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2025 年 11 月 28 日 星期五丨
NO.1 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注意防范重复度高的人形机器人产品 " 扎堆 " 上市
11 月 27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速度 " 与 " 泡沫 " 一直是前沿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把握和平衡的问题,对于具身智能产业发展也一样。在 " 速度 " 方面,近年来,在创新引领和需求释放的双重作用下,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具身智能产业规模,正在以超 50% 的增速跨越式发展。根据市场调研机构预测,2030 年将达到千亿元市场规模。
与此同时,当前人形机器人在技术路线、商业化模式、应用场景等方面尚未完全成熟,我国目前已有超过 150 家人形机器人企业,随着新兴资本加速入场,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其中半数以上为初创或 " 跨行 " 入局,这对鼓励创新来讲是一件好事,但也要注意防范重复度高的产品 " 扎堆 " 上市、研发空间被压缩等风险。
点评:从行业趋势看,人形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的核心领域,虽增长迅猛,但技术路线和商业化模式尚未成熟,警示有助于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推动企业聚焦差异化创新。投资者情绪可能从盲目乐观转向理性评估。社会反响上,公众对机器人技术期待高,但需防范过热炒作误导认知。
NO.2 李想:未来十年理想的产品将是具身机器人
理想汽车董事长李想在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上表示,公司从今年四季度开始将回归创业公司的管理模式,以应对新时代、新技术的挑战。财报数据显示,理想汽车 2025 年三季度营收为 274 亿元,现金储备为 989 亿元,全年研发投入预计达到 120 亿元,其中 AI 领域投入超 60 亿元。李想还透露,未来十年,理想的产品将不再是电动车或智能终端,而是具身机器人。
点评:李想将具身机器人定位为未来核心产品,预示着科技巨头竞争正从智能汽车向更广阔的具身智能领域跃迁。这一转向可能引发投资者对整车企业估值逻辑的重构,在传统造车能力之外,市场或将更关注企业的 AI 技术储备。
NO.3 截至上半年末,我国生成式 AI 产品用户规模破 5 亿
11 月 27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用户规模已经达到了 5.15 亿,应用场景持续拓展,人工智能终端新产品竞相涌现。未来将在产品创新和场景创新两个方面发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消费品领域加快落地。
点评:这组数据标志着中国生成式 AI 已实现规模化普及。从行业趋势看,5.15 亿用户规模远超市场预期,说明 AI 技术正从实验室快速走向大众日常生活。投资者情绪将受此提振,特别是消费级 AI 应用赛道可能迎来新一波投资热潮。社会反响方面,AI 正从工具属性转向 " 订阅生活方式 " 的新消费理念,这将深刻改变传统消费模式。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