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6 日,松延动力宣布完成近 2 亿元 Pre-B+ 轮融资,10 月底,该公司刚刚完成近 3 亿元 Pre-B 轮融资。一个月时间里,公司两次融资总额逼近 5 亿元。
与融资消息同步公布的,是松延动力与编程教育龙头编程猫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打造 " 人形机器人编程教育实验室 "。这也是继推出万元级人形机器人 " 小布米 " 打开消费级市场后,松延动力在教育场景落地的又一举措。
当前,人形机器人行业正处在从技术研发向场景落地转变的关键阶段。在硬件能力持续突破与生态协同逐步深入的双重推动下,松延动力正加速探索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应用的商业化路径。教育场景赛道就是其中一条路径。
不过,在教育赛道,松延动力并非唯一看到其价值的人形机器人企业。优必选、科大讯飞、乐聚等公司也已经推出面向教育赛道的机器人产品。一场关于人形机器人落地场景的深度卡位战已悄然打响,而教育赛道也成为检验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能力的真实考场。
松延动力闯入 " 教育考场 "
今年下半年以来,松延动力在探索商业化和落地场景上持续发力。
松延动力计划将其人形机器人产品作为核心平台,与编程猫覆盖全国 7 万余所中小学的渠道网络进行融合。作为硬件提供商,松延动力还开始参与并主动定义青少年机器人编程的软硬件标准,为在未来的准消费级市场中构建可持续的生态壁垒奠定基础。
同时,支撑松延动力在教育领域战略布局的是硬件端的突破性进展。
今年 10 月,公司推出了全球首款万元以内的人形机器人 " 小布米 ",以 9998 元的定价打破了固有价格认知。这款身高约 94 厘米、体重约 12 千克的双足机器人具备 21 个自由度,能够完成起身、行走、奔跑等基础动作,并支持图形化编程和二次开发。
而破价的 " 小布米 " 也成功打开了 C 端(消费者)市场,10 月 23 日上线京东平台后,3 个小时售出 " 小布米 "200 台,截至 11 月 26 日在线上线下累计售出数千台。
" 把它(小布米)放到这个价格带,摸到了跟 N2、E1(公司另两款机器人)完全不一样的场景。" 松延动力小布米发售前的媒体沟通会上,松延动力创始人兼董事长姜哲源曾向《每日经济新闻》等媒体表示。
也就是说,小布米价格下探后,能开发更新的应用场景。
以同样作为教育类产品的 N2 为例,它就不会被大部分家庭购买,而适合被学校采购用于教学生编程。" 但小布米的价格摸到了消费级门槛,所有有孩子的家庭都可以买,年龄小的孩子能玩图形化编程,比如编程让机器人说话、走路、跳舞,体会编程乐趣。大一点的孩子能用它学 Python,再大一点学 C++。它不只能编程,还有舞蹈、做操等功能,能带着小朋友锻炼,这些是家庭中的潜在应用场景。" 姜哲源介绍说。
人形机器人打响教育 " 卡位战 " 业内提醒:避免沦为编程 " 大玩具 "
值得注意的是,松延动力在教育领域的布局并不限于此次合作。
此前,在教育科研领域,松延动力已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建立合作、双方共同打造 " 机器人高研实验室 ",重点围绕机器人运动控制、智能交互等方向展开攻关,培养面向未来的科技创新人才。与此同时,松延动力还与北京市一零一中昌平实验学校等院校均展开了合作。
这种合作模式在人形机器人行业并非首例,在人形机器人还无法走进家庭完成家务工作之前,机器人大脑的先一步发展使得其在教育、娱乐、陪伴等方向的应用进入机器人厂商的视野。
早在 2018 年,优必选就联合 " 腾讯叮当 " 方面推出 Alpha Ebot 智能教育机器人,融合人形机器人运动性能与 AI 语音交互能力,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个性化教育服务。腾讯叮当为其提供童声识别、自定义唤醒词等技术支持,并整合教育内容资源。
在教育领域的另一重要参与者是目前正在冲击上市的乐聚机器人。乐聚机器人从 2017 年起专注于教育赛道,其 Aelos 教育版机器人成为国内较早具备完整教学方案的人工智能教育产品。据公开资料,截至 2025 年初,公司已服务全国 4000 多所学校与机构,覆盖 200 余万学生。
而从乐聚机器人的官网内容来看,目前乐聚已经搭建起全学段人工智能教育服务方案,覆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及高等教育。
相比于养老、家政等对智能水平要求更高的领域,教育场景对任务复杂度的容错率较高,更注重体验感与启发性,与人形机器人现阶段的能力更为匹配。通过编程控制机器人完成动作、实现交互,既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动手能力,也能为人形机器人积累真实环境下的交互数据,反哺技术迭代。
快思慢想研究院创始院长田丰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 目前人形机器人产品受制于大小脑瓶颈与专业技能不足,仍以教育科研市场为根据地,所以从大学实验室向青少年延伸成为必然。以‘赛’促学,出现了机器人培训班、青少年机器人比赛等新颖形式。"
但在另一方面,他也看到了青少年进行机器人编程培训过程中存在的挑战。具体包括:一是学龄儿童以升学考试为核心目标,凡是非考试内容都会被压缩;二是青少年人数规模缩小,这让谁能在垂直市场中抢得先机将成为关键;三是需要机器人课程、编程平台、师资、教具等成熟配套。人形机器人也要避免沦为可编程的 " 大玩具 "。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