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志科技前台
看着公司门口一批批前来考察的投资人,创业十多年的复志科技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封华感觉 3D 打印又火了。
很长时间内,3D 打印都是为制造业锦上添花的 " 附加题 " ——有它不错,但没有也无关紧要,因为有替代工艺。业内认为,3D 打印想要成为主流,必须展现其不可或缺的 " 附加值 "。
现在,机会来了。
机会来自技术的进步和应用领域的精准对位。封华指着公司展示台上的一双球鞋说:" 我们可以在一块鞋垫中打印出几万个不同密度结构形成的支撑点,以达到更好的回弹效果,这是传统工艺无法实现的。"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 " 十五五 " 规划建议中提出,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滚动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技术改造升级,促进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加快产业模式和企业组织形态变革。
有数据预计,今年,中国 3D 打印市场规模将超过 630 亿元,相比过去 10 年实现 30 倍增长。数据中有两点趋势与封华的感受吻合,一是过去一年间 3D 打印的增长曲线明显变 " 陡 ",反映出行业 " 提速 ";二是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占比已达 12.5%,显示出 3D 打印正从航空航天、医疗等高端领域向更广泛的消费品领域渗透。
3D 打印突破技术拐点
2013 年开始投入 3D 打印领域,2015 年创立公司,复志科技的 " 成长史 " 与 3D 打印产业发展 " 同频 "。" 一开始,大家都在死磕技术,要更快、更大、更强,却不知道到底要多快、多大、多强。" 封华说。
转折点出现在 2022 年,彼时,新能源电池产业龙头企业宁德时代为了降低其工装夹具成本,开始在全球范围内遴选合作伙伴。复志科技凭借高稳定性、高重复精度的熔融层积成型(FDM)技术脱颖而出。这是他们第一次成为链主企业生产环节的一部分,设备从 50 台起步,追加到 100 多台,复志科技将自身深度嵌入新兴产业链之中。

复志为宁德时代配套的打印车间。
在工业级应用中,稳定性与重复精度是核心诉求。宁德时代提出的 " 故障率 1% 以内 " 严苛标准,为复志科技打造自己的 " 技术力 " 提供了精进方向,他们以 2 万至 5 万元的专业级设备定价,实现了媲美高端设备的工业级性能—— 20 厘米打印件的重复精度误差控制在两丝(0.02 毫米)以内。
封华认为,一个技术爆发的标志,在于其是否真正融入产业并形成生产规模。突破技术拐点的 3D 打印,正在拓展制造业的边界。近年来,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材料,也是 3D 打印这一轮 " 提速 " 的底层逻辑。在今年 3 月举行的亚洲 3D 打印、增材制造展览会(TCT 亚洲展)上,复志科技发布了商用级 SLS 尼龙烧结 3D 打印机。
SLS 是一种新型 3D 打印技术,其工作过程相当于在一个 " 沙盒 " 中精细雕刻,最大卖点在于无需支撑结构,材料循环利用率达 90% 以上,是批量生产的 " 效率引擎 "。它的出现,让手机铰链、机器人齿轮等精密零部件可实现一体成型,减少大量装配工序。今年,全球已有年产千万条的 3D 打印手机铰链生产线投入运营。
" 造点以前没有的东西 "
3D 打印在服装鞋帽领域的进展速度也极为惊人,被视为风向标的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运动品牌纷纷推出 3D 打印鞋款。封华透露,去年复志科技为运动品牌 3D 打印了 5000 双运动鞋,今年这一数字突破 10 万。
速度是制约 3D 打印进入消费领域的关键参数,复志科技新推出的 E3 超高速打印机,每秒可打印 20 厘米 TPU(一种塑料,经常被用于制作弹性鞋底),是行业平均速度的 4 倍以上,且表面光洁度媲美注塑工艺。

当消费者越来越追求个性化产品,小批量、多元化、按需定制的柔性制造已是大势所趋,而 3D 打印天生适配柔性制造。全球工业物联网企业研华科技在昆山工厂生产中,需要大量非标定制的定位治具,此前采用数控加工,成本高、周期长,引入复志科技的打印机后,转为内部柔性生产,治具制造成本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一,生产周期也从数周缩短至 20 小时以内。
" 今天的 3D 打印终于可以造点以前没有的东西。" 封华说。想象一下,通过打印智能材料、超导材料,未来的汽车零部件可以根据行驶过程中的不同路况和温度,自动改变自身的硬度和韧性,从而提高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又或者为糖尿病患者打印低糖、高纤维的食品,为运动员打印富含蛋白质和能量的食品。
从复志科技的一部创业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3D 打印正在重塑制造边界。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