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海山
来源 | 博望财经
硅基智能向 " 港股数字人第一股 " 发起冲击。
近期,南京硅基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硅基智能 ")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招银国际、星展银行为联席保荐人。

招股书显示,2024 年硅基智能在国内数字人智能体提供商中排名第一、占 32.2% 份额,但其商业化也面临着盈利不足、大客户依赖、直销模式依赖及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领先等挑战。
硅基智能是一家怎样的公司?此次赴港 IPO 能如愿上市吗?
盈利能力有待提升
硅基智能成立于 2017 年,专注于数字人智能体以及拟人多模态智能交互技术之研发与商业化应用。公司依托硅基 DUIX 平台、炎帝大模型等核心技术底座,构建了涵盖智能语音、数字人视频、数字人直播、智能交互的全场景服务体系。

来源: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硅基智能已向电信、金融、医疗、教育及公共服务等多个行业的客户提供超过 80000 个硅基劳动力。
灼识咨询报告指出,2024 年硅基智能在国内数字人智能体提供商中排名第一,占据 32.2% 的市场份额。并且,在全球数字人智能体提供商中,就 2024 年提供数字人智能体解决方案产生收入而言硅基智能位列第二。
近年来,硅基智能营收实现快速增长。招股书显示,2022 年 -2024 年,公司的营收分别为 2.23 亿元、5.31 亿元、6.55 亿元。但 2025 年增长势头出现放缓,上半年收入 3.26 亿元,同比增速为 11.15%。
然而,尽管商业化成功,硅基智能却未能立刻盈利。2022 年至 2025 年上半年,公司分别亏损了 1.1 亿元、1.0 亿元、1.1 亿元、829.0 万元,累计亏损超 3 亿元。不过,2025 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为 528.9 万元,扭亏为盈。

毛利率方面,硅基智能成持续下滑态势。招股书显示,公司毛利率 2023 年增长至 45.8%,2024 年下降至 34.3%,2025 年上半年该数据进一步滑落至 31.6%。

硅基智能的应收账款风险急剧恶化,公司的贸易应收款项由 2022 年的 0.57 亿元飙升至 2024 年的 2.33 亿元,回款周期也从 70 天拉长至 124 天。其在在招股书中表示,贸易应收款项余额可能相应进一步增加,这可能加大我们无法收回应收款项的风险。


同时,硅基智能 2024 年的贸易应付账款高达 1.16 亿元,同比增长 20.83%;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为 2352.7 万元,同比增长 51.13%。2025 年上半年,这两部分费用高达 8711.1 万元和 3361.7 万元。

现金流方面,截至 2024 年末,硅基智能的经营活动现金净额同比扩大 61.82%,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1.82 亿元。好在 2025 年公司完成了 D 轮融资,6 月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至 3.04 亿元,现金流压力得到了缓解。

此外,2022 年至 2025 年上半年,硅基智能的流动负债分别为 9.29 亿元、10.77 亿元、1.9 亿元和 1.44 亿元。原因是在公司 2024 年解决赎回负债后,该数据出现了较大的下滑。
大客户依赖程度高
招股书显示,硅基智能收入主要来自硅基智能语音、数字人视频、直播及智能交互,客户以大客户为主。2025 年上半年,公司经调整净利润 528.9 万元,实现扭亏为盈。公司表示盈利得益于 " 战略聚焦大客户,减少对资金流不稳客户的投入 "。
硅基智能对大客户依赖程度不断加深。招股书显示,2022 年至 2025 年上半年,公司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 56.4%、57.7%、78.9%、87.5%。其中,公司最大最大客户(一家领先电信运营商)贡献的收入占比从 2022 年的 16.6% 飙升至 2023 年的 64.4%,2025 年上半年仍维持这一比例。
尽管最大客户贡献超半收入,硅基智能在招股书中称 " 公司概无对任何单一客户的实质性依赖 ",其还表示随着解决方案多元化与客户群扩展,预期其他客户收入贡献将持续提升,2025 年该最大客户收入占比预计逐步下降。
然而,依赖大客户并未使硅基智能运营成本下滑。招股书显示,2022 年到 2025 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成本分别为 1.37 亿元、2.87 亿元、4.30 亿元和 2.23 亿元,呈逐年增长态势。
并且,这种依赖模式能否支撑硅基智能长期增长存在不确定性,公司开拓新客户陷入困境,获客难度增加、成本居高不下。
招股书显示,2024 年起,公司新客户数量出现失速情况。当年新客户数量由上年同期的 890 名降至 461 名,2025 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 145 名;同期,获客成本持续攀升,2024 年升至 18.4 万元,2025 年上半年虽小幅降至 15.8 万元,但仍处于高位。

