势力造车,为何要放弃传言中 "B05" 的车型命名,转而开启一个全新的序列?" 零跑需要向上,同样需要向宽 " 便是最关键的原因。
更直白来讲,你可以把 "Lafa" 类比为友商小鹏的 "MONA",面相的更多是年轻时尚的消费群体,为企业进一步拓宽用户边界。
就某种意义来说,Lafa5 想要成为的恰恰是电动化时代的 " 高尔夫 GTI"。相比同门兄弟 B01、B10,具备更多的玩乐属性。明年,随着 Ultra 版的到来,无疑会进一步夯实该序列的运动基因。
" 如果 Lafa5 的销量非常不错,我们会考虑把 Lafa 做成一个序列,推出更多好玩运动,并且有情绪价值的产品。"

殊不知,昨晚的上市发布会后,零跑举行了一场小规模专访,曹力再次针对这辆纯电小钢炮以及后续规划做出了解释,并透露身为全球车 Lafa5 将在明年二季度出海。
相比之下,一个多小时的交流,更具看点还是身为公司掌舵者朱江明的密集输出,"Lafa5 一定会成为走量车型,在它身上大家能够看到我们继续贯彻以成本定价的方式,主打运动年轻化实际上也在有意避开 A 级家用轿车市场的激烈竞争。"
不可否认,仅从战略层面来看,从去年的 C 系列,到今年的 B 系列、Lafa5,再到已经先后亮相的 D19、A10,零跑的每一次出牌都变得愈发精准,而这恰恰也是支撑其冲击明年 100 万辆目标最大的底气。
对此,朱江明更是信心满满的表示:" 虽然补贴退坡给终端需求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明年我相信整个中国车市的总量不会怎么变化,新能源渗透率估计会在今年的基础上再提升 5%-10%。对于零跑来说,目前在售的车型,要在 50 万辆存量上再去争取增量,剩下的部分则交给其它几款新车去分担。"

随即,他还继续补充道," 实际上,我们去年就提前完成了 25 万辆的目标,今年又提前完成了 50 万辆的目标,明年冲击 100 万辆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而我在听到这段输出后,脑海中第一时间迸发出一句话:" 成绩永远是回击质疑最好的武器。" 正如前文提及的那样,曾经或许很多人都在选择轻视零跑,此刻相信所有人都在重新审视这家新势力造车。
专访的最后,朱江明郑重承诺:" 我们将坚持做好而不贵的产品,持续为用户创造价值。" 这样的战略的打法,已经刻入零跑的 DNA 里。
当然,面对最近大火的具身智能机器人、Robotaxi,包括 AR 眼镜、AI 大语言模型,朱江明首先认可了各种风口的存在,但也十分笃定的认为:" 我们还是选择专注一件事,能单纯把车造好,已经很伟大了。"
是呀,身处竞争激烈的当下,聚焦无疑至关重要。今年的零跑,的确令人眼前一亮。明年,希望这家新势力造车能保持 " 黑马底色 "。
责编:杨晶 编辑:何增荣
THE END
<
PAST · 往期回顾
>
中国汽车需要一份 " 不可以做什么 " 清单 | 15 年的热血与荣光⑨
日本,又给日本汽车捅刀了
汽车 " 换道超车 ",伪命题 or 真理?丨 15 年的热血与荣光⑧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