为维系大客户合作、拓展低线市场,硅基智能下调售价,导致毛利率持续承压,从 2023 年的 45.8% 降至 2025 年上半年的 31.6%。
硅基智能在招股书中表示,过往,公司的业务主要专注于向大型客户(例如商业银行及电信运营商)提供硅基智能语音,公司于该方面采用具竞争力的定价模式,毛利率较低,以确保与该等大型客户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聚焦头部客户使硅基智能的销售结构偏向直销模式,分销渠道占比不断萎缩。招股书显示,2022 年到 2024 年,直销分别占比 98.3%、96.1%、97.7%,2025 年上半年为 98.3%;而分销渠道占比长期低于 4%。

尽管分销商影响收缩,但硅基智能仍在招股书中提醒分销商风险," 我们要求分销商遵守分销协议的规定,但未必能保证彼等严格遵守。若未履行合同义务或违反监管要求,可能对我们的业务造成负面影响。"
数字人赛道竞争激烈
随着数字人影响力的持续增长,硅基智能受到资本市场青睐。从 2017 年成立以来,公司已完成 8 轮融资,融资总额超过 10 亿元,包括腾讯、红杉智盛、招银基金、国新基金、澎湃资本、和君资本、深圳共赢等众多资本纷纷入局。
2025 年 5 月,公司获嘉兴高新 2 亿元 D 轮融资,投后估值达到了 31.5 亿元。时隔近 5 年再度获大额融资,意味着资本对其上市前景较为看好。

硅基智能在研发投入上维持着较大力度。招股书显示,2022 - 2024 年,公司研发开支从 7543 万元增至 1.5 亿元,但 2025 年上半年研发投入 6653.9 万元,同比下滑 18.95%。公司宣称有自研大模型,但招股书未充分披露核心算法专利细节。

从行业发展状况来看,数字人处于成长阶段,距市场成熟尚有一定距离。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数字人智能体市场规模仅 20 亿元,全球 41 亿元,预计 2030 年中国市场达 155 亿元,短期内需求未达 " 百亿级 "。且不同行业的需求差异显著,金融、电商落地快,医疗、教育推广难度较大。
数字人赛道竞争激烈,百度、腾讯、华为等互联网巨头凭借 AI 大模型和生态优势切入,垂直领域玩家也在细分市场构筑壁垒。硅基智能面临 " 前有巨头、后有追兵 " 的竞争格局,且行业整体市场规模尚未支撑爆发性增长。
面对竞争,招股书揭示了硅基智能商业模式背后潜藏的多重风险。为与商业银行、电信运营商等大型客户建立合作,公司采用 " 具竞争力的定价模式 ",导致毛利率较低,陷入 " 以价换量 " 困境,盈利成为难题。
硅基智能在招股书中还多次提到了整个行业层面的合规风险。如 " 无论我们或其他第三方实际或被视为、有意或无意的行为导致人工智能技术的缺陷或滥用 "。再比如," 对数字人智能体行业的解决方案质量或道德问题产生怀疑的事件,已经并可能继续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
招股书显示,硅基智能 IPO 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持续加强研发能力;营销和推广;全球范围内的收购与生态系统的合作;以及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硅基智能 IPO 最终能否闯关成功?以及未来能否将技术优势转化为持续盈利能力?我们将持续关注。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